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殺妻疑云:間諜妻子偷走軍事文件? | 陽光歷史

 

A-A+

張靈甫殺妻疑云:間諜妻子偷走軍事文件?

2015年03月29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133 次

  1903年張靈甫出生於陝西省長安縣(今西安市長安區)東大鄉東大村一個家境殷實的農家。八百里秦川奔來眼底,三千尺黃沙漫卷西風。在此種自然環境中成長的許多關中人性格豪爽。張靈甫也是如此,小小年紀就成了「孩子王」,並在求學方面表現出很高的靈性。一路從小學讀到陝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當時西北五省的最高學府),成績都是「槓槓地」。在省立一師讀書期間,張靈甫遇見了足以影響他一生的人物——曾與孫中山齊名的國民黨元老於右任。這是怎麼回事?

  張靈甫除了學習成績好之外,還非常喜歡書法,自讀私塾之後即練筆不輟,習得一手頗有功力的碑體字,漸漸在學校乃至西安城有了名聲——校方甚至為他舉辦個人書法展覽。(幾十年後,張靈甫的同窗、毛澤東的俄文翻譯師哲還在回憶錄裡提到這件事,「張靈甫與我同窗四年,寫得一手好字」。)

  就在這時,於右任到省立一師視察來了。

  於右任是革命先驅,也是書法大家。當他得知省立一師有位學生把何紹基(晚清書法家)的字臨摹得惟妙惟肖時,就想認識一下。初生牛犢不怕虎。在於右任面前張靈甫並不露怯,當場揮毫寫下幾幅大字。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就能寫出如此雄勁的書法,令於右任驚歎不已:「好字,好字。後生可畏!」

  在這之後,於右任與張靈甫成了忘年交。多年以後,當張靈甫面臨人生的重大抉擇時,於右任做了他的指路人……

  1923年,張靈甫畢業後回到老家,在學校謀了一份教職。金鱗豈是池中物,他一邊教書,一邊認真考慮起自己的前途。後來報考北京大學歷史系,居然一考即中。那一年,張靈甫剛剛20歲。

  當時的北京大學是中國思想最活躍、文化最多元、運動最頻繁的地方。走在未名湖畔,到處都有人在慷慨激昂地演講、辯論,熱鬧得跟過年一樣。不久,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當吳佩孚正在前方指揮酣戰時,作為討奉第三路軍司令的馮玉祥卻悄悄率領軍隊班師回京,實行兵諫,一舉扣押了「總統」曹錕。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北京政變」。政變發生後,馮玉祥通電邀請孫中山來京共商國是,又把「總統」曹錕拉下馬來,還將早被廢黜的末代皇帝溥儀趕出故宮。幾套「組合拳」一打,北京政局為之一變。

  1933年,經人介紹,他與來自四川廣元的女學生吳海蘭結婚。不久,女兒出生了。一家人過著其樂融融的小日子。事業愛情雙豐收,張靈甫的前途看起來那麼美好。可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誰也沒有預料到的事:張靈甫舉槍殺害了結髮妻子吳海蘭。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至今仍有疑點。

  這一切對張靈甫影響太大了。此前,學生們經常上街遊行示威,口號喊得山響,要「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可幾年過去,賄選「總統」曹錕還是穩坐釣魚台,一點皮毛都沒傷到。倒是馮玉祥一聲令下,北京城就一夜「變天」。現實給張靈甫上了活生生的一課,他發出這樣的感慨:「大丈夫當撥亂反正,旋乾轉坤,措國家於磐石之安,登斯民於衽席之上,而吁衡大局,非武力不足以除強暴,非破壞不足以言建設……」

  恰在這時,張靈甫發生了「經濟危機」。他依父親之言離開了北京大學,當然他並不是真要回家種田,而是開始了「投筆從戎」的第一步。

  投筆從戎

  在經過短暫的「駐豫軍官訓練團」生涯之後,張靈甫於1925年秋天來到了廣州。由于于右任的介紹信,他成功報考了黃埔軍校四期。

  不過,他在黃埔軍校的日子沒有想像中順利。黃埔軍校是軍事院校,理科很重要,偏偏張靈甫重文輕理,在甄別考試中成績較差,被編在預備軍官團二團二連(成績好的學生則進入軍官團)。湊巧的是,另一位日後赫赫有名的學生,也被編入預備軍官團二團,但在三連。嗯,他就是林彪。

  1926年3月8日,黃埔軍校舉行了第四期的開學典禮。張靈甫與林彪、劉志丹、胡璉、袁國平、李彌、唐生明等人站在一起,聆聽校長蔣介石的訓話。以這一刻為起點,張靈甫開始了他長達21年的戎馬生涯。

  張靈甫生性好靜,學習期間表現得並不活躍,也很少參與政治活動。但他在這裡潛心學習軍事課程。黃埔前幾期的學生所接觸的大人物、教官在當時都是一流的,如孫中山、蔣介石、廖仲愷、汪精衛、胡漢民、邵力子、周恩來、張申府、蕭楚女、惲代英等,都曾給他們講課或演講。另一方面,張靈甫在政治上完成了轉型,成了蔣介石的忠誠擁護者。

  殺妻懸案

  1926年10月,張靈甫從黃埔軍校畢業,被分配到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第一軍第一師。在北伐和對紅軍作戰中,張靈甫因英勇善戰,從基層軍官開始,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等職。1933年,經人介紹,他與來自四川廣元的女學生吳海蘭結婚。不久,女兒出生了。一家人過著其樂融融的小日子。

  事業愛情雙豐收,張靈甫的前途看起來那麼美好。可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誰也沒有預料到的事:張靈甫舉槍殺害了結髮妻子吳海蘭。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至今仍有疑點。

  1933年,經人介紹,他與來自四川廣元的女學生吳海蘭結婚。不久,女兒出生了。一家人過著其樂融融的小日子。事業愛情雙豐收,張靈甫的前途看起來那麼美好。可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誰也沒有預料到的事:張靈甫舉槍殺害了結髮妻子吳海蘭。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至今仍有疑點。

  一種說法是:張靈甫所在的胡宗南部隊,一直在川陝一帶與紅軍打仗。戰事緊張,張很少回家。時間一長,難免冷落了寓居西安的妻子。一次,在前線作戰的張靈甫突然得知妻子有了外遇,懷著百般滋味於1935年春節請假來到西安,並帶著妻兒回老家省親。在老家,張向妻子詢問此事,妻子緘口不言。張靈甫氣急敗壞,戰場上刀口舔血的生活,已經改變了昔日認真、沉著的書生性格。狂怒之下,他對枕邊人舉起了手槍……

  坊間另有一種說法:張靈甫不是懷疑妻子有外遇,而是懷疑她可能是「共黨間諜」,直接導火線則是妻子拿走了自己的軍事文件。究竟哪種說法才是真相?不得而知。但當時陝西一帶確有共產黨的地下組織在活動。而且據張家後人回憶,張靈甫1935年冬回家休假時,頭幾天與妻子吳海蘭再西安形影不離,很是快樂甜蜜。回鄉下老家後,才發生悲劇……

  殺妻後,張靈甫若無其事地回到部隊繼續當他的團長。可是,吳海蘭的家人把狀子告到了宋美齡那裡。正在與宋美齡一起鼓吹「新生活運動」的蔣介石一聽,勃然大怒。自己的學生無故殺妻,那還了得?於是,立刻吩咐將張靈甫送南京軍事法庭查辦。

  張靈甫本應被判處死刑,由於當時身患重病,僥倖逃過,後被拘押於老虎橋模範監獄。

  萬家嶺大捷:「與平型關、台兒莊鼎足三立」

  人生的黃金時代,卻突然身陷囹圄,那段日子張靈甫連死的心都有了。正在這緊要關頭,抗日戰爭爆發了。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日本集結最精銳的部隊,叫囂要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日本人的進攻,打破了蔣介石的「綏靖」夢,讓他不得不考慮抵抗問題。

  這時,黃埔三期生、非常欣賞張靈甫軍事才能的王耀武向蔣介石進言,請求釋放張靈甫。蔣介石應允了。張靈甫方得以返回部隊戴罪立功。出獄後,張靈甫進入王耀武的51師,擔任153旅305團團長,奔赴上海,參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滬會戰。會戰中,張靈甫身先士卒,獲得了士兵的尊敬。戰後,張靈甫又率305團參加南京保衛戰,駐紮在雨花台附近的華嚴村,與日軍18 師團血戰數日,直到接王耀武命令才率部突圍。因作戰有功,張靈甫被提升為 153 旅副旅長兼 305 團團長。

  張靈甫的「成名作」,是武漢會戰中的萬家嶺戰役。萬家嶺位於江西省德安城西北20餘公里,是一些高低不平的山脈的統稱,其峰不險,其貌不揚,但在74年前卻是中國軍人抗擊日軍的主戰場。

  1938年8月,日軍第11軍106師團從九江沿南潯鐵路(南昌—九江)南犯。中國守軍奮勇抗擊,日軍受挫。9月底,日軍106師團第123團、第145團、第147團和前來增援的101師團第149旅團深入萬家嶺地區——這就為中國軍隊集中優勢兵力啃下106師團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1933年,經人介紹,他與來自四川廣元的女學生吳海蘭結婚。不久,女兒出生了。一家人過著其樂融融的小日子。事業愛情雙豐收,張靈甫的前途看起來那麼美好。可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誰也沒有預料到的事:張靈甫舉槍殺害了結髮妻子吳海蘭。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至今仍有疑點。

  10月7日,萬家嶺戰役正式打響。中國軍隊第4軍、第66軍、第74軍向敵軍發起了總攻。日軍雖然身陷險境,仍具備相當強的戰鬥力。為了殲滅106 師團,就必須拿下已被敵軍先行佔領的高地——張古山。張古山山勢險峻,易守難攻。王耀武率51師久攻不下,無計可施。74軍軍長俞濟時告訴王耀武:「張古山我不管了,反正兩天後,我要上張古山向薛岳報告戰況!」討論作戰方案時,眾人都覺得張古山不好打。就在這時,張靈甫突然發言了:「師長,張古山就交給我吧!」「你有什麼絕招?」王耀武很吃驚。張靈甫侃侃而談:「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吧?魏國大將鄧艾率領精兵從陰平(甘肅文縣)出發,經過七百里杳無人煙的地區,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出其不意地直搗蜀國心臟成都。我們也可以依葫蘆畫瓢,大軍繼續正面進攻的同時,挑選精兵強將,從人跡罕至的張古山背面爬上去進行偷襲,一定能夠起到兩面夾攻的作用。」王耀武批准了這個作戰方案。

  張靈甫親率一支突擊隊,輕裝出發,穿過艱險的深山峽谷,攀巖爬樹,悄然突入敵軍後背,全殲山上日寇,一舉拿下張古山。瘋狂的日軍在飛機配合下又奪回了張古山。張靈甫當夜趁天黑再次奪回陣地……如此反覆拉鋸,雙方鏖戰五日五夜。其間,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一邊下令101師團不惜一切代價支援106 師團,一邊打破飛機不夜航的慣例,不分白天黑夜對張古山狂轟濫炸,妄圖炸出一條血路。張靈甫部傷亡慘重,他本人也多次負傷。但張靈甫挺到了最後。

  由於張古山的勝利,終使日寇 106 師團在萬家嶺幾乎被全殲(只有師團長淞浦中將帶幾百殘兵逃脫),這在整個抗戰史上是唯一的一次——萬家嶺大捷也因此成為著名的抗戰三大捷之一。新四軍軍長葉挺稱讚道:「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台兒莊鼎足三立,盛名當垂不朽。」

  遺憾的是,儘管取得了萬家嶺戰役的勝利,但在整個武漢會戰中,中國軍隊過分強調「寸土必爭」,與敵人打陣地戰、拼消耗,節節敗退。到10月下旬,武漢三鎮全部淪於敵手。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萬家嶺戰役雖然成果巨大,可現在的知名度遠遠不如平型關大捷和台兒莊大捷。

  當時郭沫若擔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他委派劇作家田漢前來採訪張靈甫等人,以他們的事跡為藍本編寫了話劇《德安大捷》。張靈甫以真名真姓在劇中出現,從此名震天下。

  除此之外,田漢還揮筆作詞,與著名作曲家任光一起創作了74軍軍歌:

  起來,弟兄們,是時候了,我們向日本強盜反攻……

  南潯線,顯精忠;張古山,血染紅。

  我們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鋒……

  這首激昂如戰鼓般的軍歌,如今早已消散在歷史的煙霧中,但當年,它曾鼓舞了無數熱血青年奔赴前線奮勇殺敵。

  1933年,經人介紹,他與來自四川廣元的女學生吳海蘭結婚。不久,女兒出生了。一家人過著其樂融融的小日子。事業愛情雙豐收,張靈甫的前途看起來那麼美好。可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誰也沒有預料到的事:張靈甫舉槍殺害了結髮妻子吳海蘭。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至今仍有疑點。

  「中國第一恐怖軍」的瘸腿將軍

  抗戰期間,張靈甫歷任153旅旅長,58師副師長、師長,一直做到74軍副軍長。74軍被日本人稱為「中國第一恐怖軍」,幾乎參加了對日作戰的所有重大戰役,其頑強、勇敢的作風令日本人很是頭疼。

  74軍之所以擁有強大的作戰能力,與張靈甫息息相關。張靈甫被盟軍觀察團稱為「中國最能打的將領」,絕不是靠耍嘴皮子吹出來的,而是在戰場上真槍實彈打出來的。在日常生活中,張靈甫沉默寡言、氣定神閒,可一旦上了戰場,就成了「拚命三郎」。淞滬會戰時,面對日軍的瘋狂進攻,他光著膀子從戰壕裡跳出來,抓起機槍就朝敵人衝去。在他的率領下,中國軍隊打退了日軍的七次衝鋒。

  張靈甫在74軍有個外號,「張瘸子」。這不是嘲諷,而是部下私下裡對領導的暱稱。1939年南昌會戰爆發,3月底日軍佔領南昌。張靈甫率隊到南昌西邊的高安作戰衝殺時,意外出現了:右腿膝蓋被日軍機槍掃中,摔倒在地。開始張靈甫並沒有意識腿傷的嚴重,想簡單包紮之後繼續指揮戰鬥,部下只好強行把他送下火線,到後方醫院治療。

  子彈打中右膝,造成嚴重骨折,加之戰場上包紮匆忙,沒有注意消毒,導致傷口感染,高燒不退。醫生決定截肢。張靈甫急了:沒了腿以後還怎麼打仗?他掏出手槍,拍在桌子上跟醫生說:「鋸腿還不如先一槍打死我!」醫生也沒辦法。就這樣拖拖拉拉治了半年,才在蔣介石的特批下,送到香港治療。

  張靈甫在香港瑪麗醫院接受了英國專家的診治,手術相當成功。醫生向他保證,只要靜心接受治療,完全能夠痊癒。可張靈甫卻在休養的關鍵時刻決定提前出院回到戰場。醫生以為張靈甫擔心付不起昂貴的醫療費。其實,張靈甫是在報上看到戰時軍人不宜出國養病的新規定,才不顧醫生的勸阻執意出院。「軍人死且不懼,何愛一肢。軍令不可違」,張靈甫對醫生說。因為提前出院,拆掉石膏之後,張靈甫右腿膝蓋關節變得僵直,再也不能彎曲。坐著的時候,只能一條腿彎一條腿直;走路時,也只能直著右腿走路,成了令日軍聞風喪膽的「瘸腿將軍」。

  抗戰結束後,張靈甫被任命為整編74師(即原74軍)中將師長。

  1933年,經人介紹,他與來自四川廣元的女學生吳海蘭結婚。不久,女兒出生了。一家人過著其樂融融的小日子。事業愛情雙豐收,張靈甫的前途看起來那麼美好。可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誰也沒有預料到的事:張靈甫舉槍殺害了結髮妻子吳海蘭。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至今仍有疑點。

  孟良崮何以成為張靈甫的「滑鐵盧」?

  1946年,國共談判破裂。第二年3月,蔣介石集結重兵對山東和陝北解放區實施重點進攻。張靈甫的整編74師從南京開拔蘇北,兩次漣水之戰後,74 師連連獲勝進入山東。5 月,張靈甫部接令由孟良崮渡汶河,攻取坦埠。

  但這一次,張靈甫遇到的是華東野戰軍的陳毅和粟裕。面對24個整編師的咄咄逼人,陳毅和粟裕決定要以「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氣概,猛虎掏心,從敵人陣線中割殲其主力重兵集團——他們的目光盯住了有蔣介石「御林軍」之稱的張靈甫74師。

  5月13日黃昏,華東野戰軍第1、第8縱隊利用地形掩護,穿插入74師縱深,割斷了74師與其他國軍的聯繫。到15日拂曉,第1、第6、第8縱隊分別攻佔了垛莊和萬泉山,完全截斷了74師的退路。至此,華野9個縱隊共20萬人將張靈甫部圍困於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狹小地區內。總攻開始了,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全部美式裝備的整編74師在5月16日全軍覆沒,張靈甫陣亡。

  為什麼孟良崮會成為一代抗日名將張靈甫的「滑鐵盧」呢?

  首先來看一下當時的棋局。當張靈甫得知遭遇華野主力後,迅速作出反應,把74師帶上孟良崮。張靈甫犯傻了?當然不是。這位身經百戰的名將走了一步險棋:以自己為誘餌,吸引華野主力部隊圍攻,為國軍主力對華野進行反包圍創造有利條件。應該說,張靈甫這種「中心開花」的戰術沒有問題。事實上,當74師退到孟良崮後,蔣介石曾調集10個整編師增援74師,對華野形成了戰略反包圍。因此,陳毅和粟裕下令要盡快解決74師,否則戰局難料。只不過,張靈甫一方面低估了華野的進攻能力,一方面高估了自身的固守能力。結果,「中心開花」成了「四面楚歌」。

  具體分析一下,張靈甫的失敗幾乎是一種必然。首先是孟良崮本身的客觀條件所限。孟良崮其實就是一個石頭山,頂上寸草不生。張靈甫的機械化部隊在上面無法構築工事。遇到對方炮火攻擊,連隱藏遮擋的地方都沒有,只能四處逃竄,白白挨打。有人提到孟良崮易守難攻,這話不假。不過,20萬人攻打4萬人,如此懸殊的兵力,孟良崮在防守上還能稱得上優勢嗎?

  其次,友軍支援乏力。74師被殲時,離張靈甫最近的是黃百韜整編25師,距離3公里,李天霞的整編83師距離5公里。這麼近的距離為什麼沒有援救張靈甫呢?不是友軍不出力,蓋因山區地方直線距離近,但要翻山越嶺就不是三五公里的事情了。

  第三,眾所周知,孟良崮戰役包括淮海戰役,很多山東民工自帶乾糧為解放軍運炮彈、子彈,國民黨部隊則只能靠自己解決。在經歷巨大的戰場消耗之後,張靈甫的74師幾乎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

  第四,情報信息失靈。情報是戰場的靈魂,國民黨在這方面嚴重處於下風。在山東戰場,包括整個解放戰場,共產黨對國民黨的軍事行動瞭如指掌。舉個例子,1947年5月12日,蔣介石主持制定了作戰方案。這份作戰方案還沒下達到參戰部隊,就被時任國防部作戰廳廳長的郭汝瑰通過地下黨送到了解放軍手中。所以有國民黨軍官哀歎:「不是國軍太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再舉個例子,最初陳毅、粟裕等人的攻打目標不是74師。解放軍獲得一份密電,得知74師是攻打華東野戰軍指揮部的主攻部隊,迅速改變作戰方案,轉而攻打74師。反觀國軍,雖然也曾收到解放軍6縱隊活動的情報,但不重視、不核實,導致6縱佔領了垛莊,截斷了74師的退路。

  1933年,經人介紹,他與來自四川廣元的女學生吳海蘭結婚。不久,女兒出生了。一家人過著其樂融融的小日子。事業愛情雙豐收,張靈甫的前途看起來那麼美好。可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誰也沒有預料到的事:張靈甫舉槍殺害了結髮妻子吳海蘭。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至今仍有疑點。

  6月9日,陳毅與在孟良崮戰役中放下武器的國民黨第74師將校軍官舉行座談會。當將校們談到第74師失敗的原因時,陳毅很坦率地說:「……貴軍在抗戰中的戰功表現很好,戰鬥力亦堪為國民黨軍隊之冠。可是一到內戰戰場,仍然逃不脫被殲的命運。各位應深深研究其中的原因。」

  將校們一時無語。

  張靈甫之死的幾個版本

  關於張靈甫之死,坊間說法不一。

  第一個版本,是被解放軍一名排長當場擊斃。1987年8月25日,曾在華東野戰軍司令部任參謀的金子谷,在《文匯報》上發表《記孟良崮戰役》一文說:「戰役接近尾聲時,我6縱穿插部隊一個排,衝進張靈甫躲藏的山洞,張靈甫舉手投降,排長恨敵心切,端起衝鋒鎗將他擊斃。」曾在孟良崮戰役中擔任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政委的江渭清也持相同看法。

  第二個版本,是投降後被解放軍特務團副團長何鳳山所殺。劉統的《華東解放戰爭紀實》(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中有詳細描述:「……張靈甫等均被生俘。在押解途中,6縱特務團的幹部見到張靈甫,舊恨新仇湧上心頭,頭腦一熱,開槍擊斃張靈甫。」這個「6縱特務團的幹部」,很多人都認為是指特務團副團長何鳳山。但何本人堅決否認這種說法。

  第三個版本是自殺身亡。國民黨方面一直堅持這種說法,並據此進行宣傳。據說,當時張靈甫見突圍無望,便寫了兩封信,一封給蔣介石,告知欲「自殺成仁」的決心,另一封給妻子王玉齡,囑其撫養幼子,並安排隨從參謀逃出送信。1947年8月由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政治部編印的《蔣軍七十四師的調查研究》一書也表示:「除張靈甫、蔡仁傑、盧醒等自殺及戰鬥中擊斃7000餘名外,其餘官兵15000人悉數被俘。」

  第四個版本,是死於亂槍之下。這種說法來自於何鳳山。他在回憶錄中還原了當時的經過。1947年5月16日下午,何鳳山率特務團一營攻到了74師指揮部洞口。勸降無果,即命令向洞內攻擊。過了一會兒,聽到洞內有人喊叫:「你們不要打了,張師長已經被你們打死了。」何鳳山立即率人衝進洞內搜尋,張靈甫已經被擊斃了。

  隨著歷史資料、檔案的逐漸公佈,越來越多的證據否定了「自殺」說。孟良崮一戰,張靈甫若未身亡,被俘後會有怎樣的選擇、怎樣的人生結局……

  張靈甫的死因還曾引起陳毅的關注。戰役結束後,特務團害怕承擔「違反我軍俘虜政策」的責任,一度向上級報告,說張靈甫是「自殺」。對此,陳毅震怒,要求調查。經過調查,陳毅在5月29日召開的團以上幹部會上嚴肅地指出:「張靈甫是我們殺的,報告說是自殺的,我們……騙了黨中央、毛主席、朱總司令。」

  無論如何,作為國民黨高級將領,張靈甫曾為抗日事業作出過巨大貢獻。華野方面對他進行了厚葬。遵照上級指示,由6縱副司令皮定均牽頭籌劃。6縱政治部副主任謝勝坤親自主持安葬儀式。古樹下,擺放著一口花400元買來的「豪華棺材」。下葬時,被俘的9個國民黨將校要求送別,皮定均同意了。他們走到擔架旁邊,圍成半月形跪下,號啕大哭……

  1933年,經人介紹,他與來自四川廣元的女學生吳海蘭結婚。不久,女兒出生了。一家人過著其樂融融的小日子。事業愛情雙豐收,張靈甫的前途看起來那麼美好。可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誰也沒有預料到的事:張靈甫舉槍殺害了結髮妻子吳海蘭。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至今仍有疑點。

  紅顏遺恨

  20世紀70年代,中國與外界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況。普通人出國固然很難,國外華人要回國也不容易。在當時,能夠自由往返於中美之間的華人僅兩位——一是楊振寧教授,一是張靈甫的遺孀王玉齡。

  張靈甫與王玉齡的結合堪稱傳奇。

  王玉齡是湖南長沙的「富二代」。抗戰勝利後,張靈甫在南京陸軍大學甲級將官班第二期深造,一位姓張的處長無意間說起在長沙知名度很高的王家小姐:年輕、漂亮,而且很有個性。張靈甫產生了興趣,就親自跑到長沙去見識一下。

  這天王玉齡在理髮店理髮,遇到了一個「怪蜀黍」:他踏進店門,逕直走到王玉齡身後,從鏡子裡直勾勾地看著她。王玉齡從沒見過一個男人這麼看人,就橫了他一眼。這位「怪蜀黍」就是張靈甫。

  「後來張將軍告訴我,如果不是橫他一眼,而是衝他笑,他就不會追我了。因為當年喜歡他的女人有很多,我橫他一眼,他可能覺得我很特別」。多年後,王玉齡如此陳說往事。

  張靈甫展開了愛情攻勢。1945年,17歲的王玉齡與42歲的張靈甫在上海金門飯店結為夫妻,轟動一時。婚後,兩人居住在南京,過了一段平靜而甜蜜的夫妻生活。

  1946年6月,內戰全面爆發。當年8月,張靈甫率部隊從南京投入華東戰場。在戰場上的張靈甫還時常給妻子寫信。王玉齡回憶:「我記得很清楚,他從不把戰場的硝煙和死亡寫在紙上,相反,他的信總是瀰漫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在打仗的時候,他還給我畫了一個圖樣,講我們家的那個院子裡的花,要種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種什麼花,他都寫給我。他從來沒有讓我感到恐懼。」男人的錚錚鐵骨和丈夫的似水柔情,均在張靈甫身上得到體現。

  張靈甫死前10天,王玉齡生下兒子。後來母子二人隨國民黨一起去了台灣,隨後又遠走美國。

  周恩來對張靈甫的陣亡甚為痛心,曾多次在不同場合表示,張靈甫是自己的學生,應該把他爭取過來。1973年,周恩來通過各種渠道,獲知王玉齡寓居美國,於是邀請她回國訪問。經過反覆考慮,王玉齡終於踏上了離別已久的故土——打動她的,當然有中共的誠意,但足以讓她重回故土的,恐怕還是與夫君張靈甫的「沒世難忘恩愛情」。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