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什麼稱祖龍?秦始皇自命祖龍有何玄機 | 陽光歷史

 

A-A+

秦始皇為什麼稱祖龍?秦始皇自命祖龍有何玄機

2016年02月16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470 次

  大秦帝國「尚黑崇六」,命河曰「德水」,皆緣於秦始皇自命「祖龍」。

  中國歷代皇帝自命「真龍天子」,應該源自那位始皇帝贏政。

  秦始皇當年自命「祖龍」卻是大有玄機所在,其意圖則是為繼承大統戴上一頂「君權神授」的帽子。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有載:戰國時期齊人鄒衍曾宣揚「五德終始說」,其核心思想即「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苦茲」。鄒衍提出做天子者必須具備「五德」中的一德,當此德衰落時,便會有「五德」中的另一德取而代之。

  「五德」源於遠古先民的「五行」說,即金、木、水、火、土。在鄒衍的這一學說中,周王朝被視為擁有「火德」,故按照「五行」相生相剋、循環往復的推理,取代周王朝「火德」的應該是「水德」。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便如獲至寶似地採用「五德終始說」,大肆宣揚秦取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是「受命於天」。其用心無疑是為改朝換代尋找一個「理論依據」,使之成為秦王朝統治百姓、鞏固政權的思想工具。

  但是,按照鄒衍「符應苦茲」的說法,「五德」間的取代還應該有「符應」出現,而秦一統全國時卻並不見特別的「符應」徵兆。

  於是便有御用文人順著秦始皇的意願,挖空心思地弄出一個「符應」:五百年前秦文公外出狩獵時,曾獲得一條「黑龍」,「黑龍」代表陰柔,象徵「水」,說明五百年前就已經出現「符應」——秦必然取代周。

  秦始皇聽後欣喜若狂,於是便信手拈來那條祖先捕獲的「黑龍」,開始自命為「祖龍」,並根據「五德」說「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為名,音上大呂,事統上法」(《史記·封禪書》)。

  這些制度明顯帶有「黑龍」、「五德」的神秘色彩,讓百姓們對秦王朝產生一種神秘感。

  在秦朝,代表那「黑龍」(祖龍)水德的黑色與六之數,可以說是無孔不入,隨處可見。

  秦朝尚黑。五行的顏色是土德尚黃,火德尚赤,金德尚白,水德尚黑,木德尚青。夏為木德,商為金德,周為火德,秦始皇便規定秦德為水,色尚黑,「衣服旄旋節旗皆上黑」。

  秦朝崇六。古代龍傳說中龍的第六子「性好水」,黑龍正是「龍老六」,於是「度以六為名」,「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車輿六尺,六尺為步,一乘六馬。

  有關秦始皇的「祖龍」之稱,還見諸於《史記·秦始皇本紀》: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

  然而,歷史的詭譎常常令人啼笑皆非。

  「祖龍」始皇帝精心打造的「水德」王朝,最終的滅亡卻與一場大雨災直接相關聯。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山東、安徽等地久雨成災,餓殍遍野。前往漁陽守邊的陳勝、吳廣等農民壯丁,在蘄縣大澤鄉遇大暴雨而無法繼續行進。按秦律按期未到便是死罪,於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便在洪水滔滔的大澤鄉爆發。

  時隔三年,秦王朝滅亡。

  秦始皇的「符應」——黑龍(祖龍)、水德,其「終始」著實耐人尋味。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