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們為啥都不計畫生育?
導讀:多子是中國傳統觀念中有福氣的象徵,在民間,子孫滿堂、多子多福是人們最樸素的願望,但這到了明爭暗鬥的第一家庭,卻往往成了血雨腥風的來源。一切只是因為,皇帝的寶座只有一個,在這些兄弟中,最終只有一個人可以登上權力的巔峰,皇帝的兒子自是再多也不愁養,但愁的是怎麼選出這唯一的繼承人。為此兄弟手足之間往往爭個你死我活,更有甚者,為早登大位時時期盼乃至下手讓親爹早死。
在歷史上,很多皇帝為此甚至不得不防著自己的親生兒子,「太子黨」其實是個很可怕的詞彙,當太子最忌諱的就是拉幫結派。但當太子也有當太子的難處,拉點兒親信在身邊吧,老爹若是起疑自己就倒霉了;獨自清高吧,周圍有多少人盯著你的皇儲之位,怎能睡得安穩?古代中國的封建皇權,特徵就是「家天下」,天下盡歸皇家,理想的狀態就是千秋萬代代代流傳,所以,對於皇家來說,當然是人馬越多越好,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只是皇帝正規媳婦的數量,實際整個皇宮跟自己沒有血緣沒有倫理糾葛的女人,理論上都是皇帝的女人,都可以為皇帝生孩子。
所以,古代皇帝一般都有大量兒子。據傳說,周文王有100個兒子,其中99個親兒子,另加上1個義子,這當然只是傳說,真實性有待考察。不過,有據可查的,比如康熙皇帝,老爺子活了快70歲,生了35個兒子,活到成年的有24個,這還只是兒子,他還生了20個格格,一共55個兒女。再往前,歷史上最風流浪漫的唐玄宗李隆基,有30個兒子、29個女兒。李隆基的突出之處在於,雖然兒子數量在歷代皇帝中不是最多的,但他卻可以做到殺兒子不眨眼,楊玉環成為壽王妃的兩年之後,唐玄宗為了家長裡短兒的事,一天裡就殺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個親兒子。
李隆基的爺爺李世民也有14個兒子,21個公主;陳朝第四位皇帝陳宣帝陳頊光兒子就有42位;宋徽宗有兒女65位,其中31個是皇子。所以,以現代的眼光看,每個皇帝都有一支超生禁衛軍,不過,與超生遊擊隊不同,皇帝狂生孩子不僅合理合法,而且事實上這也是當皇帝的重要任務之一。反正不存在養不起的問題。兒子多,是皇帝成功的一面,如果皇帝體弱短壽,子嗣少,往往被視為江山社稷不幸。
生個兒子當藏獒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如果皇帝體弱短壽,子嗣少,往往被視為江山社稷之不幸,然而,皇子多了,皇帝往往也犯愁,不僅兒子們之間一山不容N虎,搞不好連老爹他們都容不下。太子立得太晚,兒子們容易從小較勁,爭權奪利,兄弟不和;立得太早,則容易有太多人攀附太子,結黨營私,甚至威脅自己的地位。更不幸的是,此事不僅自己要犯愁,好不容易終於選出一個繼承皇位,這種愁悶往往要順帶送給這位「幸運兒」。
那麼,既然這麼「愁苦」,為何還要拚命超生?
第一,老婆太多,不懂避孕。不解釋。
第二,皇家弱肉強食,競爭太過激烈,太子經常死於非命,多生兒子做後備軍。這點似乎也很容易理解,太子們有自己身體弱死去的,比如朱元璋的太子朱標,為人忠厚,深得朱元璋喜愛,重點培養了很多年,卻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有在儲位之爭中死於非命的,比如李淵的大兒子李建成,被弟弟李世民在宣武門殺死。總之,為了預防各種各樣的不幸,還是多生幾個的好。
第三,生兒子多了對付外來者。李世民曰,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們讀歷史,皇帝們更讀歷史,前朝發生的悲劇,皇帝們也都心知肚明,但皇帝還是選擇了多生兒子。在分析皇帝誅殺功臣的時候,我們曾猜測,皇帝們也有可能預見可能的悲劇,但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無論怎麼砍砍殺殺,當皇帝的總是自己的骨肉,這比大臣奪權強,比外戚宦官奪權強,而且,兒子們內訌歸內訌,當外敵當前的時候,「打仗親兄弟」,總還是自己兄弟,可以一致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