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希齡夫人是誰?揭熊希齡一生中的三個極品女人 | 陽光歷史

 

A-A+

熊希齡夫人是誰?揭熊希齡一生中的三個極品女人

2016年02月24日 近代名人 暫無評論 閱讀 905 次

  民國第一任總理熊希齡(1870-1937)字秉三,別號明志閣主人,雙清居士,因晚年學佛,又有佛號妙通。熊希齡系湖南省鳳凰縣鎮竿鎮(今沱江鎮)人,1870年7月23日(清同治九年庚午六月二十五日)出生於湘西鳳凰縣一個三代從軍的軍人家庭。因此地隸屬湖南鳳凰廳,故在熊希齡成名之後,他又被人尊稱為熊鳳凰, 家住鳳凰縣沱江鎮文星街。熊希齡自幼聰穎過人,文采斐然。吟詩作對,大氣浩然,被興譽為「湖南神童」。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代領袖也對他另眼相看,毛澤東曾評價熊希齡:「一個人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會忘記他的,熊希齡是做過許多好事的。」周恩來也說:「熊希齡是袁世凱時代第一流人才,是內閣總理。熊希齡的事,我看後就記得很清楚。」

  熊希齡24歲點翰林,22歲中進士,授庶吉士。35歲為清朝五大臣之一出洋考察歐美憲政,任參贊。40歲出任民國財政部長,熱河都統,43歲被國民大會選為國務總理。

  熊希齡一生共娶了三位夫人,廖氏、朱其慧、毛彥文,這三個女人對他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原配極品夫人廖氏早年病故。原配極品夫人廖氏系貴州鎮遠人,與熊希齡成婚後夫妻很恩愛,不久便患上肺病,醫治無效,於1895年亡故。

  (2)極品才女朱其慧以聯選郎。熊希齡第二個極品女人朱其慧。沅洲府的太守是江蘇省寶山人,叫朱其懿,兼任書院院長和主講。朱太守十分愛才。他有一個胞妹叫朱其慧,才貌雙全,自幼有「寶山才女」之譽,隨兄來書院求讀,與希齡同學。朱其慧擅長詩詞歌賦,非一般人所及。那時正是二八芳齡。朱太守見男生中有不少品貌兼優的少年,頓生為妹擇佳婿之念。徵得妹妹的同意後,決定擬聯征對選郎,上聯曰:「養數盤花,操春秋消息。」

  徵婚聯用紅紙貼出,全院男生震動不已。一個個歡欣如狂,絞盡腦汁,想獲取美貌佳人,可是都未博得其慧一笑。熊希齡本一心只想讀書,以圖飛黃騰達,但見了此情,覺得有失男兒尊嚴,於是來個無心插柳,隨手寫出下聯:「鑿一池水,窺天地盈虛。」

  朱太守見罷拍案叫絕:「竟有如此奇才,難得難得。」當晚將妹妹叫到書房,問她意下如何?朱其慧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說:「此人才華出眾,前途無量。」「如此看來,你同意了?」「小妹年幼,婚姻大事由兄作主便是。」朱太守遂將妹妹嫁給了熊希齡。

  婚前的一個月夜,希齡攜其慧到沅溪畔漫步,對她說:「我本不敢高攀,卻柳已成蔭,只怕賢妹失望。」其慧馬上答話:「仁兄之才,小妹早已心中有數,願與君同嘗甘苦,就像這溪水永不回頭。」

  熊希齡得此佳偶,自然興奮無比,學習更加用功,次年中舉,到京城會試,成為清末少有的進士。不久官及總理。

  熊希齡與朱其慧,感情甚佳,相敬如賓,家庭生活非常融洽,被世人傳為美談。

  朱其慧的美貌,不知怎地傳入京中袁府,貪得無度的袁世凱聽到了,就起歹意,在稱帝之前,下了一道手令:「茲特任中卿前內閣總理熊希齡賢配婦本朱氏為宮中女臣官,贊襄後德,掌令宮規,諸葛家之女,禮法異於常人,富鄭公之妻,進退視為國婦。」熊希齡將「命令」拿給妻子閱讀,以試探的口吻問她:「賢妻你以為如何?」朱其慧即用筆寫道:「賤內本一鄉女,當今任以宮廷職掌,焉能諳新國禮節,予夫婦蟄居山林,不聞朝事,今日所獲,豈非天外飛來,有負尊意。」下面落款:「熊希齡」。熊希齡凝視愛妻,更覺可愛。

  (2)極品才女朱其慧以聯選郎。熊希齡第二個極品女人朱其慧。沅洲府的太守是江蘇省寶山人,叫朱其懿,兼任書院院長和主講。朱太守十分愛才。他有一個胞妹叫朱其慧,才貌雙全,自幼有「寶山才女」之譽,隨兄來書院求讀,與希齡同學。朱其慧擅長詩詞歌賦,非一般人所及。那時正是二八芳齡。朱太守見男生中有不少品貌兼優的少年,頓生為妹擇佳婿之念。徵得妹妹的同意後,決定擬聯征對選郎,上聯曰:「養數盤花,操春秋消息。」

  徵婚聯用紅紙貼出,全院男生震動不已。一個個歡欣如狂,絞盡腦汁,想獲取美貌佳人,可是都未博得其慧一笑。熊希齡本一心只想讀書,以圖飛黃騰達,但見了此情,覺得有失男兒尊嚴,於是來個無心插柳,隨手寫出下聯:「鑿一池水,窺天地盈虛。」

  朱太守見罷拍案叫絕:「竟有如此奇才,難得難得。」當晚將妹妹叫到書房,問她意下如何?朱其慧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說:「此人才華出眾,前途無量。」「如此看來,你同意了?」「小妹年幼,婚姻大事由兄作主便是。」朱太守遂將妹妹嫁給了熊希齡。

  婚前的一個月夜,希齡攜其慧到沅溪畔漫步,對她說:「我本不敢高攀,卻柳已成蔭,只怕賢妹失望。」其慧馬上答話:「仁兄之才,小妹早已心中有數,願與君同嘗甘苦,就像這溪水永不回頭。」

  熊希齡得此佳偶,自然興奮無比,學習更加用功,次年中舉,到京城會試,成為清末少有的進士。不久官及總理。

  熊希齡與朱其慧,感情甚佳,相敬如賓,家庭生活非常融洽,被世人傳為美談。

  朱其慧的美貌,不知怎地傳入京中袁府,貪得無度的袁世凱聽到了,就起歹意,在稱帝之前,下了一道手令:「茲特任中卿前內閣總理熊希齡賢配婦本朱氏為宮中女臣官,贊襄後德,掌令宮規,諸葛家之女,禮法異於常人,富鄭公之妻,進退視為國婦。」熊希齡將「命令」拿給妻子閱讀,以試探的口吻問她:「賢妻你以為如何?」朱其慧即用筆寫道:「賤內本一鄉女,當今任以宮廷職掌,焉能諳新國禮節,予夫婦蟄居山林,不聞朝事,今日所獲,豈非天外飛來,有負尊意。」下面落款:「熊希齡」。熊希齡凝視愛妻,更覺可愛。

  誰知,紅顏女子命薄,她為能希齡生下三胎之後,一病倒床,不久因腦溢血而逝世。熊希齡失去愛妻,悲痛萬分,整日精神恍惚。為懷念愛妻,蓄長鬚,持手杖,以潔身自愛,鰥居多年,不再續絃。一心辦慈幼事業。

  (3)極品美女毛彥文尋求真愛。熊希齡的第三個極品女人就是毛彥文女士。當年熊希齡「割需求愛」,白髮得紅顏,一時傳為奇談。

  毛彥文,乳名月仙,號毛海倫,1896年出生於浙江江山縣,小熊希齡26歲。 毛彥文的父親毛華東或許是出於工商業活動的需要,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將她許配給徽州面業大亨方家小老闆為媳。結婚的時候,毛彥文以逃婚抗拒。面對僵局,毛家只得賠償方家的一切損失。事後,毛彥文與表兄朱君毅訂婚。

  毛彥文畢業於杭州女子師範學校講習所。因品學兼優,且長得漂亮,因而有「女師校花」之稱。

熊希齡與毛彥文

  1919年毛彥文考取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外語科,當轉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學時,巧遇熊希齡之女熊芷,與之同班學習,彼此間關係密切。毛彥文善於社交,頻頻投入社會活動,並出任中國女權運動同盟會浙江支會臨時主席。

  1923年,朱君毅由美獲取博士學位歸國,出任南京東南大學教授。他對毛彥文的社會交際有所不滿,同時經人介紹,另謀新愛,雙方達成協議:一、表兄妹限於血緣關係,不宜結婚。今後以正常的親戚兄妹關係相稱。二、由朱給毛四千元作為精神損失費,分五年付清。三、前所訂婚約,即日起作廢。

  毛彥文經兩次婚變刺激後,重新對自己作了調整,將一切煩惱拋棄,一心學習,考取美國密雪根大學教育系。

  回國後,毛彥文多次到正在辦慈善學院的熊府去玩。毛彥文和熊希齡妻子朱其慧的侄女朱曦也是朋友,她到熊家,受到熊希齡的熱情接待。他們談時局,談詩文,毛彥文對熊希齡非常欽佩。朱其慧去世,毛彥文為之惋惜之餘,對熊希齡的鰥居深表不安。大概朱曦在一旁看出她的心意,極力從中斡旋,熊希齡考慮到慈幼事業亦須後繼有人,又見彥文美貌可愛,於是向毛彥文寫了求婚信。

  由於經歷過婚姻的磨難,毛彥文一氣之下,閃電般嫁給了熊希齡。只是婚前向熊提出了一個要求,必須剃鬚丟杖。熊希齡當即答應。兩人於1935年2月9日,在上海結成終生伉麗,當時熊希齡66歲,毛彥文39歲。此時,熊希齡非常高興,脫口而出一支定曲云:

  「世事蹉回首,覺年年飽經憂患,病容消瘦。我欲尋求新生命,惟有精神奮鬥。漸轉運,春回枯柳。樓外江山如此好,有神針細把鴛鴦繡。黃歇浦,共攜手。」

熊希齡與毛彥文

  1919年毛彥文考取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外語科,當轉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學時,巧遇熊希齡之女熊芷,與之同班學習,彼此間關係密切。毛彥文善於社交,頻頻投入社會活動,並出任中國女權運動同盟會浙江支會臨時主席。

  1923年,朱君毅由美獲取博士學位歸國,出任南京東南大學教授。他對毛彥文的社會交際有所不滿,同時經人介紹,另謀新愛,雙方達成協議:一、表兄妹限於血緣關係,不宜結婚。今後以正常的親戚兄妹關係相稱。二、由朱給毛四千元作為精神損失費,分五年付清。三、前所訂婚約,即日起作廢。

  毛彥文經兩次婚變刺激後,重新對自己作了調整,將一切煩惱拋棄,一心學習,考取美國密雪根大學教育系。

  回國後,毛彥文多次到正在辦慈善學院的熊府去玩。毛彥文和熊希齡妻子朱其慧的侄女朱曦也是朋友,她到熊家,受到熊希齡的熱情接待。他們談時局,談詩文,毛彥文對熊希齡非常欽佩。朱其慧去世,毛彥文為之惋惜之餘,對熊希齡的鰥居深表不安。大概朱曦在一旁看出她的心意,極力從中斡旋,熊希齡考慮到慈幼事業亦須後繼有人,又見彥文美貌可愛,於是向毛彥文寫了求婚信。

  由於經歷過婚姻的磨難,毛彥文一氣之下,閃電般嫁給了熊希齡。只是婚前向熊提出了一個要求,必須剃鬚丟杖。熊希齡當即答應。兩人於1935年2月9日,在上海結成終生伉麗,當時熊希齡66歲,毛彥文39歲。此時,熊希齡非常高興,脫口而出一支定曲云:

  「世事蹉回首,覺年年飽經憂患,病容消瘦。我欲尋求新生命,惟有精神奮鬥。漸轉運,春回枯柳。樓外江山如此好,有神針細把鴛鴦繡。黃歇浦,共攜手。」

  「求鳳樂譜新聲奏,敢跨雲老菜郭,隱耕箕帚。教育生涯共偕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更不止家族濃厚。五百嬰兒勤護念,眾搖籃在需慈母,天作全,得佳偶。」

  結婚時,一個年近古稀,一個剛過「不惑」,可他們婚後非常美滿。

  結婚那天,上海名流,濟濟一堂,朋友送聯:「以近古稀之年,奏鳳求凰之曲,九九月成,恰好三三行滿;探朱其慧之慧,睹毛彥文之文,雙雙如願,誰雲六六無能。」「灰心未已,茅塞頓開。」「鳳凰于飛,祥兆熊夢;琴瑟靜好,樂譜毛詩。」

  婚後,這對老夫少妻,恩愛無比,愛情上是夫妻,事業上是志同道合、同舟共濟的戰友。毛彥文繼承熊希齡的事業,協助他主持慈幼院工作。繼而又出任中國婦女紅十字會會長。

  毛彥文在結婚前夕,曾致函在南京任教的吳宓,問他能不能來上海,吳宓藉故沒有赴約。事後毛彥文遂賦于歸詩。吳宓傷感,作詩二首:

  一 .漸能至理窺人天,離合悲歡各有緣。

  侍女吹笙引鳳去,花開花落自有年。

  二 .殉道殉情對帝天,深心微笑了塵緣。

  閉門自我編詩話,梅蕊空軒似去年。

  1937年12月,上海、南京相繼失守淪陷。熊希齡和毛彥文轉道香港繞廣州到湖南,料理香山慈幼院遷址並設立湖南芷江和廣西柳州兩個分院事宜。在18日抵達香港時,熊希齡突發腦病,於25日病逝於香港。毛彥文一時肝腸欲斷。

  此後,毛彥文含淚撰寫了《熊秉三先生遺像遺墨事略》,詳細地介紹了熊希齡的一生。

  1992年4月在熊希齡去世55年後,毛彥文給熊希齡寫了一篇長達近二千字的祭文。

  熊希齡去世後,毛彥文一直未嫁,1949年離開大陸去台灣。1999年10月3日,毛彥文病逝家中,享年102歲。 (來自湖南劉昌春的部落格)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