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宗窩闊台簡介 元朝歷史上的第二位可汗
孛兒只斤·窩闊台 (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國可汗,史稱「窩闊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封於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遊和巴爾喀什湖以東一帶,建斡耳朵於也迷裡城(今新疆額敏縣)。1229年忽裡台大會被擁戴登基,管理整個蒙古帝國。他繼續父親的遺志擴張領土,南下滅金朝,派拔都遠征歐洲,他在位期間成功完全征服中亞、華北和東歐,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謚廟號,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窩闊台廟號為太宗,謚號英文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
簡介
孛兒只斤·窩闊台(1186-1241年12月11日),又譯月古歹、月可台、月闊歹、斡歌歹等。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第三子,母孛兒帖皇后。蒙古大汗,1229年9月13日至1241年12月11日在位。廟號太宗,謚號英文皇帝,尊號木亦堅合罕。早年隨父征服漠北諸部,參與西征、攻金、滅夏等戰爭。1229年9月13日,經忽裡台選舉,即大汗位。隨後,建朝儀,頒札撒(法令),置驛站,設倉廩,定賦額,國家制度日趨完善。次年,採納耶律楚材的建議,在漢地設置十路徵收課稅使,推行賦稅制度。三年,與孛兒只斤·拖雷等率軍大舉攻金。四年,蒙古軍殲金軍主力於鈞州(今河南禹縣)三峰山,進圍汴京(今河南開封)。六年(1234年),滅亡金朝。七年,建和林城。後分遣諸王、皇子統兵西征,又攻南宋和高麗。八年,印行交鈔。以括中原民戶分賜諸王貴戚,實行五戶絲製,設達魯花赤和官吏管理軍民財政,以探馬赤軍鎮戍各地。晚年,任命回回商人奧都剌合蠻、牙老瓦赤主管漢地民政賦稅,統治出現混亂。
生平
1225年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於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遊和巴爾喀什湖以東一帶,建斡爾朵於也迷裡城(今新疆額敏縣)。
1229年9月13日(農曆1229年八月二十四日),在拖雷、察合台,鐵木格斡赤斤等宗王的擁戴下登基即位。
1230年,親伐金朝。1231年召開官山會議(今內蒙古九十九泉),決定兵分三路進攻金。三年內佔領陝西南部、河南北部以及淮西一帶。1234年聯合南宋攻蔡州,1234年2月9日,金哀宗自縊,金朝滅亡。但與此同時,由於與南宋接壤,雙方的衝突日漸加劇,也拉開了雙方往後45年不斷爭戰的序幕。在南方戰線僵持不下之時,蒙古大軍的鐵蹄轉往東方的高麗,並使他們臣服,西線方面,蒙古大軍完全控制了波斯,並繼續西進,佔領了除諾夫哥羅德以外羅斯諸國的全部,以及波蘭和匈牙利的全境。
1241年12月11日(農曆1241年十一月初八),窩闊台因為酗酒而突然暴斃,使他的西征進程被迫中止。當時大軍正朝往維也納推進,但為了趕返參加位於蒙古的庫裡爾台大會而急忙撤軍,自此以後,蒙古大軍再也沒有踏足這片土地。
窩闊台去世後五年,一直都由他的皇后乃馬真專政,直到1246年8月24日窩闊台的兒子貴由繼任為止。
在位期間,制定蒙古地區值百抽一的賦稅制,無水處挖井,遷牧民居住。設驛站,制定烏拉制(驛站服役),加強了蒙古本土與佔領地區之間的聯繫。1235年築蒙古首都哈剌和林城,建萬安宮。制定中原和西域的賦稅制度,令耶律楚材主持中原賦調,麻合沒的滑剌西迷主持西域賦調。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立中書省,以耶律楚材為中書令,粘合重山為左丞相,鎮海為右丞相。置十路徵收課稅使。始行交鈔。立燕京編修所和平陽經籍所。封孔子五十一世孫孔元措為衍聖公,修孔廟,試諸路儒士,中選者除任本地議事官外,還得四千零三十人,免除他們的賦稅。為加強蒙古統治階級的統治權,任命失吉忽禿忽為中州斷事官,設治燕京(今北京),「主治漢民」。1238年,將中原課稅以二百二十萬兩賣給回回商人奧都剌合蠻,並命他為提領諸路課稅所官,加重了中原人民的負擔。1240年命張柔伐宋。
改定官制
成吉思汗時中央官制比較簡單,隨著統治區域的擴大和政務的繁多,在逐步接受周圍政權先進管理的基礎上,窩闊台開始進行改革。1229年,設立課稅所。1231年,設立中書省,任命耶律楚材為中書令,粘合重山為左丞相,鎮海為右丞相。這時中書省的權力雖然不能與隋朝,唐朝,宋朝的中書省相提並論,與以後忽必烈建立元朝後的中書省有所不同,但它畢竟標誌著蒙古政權的最高行政機構已經從內廷初步分離出來,標誌著軍政合一制開始發生分化。正是在這一基礎上,才出現了蒙古政權和元朝的一系列漢化即封建化改革。
西征
蒙古滅金戰爭結束後(參見蔡州之戰),窩闊台汗在中原和中亞建立了鞏固的統治。也兒的石河(今新疆額爾齊斯河)以西、烏拉爾河以東之地為蒙古的征服地區,是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領土。但是,烏拉爾河以西的欽察、斡羅斯等還未平定。元太宗七年(1235年),窩闊台召集忽裡勒台,決定征討欽察、斡羅斯等未服諸國。居住在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之間的欽察部首領忽魯速蠻懼怕蒙古軍,已先遣使納款,蒙古軍至,準備投降。惟居住在伏爾加河下遊的欽察部首領八赤蠻堅決抗戰。斡羅斯和波蘭、匈牙利當時分為諸公國,各自為政,不聽大公號令,德、意、奧諸國捲入十字軍東征。歐洲形勢對蒙古西征有利。
元太宗八年春,成吉思汗長子術赤長子拔都、次子察合台長子拜答兒、三子窩闊台長子貴由、四子拖雷長子蒙哥各統本王室軍,萬戶以下各級那顏亦分遣長子從征,以拔都為統帥,速不台副之,共15萬大軍,自各地出發,秋季抵伏爾加河東岸集中。諸王商定後,各率本部兵前進。速不台率先鋒軍取不裡阿耳(今俄羅斯維亞特卡一波利亞納東)。是年冬,蒙哥進征伏爾加河下遊的欽察部,斡勒不兒裡克部首領八赤蠻出沒於密林,不時襲擊蒙古軍隊。次年春,速不台自不裡阿耳境移師南下,增援蒙哥。八赤蠻聞速不台至,大懼,逃入海中。蒙哥率軍進攻寬田吉思海(今裡海)島嶼,俘八赤蠻處死。於是,寬田吉海及外高加索山以北諸部震服。九年(1237年)夏、秋,在伏爾加河以東休養士馬,決定征討斡羅斯(今俄羅斯歐洲北部的基洛夫州和韃靼自治共和國以西地區和烏克蘭、白俄羅斯)。十二月,拔都等諸王率軍渡過伏爾加河,攻克烈也贊(一作「也烈贊」,今莫斯科東南亞贊州里亞贊城)、科羅木訥(今莫斯科東南科洛姆納城)諸城。
次年二月,圍攻斡羅斯弗拉基米爾大公國都城弗拉基米爾(今俄羅斯莫斯科東北)。大公闊兒吉棄城逃跑,至昔迪河(今伏爾加河上遊)畔等待基輔公國援軍。蒙古軍圍攻五日,並強迫斡羅斯人參加攻城戰,城破。拔都分軍數路攻取弗拉基米爾城附近的羅斯托夫、莫斯科等10餘城。三月,拔都派一軍突然襲擊昔迪河畔之大公軍營,全殲其兵,大公戰死。蒙古軍由此向基輔公國古都諾夫哥羅德(今俄羅斯諾夫哥德州諾夫哥羅德城)挺進,至城20里,忽改道南下向高加索北進軍,蒙哥、貴由鎮壓阿速叛部,拔都經略伏爾加河以東諸地,並在欽察草原休養士馬。十月,蒙哥、貴由攻取鐵門關(今烏茲別克斯坦南部傑爾賓特西),打通高加索南北交通線。是年秋,召蒙哥、貴由東歸。十一月,拔都遣軍渡過頓河,復入斡羅斯南部抄掠。斡羅斯王公們忙於爭權奪利,不能團結對敵,使蒙古軍攻取別列思老勒、契爾尼果夫二城。攻打契爾尼果夫城時,蒙古軍使用於巨型拋石機。是年秋,拔都親率大軍進抵乞瓦城(今烏克蘭基輔城),諸路軍雲集。拔都下令四周架炮,晝夜不息,猛烈攻擊。十一月十九日,方才攻克(參見乞瓦之戰)。攻取乞瓦城後,蒙古軍繼續西進,攻取加裡奇公國都城弗拉基米爾——沃倫(今烏克蘭西北部沃倫州弗拉基米爾沃倫斯基)和境內其他城市。加裡奇公丹尼勒逃往馬札兒。斡羅斯被蒙古軍佔領。
元太宗十二年初,蒙古軍除留3萬軍鎮守南斡羅斯外,其餘12萬人分三路向馬札兒(今匈牙利)進軍。北路以拜答兒為統帥,率領察闊台部下的3萬人摧毀馬札兒外援波蘭;南路以合丹為統帥,率領窩闊台部下的3萬人,繞過喀爾巴阡山脈,自南迂迴前進;中路以拔都、速不台為統帥,率領6萬大軍,越過喀爾巴阡山直向京城丕思惕(今匈牙利布達佩斯市附近)進軍。南北二路軍先發。拜答兒將南路軍分數路,渡維斯多拉河向波蘭進軍。是時波蘭分為若干小封國,國王波列斯拉夫只管轄直屬之地,基余諸封國各自為政。十二年二月,蒙古軍先後攻下波蘭共主波列斯拉夫所轄桑多米爾城(今波蘭華沙東南維斯瓦河西岸散多梅希城)。三月,敗波蘭軍,攻取都城克拉剋夫(今波蘭南部克拉科夫城),縱火燒燬。然後蒙古軍向波蘭藩屑國西裡西亞(今波蘭西南部之西裡西亞)進攻,乘筏渡過奧得訶,攻其都城弗洛斯拉夫(今波蘭西裡西亞府弗勞茲拉夫)。西裡西亞王亨利二世退守勒格尼茲(今德國德雷斯登州之格爾利次附近),集結波蘭、日爾曼、條頓騎士團共3萬軍隊準備迎戰。拜答兒放棄進攻弗洛斯拉夫城,進至勒格尼茲附近,引亨利出戰。四月初,亨利率軍出戰,蒙古軍佯敗撤退,亨利尾追。蒙古軍趁亨利部疲勞,突然發起反攻,盡殲其軍。亨利被俘斬。蒙古軍乘勝南下,攻入莫拉維亞(今捷克南部摩拉維亞地區),焚掠諸地後,遂向馬札兒與拔都會合。合丹統帥的南路軍繞過喀爾巴阡山進入馬札兒,先後攻取魯丹、瓦剌丁諸城,四月,在匈牙利平原與拔都會合。
拔都、速不台所率中路軍分二路向匈牙利進攻。國王貝拉四世僅派少數軍隊扼守喀爾巴阡山諸隘口,伐木塞道。三月十二日,蒙古軍奇襲喀爾巴阡山諸隘口,至十五日將其全部攻破。拔都率軍向帛思忒城進攻,所過焚燬。貝拉四世聞訊,自佩斯至帛思忒城,集結10萬大軍守城。蒙古軍抵城下,攻而不破。匈牙利軍不出戰。拔都率軍引退。貝拉四世出城追擊,至賽約河(一作撒岳河,今匈牙利東部蒂薩河)河西(今索爾諾克)駐營,遣兵1000守橋,以防蒙古軍進攻。蒙古軍退至匈牙利軍不防之處、河東之沼澤地下營,夜分二路進攻:一路由拔都率領,遣兵奪橋,置炮攻擊,失利;一路由速不台率領,從河下遊結筏潛渡,迂迴匈軍側後。拔都猛攻守橋軍,奪取橋樑。黎明時,兩路軍四面圍攻匈軍營地,發起突然襲擊。匈軍突圍,拔都放西面一條路,匈軍向西逃竄,蒙古軍三面伏擊,盡殲其軍(參見賽約河之戰)。貝拉四世逃入奧地利。蒙古軍進抵佩斯城,攻破其城。此役,蒙古軍亦損失慘重。夏、秋,全軍在佩斯城附近的諾伊施達城,遇奧地利、波西米亞兩公國的反擊,旋即退走。十二月,多瑙河封凍後,進攻匈牙利古都格蘭城。該城處多瑙河畔,繞以深壕,城有戍樓。蒙古軍抵城下,置炮30攻城,驅俘虜填壕,進攻甚急。城內之法國、德國等國商人,盡焚其財帛。蒙古軍破城後,將城焚燬。拔都遣合丹統軍往追貝拉。貝拉聞蒙古軍追至,避入亞得裡亞海岸邊的島上。合丹至海邊,掠斯帕剌托、卡塔羅二城。元馬乃真後元年(1242年)初,窩闊台死訊傳至,拔都召回合丹。合丹經塞爾維亞,與拔都會合。三月,拔都率軍東還。
點評:蒙古軍在征服歐洲諸國的戰爭中,軍力削弱,已無力繼續維持歐洲戰事;窩闊台死後,成吉思汗諸子孫關注汗位繼承人;蒙、宋戰爭還在繼續。因上述諸原因,使蒙古統治集團無暇顧及歐洲戰爭。拔都率軍經瓦刺吉亞(今羅馬尼亞西部克裡瓦納)、摩爾達維亞(今摩爾達瓦),於馬乃真後二年初到達伏爾加河下遊拔都營地。拔都留鎮欽察。其它諸王將帥率軍東還。此戰爭,為金帳汗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元憲宗九年、(1259年),蒙哥汗死後,拔都建金帳汗國,都薩萊城(今俄羅斯伏爾加河下遊之薩拉托夫),統治斡羅斯達200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