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鎮冰:辛亥革命中進退兩難的海軍提督的出走
袁世凱正式向隆裕太后攤牌,逼清廷退位是在1912年1月16日,這一天他和內閣全體大臣聯名上了一個折子,表示大勢已去,他已無能為力,其中一句話: 「海軍盡叛,天險已無,何能悉以六鎮諸軍,防衛京津?」與新式陸軍一樣,海軍也是清朝依賴的長城,武昌起義發生不久,10月15日,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安格聯寫信給漢口的蘇古敦:「我認為海軍將繼續效忠皇室,並成為巨大力量的來源。因為他們將使水上交通不致中斷。如果他們變了,局勢就很糟了。」
清廷也認為有海軍的配合,攻下武昌不成問題。所以,當水師提督薩鎮冰的艦隊到達漢口,10月17日北京的《政治官報》刊載的消息就說:薩鎮冰有電到京,「人心大定,學部亦發佈命令,通飭各學校學生,照常上課」。
薩鎮冰是第一屆派往英國學海軍的,與嚴復同學,海上經驗極為豐富,又喜讀有關海軍的外文新書籍,並每天看中英文報紙,以明瞭國際情形。他精通英文,英文函件都是親自撰寫,不用秘書代筆。他待人謙和,對下無驕傲暴躁之態。
10月20日,鄂軍都督黎元洪給薩鎮冰的信口稱「夫子大人」,表示革命的目標在改革專制政體,建立中華共和民國,勸說老師反正:
洪之所以能明此大義,一系吾師平日訓誨之功,此次武昌之舉,洪已審定確實,非他項革命可比,以數小時之間,居然恢復武漢三鎮,其地有兵工廠、鐵廠、織佈局、麻佈局、繅絲局為全國商務上政治上之中心,今值交通之世,國都合建於此,始能與倫敦、巴黎、聖彼得堡、華盛頓相頡頏。
……華盛頓興美,八年血戰,吾師若出,將見不八月而亞洲地圖之上必有中華民國國旗飄揚也。……師一出,不但名正言順,而實較勝於湯武。……滿漢存亡,繫於師台一身。
馬超俊自述,當時黎元洪黎焦急萬狀,想要寫信給薩鎮冰,但又無人敢冒險前往送信。他毛遂自薦,願一死報國。薩的旗艦戒備森嚴,海軍列隊握槍,經過周密檢查,他隻身登船,將信面呈——
薩閱畢考慮三小時之久,我在旁屏息等候,最後親筆回復:「宋卿學弟:示悉,各盡其職,此復。」下款簽薩鎮冰三字。我接信後即返武昌報命。黎看信後說:「語雖雙關,但無惡意,你不虛此行。我當時向黎報告,在我登艦時,艦上炮衣已脫下,正向武昌方面準備射擊,等我下船後,炮衣又都穿上了。我高興的用廣東話對黎 說:「都督,我們成功了。」可惜他聽不懂。
在漢口辦《大漢報》的胡石庵回憶有所出入,上艦送信的人是黎玉山,得到薩的親筆回信,「甚簡略,謂彼此心照,各盡其職云云,言外已有深意存也。」
黎元洪民國初年主持編輯的《武漢戰紀》【初稿】也說,薩鎮冰復函:「彼此心照,各盡其職」。
黎元洪的兒子黎重光回憶,他父親連寫了二封信給薩,語極懇切,記得第二封信大意是:「吾師向來知道元洪為人一貫謹慎,這次起事,實是人心所向,經過再三考慮,乃接受此職。望吾師眼光看得遠一些,與革命軍合作。」此信去後,很有成效,兵艦相繼離去。
薩的親信湯薌銘回憶說,他們10月17日到漢口,長江艦隊統制沈壽坤向薩鎮冰報告,軍艦上有軍官鄭禮慶、朱孝先同情革命,投到黎元洪那邊去了。隔幾天有人假裝西洋人帶假鬍子來,就是朱孝先,用英語說,有一信給薩上將。這信是黎元洪具名的,稱薩為老師。薩閱後默無一言,只告訴我黎原是海軍中人。又過幾天,瑞典人軻斯,紅十字會會員,乘懸有紅十字會旗幟的小火輪來見薩,所說都是宣傳武昌革命軍怎樣好,清朝一定會推倒等等。最後拿出一封黎元洪的信,與朱送來的大意相同。要求覆信,被薩拒絕。
「楚有艦」輪機士兵劉倫發家眷在武昌,派到武昌調查革命軍情況,回來報告,革命軍秩序良好,人們同心協力要推倒清朝,建立共和,青年學生紛紛投入軍隊,準備作戰。薩聽了未發一言,只是聽到革命政府每人每月支二十元的生活費時連連點頭。
薩鎮冰的部屬贊成革命的不少,湯薌銘是湯化龍的弟弟,收到哥哥的來信,也心有所動。艦隊官兵推湯薌銘向薩提出舉義的要求。同時,薩還受到包括英國在內的各方面壓力。他不願叛清,卻又不願與革命黨為敵,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悄然離開艦隊。他邀請各艦艦長到海容艦談話,「本人有病,必須赴滬就醫……」
這是平日為人仁厚的他對部下的臨別贈言:「今老矣,不忍見無辜人民肝腦塗地,若長此遷延又無以對朝廷。君等皆青年,對於國家抱急進熱誠,我受清廷厚恩,不能附和。今以艦隊付君等,附南附北皆非所問,但求還我殘軀以了餘生。」他用燈語示知停泊在陽邏的各軍艦和雷艇:「我去矣,以後軍事,爾等各船艇好自為 之。」實際上就是聽任部下改旗起義。
薩鎮冰的出走和海軍的起義,給予清廷心理上的打擊是難以想像的,連袁世凱逼宮都要拿海軍說事。薩鎮冰在關鍵時刻的這一選擇,對於時局朝著和平轉型的方向演變產生了不容忽略的影響。
從武漢到九江,他在英國領事館借宿一晚,次日早晨,他喬裝商人乘英國太古公司的商船去滬。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後來寫信給外交大臣格雷說:「薩鎮冰提督所率領的全部艦隊現已明確地擁護革命事業。提督本人仍繼續忠於清朝,因此他的地位頗有危險。他被允許在英王陛下的一艘軍艦上避難,並在英王陛下駐九江領事館過夜。他化裝成商人離開九江,已平安抵達上海。」英國人並不理解他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