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紂的另一種解讀:討伐紂王缺乏正確理由 | 陽光歷史

 

A-A+

武王伐紂的另一種解讀:討伐紂王缺乏正確理由

2016年01月28日 歷史謎團 暫無評論 閱讀 752 次

  孔夫子是反對犯上作亂的,比如張三殺了君主,孔子就在他的編年史上寫為「張三弒其君」。但如果張三殺的是一個昏君,孔子就隱去了張三的名字,寫為「國人弒其君」。這就叫做春秋筆法。殺人的主體成了「國人」,是國人皆曰可殺的意思,張三是代表國人拿刀的。「弒」是貶意詞,孔子認為殺君主這種行為是不對的。這就好比羅國齊氏被處決後,美國總統表示遺憾一樣。

  對於武王伐紂,因為屬於犯上,孔子沒有表態。《論語》中有讚揚周武王的句子,說明孔子對武王伐紂是肯定的。《論語》中不提伐紂之事。只有這幾句: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這段話首先拋掉了大前提。「三分天下有其二」,怎麼有了的?周原來的地盤只有陝西栒邑一帶很小的地方。經過古公覃父等三代人的經營,逐漸擴大了地盤。西北一帶是從少數民族手中奪取的,可以說是自己爭來的。但是江漢流域一帶,卻是通過恩威並用的手段使其「貳於己」的,也就是說,是用「不臣」的手段取得的。這怎麼叫「猶服事殷」呢?孔子認為,周本來具備了滅商的實力,沒有提前動手,這就是最高尚的道德。假設一個部門經理,奪走了公司三分之二的資產,只是沒有奪取董事長的位置,能說他的道德高尚嗎?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我們完全有理由稱曹操是道德最高尚的人。王莽和趙匡胤在篡位之前,同樣也可以說是高尚的人。

  實際上,周之「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與春秋時列國沒有滅周道理是一樣的。周室衰微,列國還打著「尊王」這個招牌,是因為他們的土地是周天子分封的。如果不用這面破旗,他們祖宗的基業就失去了理論根據。該動手時沒有動手,只是時機沒有成熟而已。根本談不上什麼道德不道德。孔子是殷商的後裔,肯定周伐商就是忘了自己的祖先。

  孟子的態度是旗幟鮮明的。他說武王伐紂不是以臣弒君,而是有道伐無道,殺了個「一夫」。所以後代人把周武王伐紂與商湯伐桀並稱為湯武革命。

  孟子的論述同樣是有邏輯問題的。如果有道伐無道這個邏輯成立的話,那麼明末清兵入關就是正義之師了。因為當時的明朝政府,連漢族人自己也說不好嘛。

  其次是有道和無道由誰來界定即誰來做裁判的問題。如果只由勝利者來裁定,那顯然是不公平的。比如武王伐紂,不能只聽周武王的,因為他也是當事人。統治者的思想有強大的威懾力,周朝順民們寫的歷史只好跟著說,就連孔子也只能說「吾從周」,所以後代人的歷史未必可靠。正如伊拉克戰爭,不能只聽姓喬的說。日本人參拜靖國神社,也不能證明東條英機是個好人。我們現在要知道武王伐紂的真實情況,還應該聽一聽反方的聲音。比如武王伐紂時,伯夷叔齊曾扣馬而諫,他們的著作倒值得一看,可惜沒有。還有伐紂勝利後,殷民曾經造反,如果發現了造反殷民的日記,那就很有參考價值。

  再就是有道和無道很難有固定的標準,所以孟子的論點同樣沒有大前提,只能陷入循環論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就是論據。勝利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力量強大,力量強大者多助,包括內助。多助者有道,失敗者無道。其實和「成則為王敗則寇」是一個意思。假如武王伐紂時有另一股勢力把武王打敗,周武王就是無道的。罪名是很現成的——以下犯上,以臣弒君。

  孟子的邏輯前提實踐證明是不成立的,因為統一六國的秦始皇,並不是一個行王道仁政的君主,而秦國是一個主張殺伐殘暴的國家。

  成王敗寇是幾千年來的習慣思維。有錢人就是有本事的人,他的財產就是證明,被槍斃的一定是壞人。喜歡打落水狗,牆倒眾人推,是漢文化的優秀傳統。嘲笑失敗者,給死人臉上抹黑更是國人的慣技。

  周幽王死在驪山下,於是就有了千金買笑,「數舉」烽火戲諸侯的荒誕故事;秦二世而亡,秦朝在歷史上幾乎沒有一個好人(魯迅語),秦始皇就不是他爸爸的兒子,他的母親成了一個大破鞋;晉滅蜀,劉禪投降了,於是就有了樂不思蜀的故事,阿斗成了千古懦夫的代稱;隋滅陳,於是就有了陳叔寶君臣天塹無憂的故事,陳後主和周麗華成了後人取笑的對象;宋滅南唐,於是就有了後主鐵練鎖江的故事。

  紂王果真是無道的嗎?連孔子也說紂王並沒有人們所說的那麼壞。

  武王在牧野宣佈的紂的幾條罪狀是:聽信婦言,不祭祀祖宗,不信任親族,招誘四方奴隸。前三條可說是多管閒事,紂王聽女人的話,不祭祖宗,不信任親族,干你武王屁事?從現代人的理念看,第一條是婦女同男人一樣有平等的政治權利,第二條是破除迷信,厚今薄古,第三條是不任人唯親,紂王的這三條罪狀恰恰證明紂王的政治理念要比周武王更有先進性。最後一條越發令人費解,很多的逃亡奴隸到了紂王那裡,不正說明了紂王對奴隸的待遇要仁慈寬厚一些嗎?

  範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中說,這第四條罪狀是紂失敗的主要原因。紂招誘四方的奴隸和罪人,才引起各國上層奴隸主的不滿,加劇了紂與諸侯國的矛盾,給了周以可乘之機。但紂是怎樣「招誘」奴隸的,奴隸們為什麼要逃到紂王那裡去,這些問題都沒有翔實的資料。現代歷史家如果也站在商末奴隸主的角度以此來譴責紂王,觀點未免太陳舊了。

  我們看《中國通史》是怎樣寫的:

  他(周文王)又針對著殷紂招誘奴隸為其它小國所怨恨的形勢,提出一條「有亡(奴隸逃亡)荒(大)閱(搜尋)」(《左傳·昭公七年》)的法律,就是說,誰的奴隸歸誰所有,不許藏匿。據春秋時楚國申無宇說,這是周文王得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實很明顯,這條法律的制訂,並不意味著周文王維護舊存的奴隸制度,只不過是用來爭取與國,孤立商王紂的一個手段。而且必須承認,在封建社會裡,仍有很多奴隸存在的事實。

  意思很明白,周文王提出這個法律,並不是為了維護奴隸制度的秩序,而只是利用紂同諸侯之間的矛盾,分化瓦解紂王勢力的策略而已。再往下看:

  公元前1066年,武王發載文王木主去伐紂。……這一年,周國正遭遇饑荒,農夫 們願意出去作戰,籍以取得食糧。……周兵入紂都大有俘獲,據說,光是寶玉珮玉就多至十幾萬塊,其它財物可以想見。西周文化得以迅速發展,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看了這段描述,總令人覺得周國是遭了災荒,武王為了轉移矛盾,率領一大群饑民到商紂那裡搶劫擄掠,然後取而代之。紂王因為成天沉湎於酒色,當然抵擋不住。但周武王也不是什麼仁義之師。武王伐紂不過是改朝換代,說成有道伐無道的「革命」行為,就有點過譽了。

  紂還有一條罪狀就是周公《酒誥篇》中說的酗酒。說紂王通宵達旦地喝酒,連上天也震怒了。但細考究起來,喝酒不過是個人嗜好,同現在的吸煙一樣,雖然有害健康,但絕不會構成死罪。劉伶,陶潛,李白,都是有名的酒鬼,古今論家無人說三道四。齊桓公漢高祖也是酒色之徒,為什麼單單以此來譴責紂王呢?

  再一件就是殺比干了。比干是紂王的叔父,也是個王子。對紂王的殺比干,不外以下情況:一是宮廷鬥爭,如同李世民射殺建成元吉一樣,無所謂對與錯的;二是屬於路線鬥爭,如果紂王是正確路線,比干是錯誤路線,那紂王就是大義滅親,王子犯法與民同例,紂王無錯。如果比干是正確的,那錯就在紂王。但當領導的殺錯個把人,也不算什麼大事,哪個君主哪個時代沒有冤案?即使是殺錯了,比起後代的大戮功臣,寧可錯殺三千來,也算不了什麼。可惜關於誰對誰錯,好像歷史沒有留下太多的資料,我們後代人不過是人云亦云罷了。

  我們看到的事實是,周文王有著明顯的野心,紂王也只是把他當政治犯看待,囚於羑里,而沒有殺他,最後放虎歸山。說明紂絕不是一個濫殺無辜的人。

  小時候聽說鼓書的說封神演義,第一句就是「紂王無道寵妲己」。心中老是疑惑:一個人愛自己的老婆,怎麼成了過錯呢?長大了才知道,原來紂王的錯誤主要是對周的戰爭中輸了。唐朝安史之亂,馬嵬坡發生兵變,唐玄宗不是自裁以謝天下,而是讓兵士把楊玉環縊死。後來有個叫白居易的詩人,寫了一篇《長恨歌》,歌頌皇帝與貴妃忠貞不渝不愛情。所謂忠貞,就是把對方當做替罪羊。紂王卻不是這樣,他自焚而死,決不苟活。如果商平定了周武王的叛亂,商的統緒再延續若干年,一定也會有一個文學家撰文,讚揚紂王與妲己的愛情,那簡直就是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如果那樣,歷史家們就該這樣寫了:修鹿台是為了給首都建一個標誌性建築,如果保存到現在,一定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酒池肉林,殷紂時生產發展,產品豐富,我們祖國商代就開始搞菜籃子工程了。

  我們說紂王是個暴君,大多源於周朝的記載和《史記》。但太史公也是聽人說的,那些記載可靠嗎?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