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鴻章家宅為何由鏢局保護?
導讀:由於鏢局同各地都有聯繫或設有分號,一些匯款業務也由鏢局承擔。到了後來,甚至連看家護院、保護銀行等等也來找鏢局解決。據說當年晚清軍政大臣李鴻章家宅,就是由中國十大鏢局之一的會友鏢局派人保護的。
「鏢」前面的金字旁代表十八般兵器,後面的票代表票號的銀兩,所謂的鏢就是用武力來保證錢的安全,而鏢局就是這麼一個專門機構,相當於現在的保安公司。
在影視作品和武俠小說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對鏢局的各種演繹和描寫。鏢局被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似乎充滿著無窮的玄機。真實的保鏢生涯其實不如我們想像中那般簡單和有趣,它有著各種規矩和不為人知的生存之道,危險而辛苦。
鏢局原來是標行
在中國古代,驛站是唯一成系統的郵發運輸機構,可驛站是專門為朝廷押送一些來往信件物品的,而對於民間的一些商業往來,便沒有一個安全的保障機構。所以到了明末清初,鏢局就因為日常生活的需要應運而生。
鏢局最早的時候叫標行,是「受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古老行當,是憑借過人的武功,專門為別人保護財物或人身安全的機構。清人吳熾昌《客窗閒話·難女》中記載:「余舅金氏,以大海之洋行為業,自置洋船五,在東西洋貿易。每船必有標客,以御盜賊。」《清稗類鈔·技勇類·洪峻與三等羯斗》亦稱:「時有巨商貿販外國,苦海盜,聘洪護鏢。」
以前鏢局的「鏢」是「標」,如明代的《金瓶梅》第五十五回,說西門慶「家裡開著兩個綾緞鋪,如今又要開個標行。」足見明代的鏢行,稱「標行」。到了清朝末年,隨著票號的出現,才改為「金」字旁。「鏢」前面的金字旁代表十八般兵器,後面的票代表票號的銀兩,所謂的鏢就是用武力來保證錢的安全,而鏢局就是這麼一個專門機構,相當於現在的保安公司。鏢局的組織包括鏢局主人、總鏢頭、從事保鏢工作的鏢頭和鏢師、大掌櫃、管理雜務的夥計和雜役等。
鏢局:古代的保安公司
鏢局主人講的是人面廣、關係好,有錢有勢,打出旗號使黑門檻(黑道人物或是綠林好漢)不敢招惹;萬一出了事能夠擺得平官府,鏢被劫了賠得起銀兩。大掌櫃講的是眼明心細算盤精,看貨不走眼,估價不離譜,上下裡外該打點的絕少不了,該開銷的絕不浪費。至於總鏢頭,通常是赫赫有名的江湖人物,不是本身藝業驚人,就是退休的名捕之流。
鏢局的買賣叫做「出鏢」或「走鏢」。按腳程遠近、貨物的價值收取不同的「鏢利」,商定後簽訂「鏢單」,在「鏢單」上註明起運地點、商號、貨物名稱、數量、鏢利多寡等,雙方各蓋圖書(即印章)。護送到指定地點後,商號取得「鏢利」。走鏢通常由總鏢頭或是經驗老到、能夠獨當一面的鏢頭「押鏢」,帶著幾個有功夫底子的鏢師和一群手腳利落的夥計;銀貨鎖在「鏢車」裡,車子上插著「鏢旗」,夥計嘴裡吆喝著「鏢號」,拿著接收鏢物的清單,再帶上官府開的通行證——遇到關口的時候,拿出通行證給官兵看一下。為了避免糾纏,鏢師有時會順手塞給他們一些銀兩。
鏢局開始只是送信之類的,稱為信鏢。到了清朝中葉,隨著金融業的興起(票號的產生),鏢局的主要業務就成了為票號押送銀鏢,這就形成了鏢局走鏢的兩大鏢系:銀鏢和票鏢。到了清朝末期,隨著票號的逐漸衰敗,鏢局的主要業務對象就轉化為保護一些有錢的客人的人身安全以及押送一些衣、物、首飾,這就形成了人身鏢、糧鏢、物鏢。綜合上面三種,這也就是鏢局走的六大鏢系:即信鏢、票鏢、銀鏢、人身鏢、糧鏢、物鏢。
隨著清朝社會生活的日益複雜,鏢局承擔的工作也越來越廣泛,不但將一般私家財物承接保送,地方官上繳的餉銀亦靠鏢局運送。由於鏢局同各地都有聯繫或設有分號,一些匯款業務也由鏢局承擔。到了後來,甚至連看家護院、保護銀行等等也來找鏢局解決。據說當年晚清軍政大臣李鴻章的家宅,就是由中國十大鏢局之一的會友鏢局派人保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