陳友諒和朱元璋是什麼關係?陳友諒怎麼死的
兩人是敵對關係。
陳友諒,湖北沔陽黃蓬(今洪湖市黃蓬)人;出生於沔陽漁家,祖父陳千一原本姓謝,因入贅陳家,才跟隨其姓,父陳普才有五 子,陳友諒排行第三。陳友諒是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
1357年(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謀害徐壽輝未成,逃奔黃州,投奔陳友諒,陳友諒乘機殺了倪文俊,吞併了他的軍隊,自稱宣慰使,隨即又稱平章政事。當時,長江以南只有陳友諒部最強。朱元璋攻取太平後,與他為鄰。陳友諒攻陷元池州,朱元璋派常遇春率軍前去攻打陳友諒,奪取池州。
1359年(至正十九年),陳友諒以會師為名,從江州突然來到安慶,趙普勝在雁汊以燒羊迎接,當他剛一登船,陳友諒便馬上殺了他,吞併其軍。然後以輕兵襲擊池州,被徐達等擊敗,參戰軍隊全軍覆沒。
1360年(至正二十年),徐壽輝倉促從漢陽出發,臨時駐紮江州。江州是陳友諒管轄之地,他命士兵埋伏在城外,然後將徐壽輝迎入城中,馬上緊閉城門,將徐壽輝所部全部消滅。隨即以江州為都,挾奉徐壽輝居於此地,而陳友諒則自稱漢王,設置王府官屬。然後挾持徐壽輝東下,進攻太平。但太平城堅不可拔,於是陳友諒軍便利用大型船隻靠近西南城牆,士兵們順著船尾爬過矮牆進入城內,攻克太平城。此後,陳友諒便愈加驕狂。
陳友諒性情強硬而多疑,喜歡以權術控制部下。他已自稱皇帝,而且盡佔江西、湖廣之地,便自恃兵力強大,想向東攻取應天。朱元璋擔心陳友諒與張士誠聯合,於是設計命陳友諒的老朋友康茂才寫信引誘他,讓他迅速趕來。陳友諒果然率水師東下,到達江東橋,呼叫康茂才,無人答應,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於是與朱元璋戰於龍灣,陳友諒大敗,因為潮落,船被擱淺,死者無數,喪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只得坐小船逃走。張德勝乘勝追擊,在慈湖將其打敗,焚燒其船。馮國勝率五路大軍乘勝追擊,陳友諒派出皂旗軍迎戰,又被大敗。於是陳友諒放棄太平,逃至江州。朱元璋軍乘勝攻取安慶,陳友諒的部將於光、歐普祥都繳械投降。第二年,陳友諒派兵再次攻陷安慶。朱元璋親自率軍討伐,恢復安慶,長驅直入抵達江州。陳友諒戰敗,連夜攜妻帶子逃往武昌。他的部將吳宏以饒州投降,王溥以建昌投降,胡廷瑞以龍興投降。
說道陳友諒和朱元璋的大戰,最有名莫過於鄱陽湖之戰了。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率大軍六十萬,船載家屬百官,盡發精銳進攻南昌,飛梯沖車,百路並進。朱元璋的堂侄朱文正及鄭愈堅守南昌三個月,朱元璋親自率軍前去援救,陳友諒聽說朱元璋將到,便撤除對南昌的包圍,向東出鄱陽湖,與朱元璋在康郎山相遇。鄱陽湖之戰拉開序幕……
鄱陽湖一站,陳友諒大敗,而且自己還在戰役中喪命,得知陳友諒中箭身亡,頓時軍隊土崩瓦解,太子陳善兒被擒,太尉張定邊趁夜掩護陳友諒的次子陳理,載上陳友諒的屍體逃回武昌。抵達武昌後,張定邊等人擁立陳理為帝,改元德壽。次年,也就是1364年,朱元璋西吳軍廖永忠部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漢亡。陳理至應天,元璋封為歸德候。數年之後,朱元璋出於「安全感」,將其送往高麗定居,「平安無事」。
陳友諒死後葬於長江大橋蛇山引橋的南側,離武昌橋頭堡不遠,坐北朝南,是武漢市唯一的封建帝王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