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同時遭到高俅迫害的王進為何沒有上梁山?
王進和林沖都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都是殿帥府太尉高俅的手下,同樣先後遭到了高俅的迫害,為什麼王進沒有上梁山,而林沖不但不得不上梁山,而且在頭領王倫很不待見的情況下,還不得不屈身梁山,兩者的區別究竟是什麼呢?
王進當機立斷,預感事情不妙,馬上出逃。
王進為高俅迫害是因為父親王升。還在高俅學棒的時候,被王升一棒打翻,三四個月將息不起。王升功夫一定了得,因此上教出了一個武藝高強的兒子當了教頭。王升死了,都說是人死債爛,可是高俅心裡存著的這筆「債」是一股毒氣,一時半會兒還爛不了。哪知道這老天一時不長眼,竟然讓高俅這樣的人做了太尉!上任第一天,這高俅見到了「仇人」的兒子。高俅這種人,無端地都會尋人找岔子發邪火,他又怎能放過這個洩憤的機會?
只是這個王進人緣好,眾將都為他講情,這才暫時免了一頓毒打。不過,王進的敏感性很強,他知道高俅是個什麼東西,「免得了初一免不了十五」,在高俅這廝手下,早晚是性命難保,要想活命,只能遠走高飛,離開這廝。
王進沒有家眷拖累,林沖有妻室家業。
王進沒有家眷,也就是沒有拖累,只有一個明事理的母親,回家後一說,母親馬上就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著」。可見,在這個軍人家庭中久了,耳濡目染,王進的母親也懂得了一些軍事計策。
林沖則不然,他有俊俏人憐的娘子,有已經年老的岳父,能買得起上千貫錢的寶刀,說明還有相當的產業。有了這些拖累,再加上對高俅、對整個事件沒有清醒的認識,他沒有走,也就沒有像王進一樣迅速脫離險境。
王進目的地明確,沒有脫離危險,絕不停留。林沖不知大難將至,沒有絲毫警惕性。
王進計畫周密,要走就走個乾淨利索。高俅這傢伙是不會放過王進的,雖然因眾將求情暫時饒過了王進,但他必定是要報復的,於是派了兩個牌軍看住王進。王進的母親確實厲害,他提醒兒子,不處理好門前這兩個人,娘兒倆肯定走不脫。王進也是早有準備,他以燒香還願的理由把兩個牌軍打發到岳廟裡等候,趁著「天色未明」,出了京城西華門,一直向著延安府走去。
延安府有個老種經略相公,鎮守邊關,手下人和王進多有來往,王進槍棒使得好,老種經略相公需要這樣的人。要說王進這個人是很明智的,他有理由相信經略相公會接納自己。他前去是軍中效力不是吃閒飯;和經略相公手下人熟悉會有人引薦不會遭到拒絕;邊庭的軍隊需要他這樣的軍事教練;最主要的是那兒天高皇帝遠高俅的黑手伸不了那麼長。王進這個人也真正是敏銳無比,他知道高太尉絕不會善罷甘休,一路上不想別的,只想趕快逃到延安府,擺脫高俅的魔掌。直到離延安府不遠,「高太尉便是要差人拿我,也拿不著了。」這才稍微停頓了一些時日,在九紋龍史進家裡盤桓了幾日。但是,王進清楚地知道,這個九紋龍史進待他再好,也保證不了其安全,所以,他毅然離開了史進家,拋卻了安逸舒適的貴客生活,前去邊庭投軍。
反觀林沖,大難臨頭之際卻絲毫沒有覺察,即便是知道被人算計了,也仍然是就事論事,渾然不覺一個更大的陰謀在等著他。如果說娘子第一次燒香撞見高衙內是偶然的話,那麼,陸謙把他們夫妻分別騙了出來,林沖應該有所警覺了吧?不,林沖偏偏「把這件事都放慢了」,而他也只是把目標對準了陸謙,並沒有看到陸謙後邊的高俅。高俅父子是個什麼德行,滿東京的人都知道,難道林沖就不知道?只能說明林沖敏銳性不強,警惕性不高。尤其是作為一個軍官,應該知道持刀進入太尉府會有何種不妥,可是林沖仍然腦子不拐彎兒,終於進了高俅設計的「手持利刃,故入節堂」的局中。
高俅對王進只是報復,對林沖卻是要取其性命。
高俅對王進只是要報復洩憤,抓到了,也會取其性命,但是捉不到,也是會慢慢等待,直到捉到為止的。林沖則不一樣,高俅的那個混賬兒子高衙內等不得,他必須要林沖死,這樣好斷了林家娘子的念頭,以便得到她。因此,「去投軍役」的王進再也沒有故事,「刺配遠惡軍州」的林沖還的繼續被人算計,最後被逼殺人,不得不上梁山落草為寇。
投了軍的王進再也沒有了消息,他是在邊關默默無聞地做著國家的守衛者,就像無數的邊防軍人一樣。而林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條路曲折還充滿了凶險,儘管他作為一個曾經的軍人,也想著為國家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