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魯迅先生一生誰都罵為何唯獨不罵孫伏園
魯迅出名是因為他的散文集《吶喊》,《吶喊》中的各篇文章,都是在北京晨報副刊發表的,而孫伏園那時正是晨報副刊的主編,可以說,是孫伏園給他機會成名的。魯迅寫《阿Q正傳》,也是孫伏園約的稿。那時候晨報副刊想開一個「開心話」的欄目,每週一次。「他就來要我寫一點東西。阿Q的形象,在我心目中似乎確已有了好幾年,但我一向毫無寫他出來的意思,經這一提,忽然想起來了,晚上便寫。伏園雖然還沒有現在這樣胖,但已經笑嘻嘻,善於催稿了。」
從1921年12月4日開始連載《阿Q正傳》,據魯迅說,孫伏園「每星期來一回,一有機會,就是:先生,《阿Q正傳》……明天要付排了」。魯迅被孫伏園「折磨」了兩個多月,有些想把連載中的阿Q結束掉的意思。但孫伏園認定《阿Q正傳》應該是寫得越長越好。說過此話,孫伏園出了趟差,由另一位編輯代理編務。魯迅便在1922年2月12日的報上發表了「大團圓」一章。等到3月底,孫伏園返回北京,阿Q已被「把總」槍斃一個多月了。
如果孫伏園不出那趟差,也許《阿Q正傳》會寫得更長。孫伏園與魯迅的關係不但密切而且悠久。兩人是紹興同鄉,1911年,孫伏園在初級師範學堂讀書時,魯迅正是這個學堂的堂長(校長),兩人的關係成了師生。到了北京,孫伏園與魯迅亦師亦友。魯迅去西安、廈門、廣州,孫伏園也一路陪伴而行。這些,恐怕是魯迅不罵孫伏園的最主要原因。
孫伏園是有名的好脾氣
其次,孫伏園做人圓通,恐怕也是他不挨罵的原因。孫伏園是浙江紹興人,原名福源,有個弟弟叫福熙,二人都以寫得一手好文章著稱,並且都是留法的學生。但是兄弟兩人的長相卻大有不同,老弟福熙面白唇紅,皮膚細嫩,而伏園則滿臉風塵,還留著一副奇形怪狀的鬍子,弟兄倆走在一起,人家還以為福熙是他的兒子。
孫伏園在文化圈,是有名的好脾氣,曹聚仁回憶說」:「(孫伏園)不僅會寫稿,會編稿,而且會拉稿;一臉笑嘻嘻,不容你擠不出稿來。我們從周氏兄弟的隨筆中,就可以看到這位孫先生的神情。圓圓臉,一團和氣,跨進門來,讓你知道該是交稿的時候了。」1931年,孫伏園從法國留學回來,應晏陽初等人邀請,到河北定縣加入「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抗戰爆發後,「平教會」輾轉遷到貴州定番縣(今惠水縣),在那裡形成了一個大家庭式的生活團體,在這個大家庭中,孫伏園每天笑容可掬,人緣是最好的。年輕人自然都拿他當長輩,他們不稱他為伯伯或老師,而是一律管他叫」媽媽「,女孩子甚至管他叫「外婆」。
孫伏園有一件特別得意的事,是抗戰開始」平教會「遷到湖南衡陽,省政府為了配合平教會的工作,特別把衡山劃為試驗縣,由孫伏園任縣長。那時戰火正熾,縣政府應付軍隊的後勤供給,任務艱巨。有一天一位軍官來到縣府大肆咆哮,責罵縣府的供應工作做得不好,縣府人員百般應付,都無法平息。那個軍官甚至大叫,要縣長出來。孫伏園聽到了,並不氣惱,從裡面走出來道:「我就是縣長」。「你縣長什麼東西!」「我是孫伏園」。那軍官馬上緩和下來,說道:「孫伏園?是不是那位寫文章的孫伏園?」「正是」。那軍官馬上賠笑敬禮道:「孫先生,我拜讀過您的文章,仰慕已久……」。自然,往下什麼問題就都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