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匈和親說的是東漢嗎?漢匈和親的時間
漢匈和親說的是東漢嗎?漢匈和親的時間
不是,是說西漢。
西漢時,漢朝統治者曾長期實行「和親」之策以緩和與匈奴族緊張對峙的關係。漢匈和親,實際上可以分為「兄弟」式和親與「臣服」式和親兩種不同模式。在這兩種模式下,作為漢匈和親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漢朝女性又有著不同的形象與命運。
漢初的和親是漢王朝向匈奴求和親,意在以暫時的屈辱,換取寶貴的休養生息時間,是一種被動的、迫不得已的措施。而後期的和親則是匈奴在自身虛弱,懾於漢王朝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的情況下,主動向漢王朝臣服和求婚的,此時漢王朝和親的目的是要在其恩威的情況下,使匈奴永遠臣服於漢朝。所以,漢朝對匈奴的和親基本上可以說是處理敵對國家間的一種政策。
中國歷史上的和親之舉,最早始於西漢王朝。它是在美人計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西漢初年,劉漢王朝剛剛建立,歷經了秦末農民戰爭和數年的楚漢相爭之後,社會經濟受到慘重破壞,人民嗷嗷待哺,國庫已經空虛。而此時北方匈奴軍事力量卻日益強大起來,不斷發兵南下漢境搶掠騷擾。漢高祖七年(前200年),劉邦親率33萬大軍北擊匈奴,結果反被圍困在白登達7天7夜。劉邦和將士們無計可施,最後陳平施美人計,欲獻美人給匈奴單于,匈奴閼氏怕漢美女與之爭寵,遂勸冒頓單于撤兵,「白登之圍」由是得以解脫。
但是,強大的匈奴與虛弱的西漢力量鮮明的對比,使西漢統治者的威脅感並未減輕多少。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婁敬鑒於美人計的效用,便向劉邦提出與匈奴和親的主張。他解釋說:把漢朝公主嫁給匈奴的冒頓單于,並多多陪送嫁妝,匈奴必然慕漢錢財而立漢公主為閼氏。這樣,生子必為太子,接替單于。冒頓單于只要活著,則即為漢女婿;冒頓死,則由外孫為單于。還沒聽說過外孫敢於外公分庭抗禮者。劉邦聽從了婁敬的建議,乃派婁敬為使者與匈奴締結和親,並每年送給匈奴許多絮、繒、酒、米和食物等等。這就是西漢與匈奴的第一次和親。婁敬也因此被劉邦賜姓劉氏。後來的惠帝、文帝、景帝繼續執行這一政策,先後向匈奴單于冒頓、老上、軍臣遣送公主,並奉送大批財物。
漢武帝時期,經過漢初70餘年的休養生息,社會經濟獲得了很大發展,史稱當時人民富足,國庫充盈,社會安定。漢武帝加強了中央專制權力,軍事力量也強大起來,已有足夠的力量與匈奴抗衡,於是,漢武帝廢和親政策,而集中力量對匈奴進行軍事打擊,它意味著漢匈關係開始發生新的轉變。匈奴經過幾次沉重打擊,尤其是第三次打擊,更加遠離漢區,以至「漠南無王庭」,西漢建國以來近百年的匈奴邊患問題基本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