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盜王」汪直:敢在日本稱王的中國海盜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他先是一個商人,後來做了海盜,再後來稱王稱霸,在日本控制的海島上建立王朝,日本人不敢干涉他,甚至見了他點頭哈腰,在他眼裡,日本人就是狗,聽從他的指揮,然而他卻帶領日本人攻打自己的祖國,有人說他是漢奸,可比起漢奸,那真是小瞧他了,因為他指揮日本人,這個人就是明朝的海盜王——汪直。
汪直(?-1559年),又名五峰,號五峰船主,安徽徽州歙縣桂林人;明代海上貿易商人,著名海盜。在火槍傳入日本的事件中為關鍵人物而有較大歷史知名度。
小時候的汪直很聰明,而他的聰明體現在了他的行為上。作為封建時代的人,要想有出路唯一的選擇就是讀書。汪直的腦袋靈,讀書應該還是有前途的。可惜汪直同志似乎對四書五經不感興趣,因為他覺得做生意更有意思。不過他作的這個生意卻很特殊。汪老闆對一般的貨物流通沒興趣,因為他發現了更賺錢的行道,那就是走私。我們知道明朝雖然沒有海關收稅,但是卻有「片板不准下海」的禁海令。汪直的行為其實就是殺頭大罪。不過中國自古就有「寧為財死,鳥為食亡」的格言,此時在汪直的眼睛裡裝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殺頭?恐怕還沒有想過呢!
汪直的走私經歷最早應該是在東南亞開始的,因為那些地方太窮了,汪直的商品都是他們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在汪直領略到了走私帶來的利潤。從這以後,汪直也開始了自己的不歸路。在東南亞嘗到甜頭的汪直並不滿意現在的成就,因為當時的東南亞都是蠻荒之地,人口少市場小。而此時汪直聰明的頭腦又一次的幫了他,汪直發現遠在離大陸千里之外的日本才是他真正的舞台。於是,汪直放棄了苦心經營的東南亞市場,轉而進軍日本市場。事實證明汪直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在日本他賺到了更多的錢。
當時的日本,正好處於戰國時代,軍閥混戰,什麼東西都缺。而汪直卻什麼東西都有,而且不僅僅限於生活用品。因為汪直還有更牛的商品,那就是槍。有人會疑問:難道汪直有兵工廠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了,那麼槍從何來呢?那當然是貿易了,因為汪直就是作商人生意的。當時的葡萄牙在全世界擴張,窮的叮噹想,對中國的瓷器和絲綢仰慕得不得了,但是又沒有錢買,於是只好拿槍換了。而且還生怕汪直不要他們的破銅爛鐵,不惜賤價出售。得了便宜的汪直馬上把槍賣給了混戰的日本人,從而獲得了更高的利益。
此時的汪直財大氣粗,儼然成了走私派的領袖。但是走私終究是走私,在海上航行的,最怕的還是海盜。面對海盜的搶劫,汪直從鬱悶逐漸轉為惱火。因為他的船隊運的不是什麼日用商品,而是軍火。你們海盜他媽的瞎眼了啊?連軍火也敢搶?於是汪直組織了自己的護船隊,成立了自己的私人武裝。但是慢慢的,汪直發現原來搶劫比走私來錢更快,於是汪直的成分便由一個商人變成了一個強盜。
成為強盜後,汪直的野心膨脹,他覺得以自己的實力應該要有一個辦事處才行。但是大陸去不了,於是汪直把目標盯在了日本。準確的說是日本的沖繩島。也就是我們中國的琉球群島!(儘管現在被日本佔了,但是我始終認為他是中國的。主權不屬於日本,法理上屬於中國)在島上,汪直成為了實際上的皇帝。而且這還不是終結,因為他還創建了國號「宋」。面對汪直的這一舉動,日本人似乎很平靜。並沒有派兵干涉,這是為什麼?我敢肯定的說!在當時的日本沒有一個諸侯是汪直的對手。而且汪直還是他們的軍火供應商,擁有如此的條件,還有哪個人敢對汪直指手劃腳的?
日本這種小國,本身實力就不強,再加上國內四分五裂。最強的諸侯也只有幾萬人,在汪直的面前那就是小巫見大巫。汪直的船隊經常是耀武揚威的經過日本海,日本人見了根本連屁都敢放一個,反而還要派兵護送汪老闆的船隊。對汪直俯首貼耳,比見了天皇還要尊敬。而汪直也成為了事實上的領袖,倭寇們都必須賣他面子。因此可以說,汪直就是統帥十萬倭寇的人。
據歷史記載,在汪直最頂盛的時候,他的貿易總量超過了當時倭寇頻繁的浙江、福建省。估計身為總督的胡宗憲可以氣死,自己乃堂堂的大明總督,管轄的地域卻還不如一個流氓。而事實上胡宗憲也確實憤怒了,但是汪直勢力太大,根本無法剷除這個混蛋。硬拚是不行的,於是胡宗憲想到汪直的家屬,企圖依靠汪直的妻兒來勸說汪直從良。可惜他的這招失零了,因為汪直比他聰明,汪直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那就是只要自己對胡宗憲存在威脅,那大明就不敢拿自己的家人怎麼樣!如果自己一旦自投羅網,那麼自己的全家就會被政府處決掉。
碰了壁的胡宗憲沒有灰心,很快他的參謀徐渭(徐文長)就想到了另外一個妙計-招安!胡宗憲派使者請汪直的養子毛海峰上岸飲酒,胡宗憲假裝喝醉,毛海峰將其扶回房內,看見許多討伐汪直的文書,但在最後看見了胡宗憲的請求招安的文書,贏(實際上是騙)的了汪直的好感。作為商人汪直的野心並不大,因為只是想要一個地位,那就是自由通商的權力。
雖然胡宗憲給不了他這個要求,但是並不代表不能糊弄汪直,經過長時間類似於打太極的談判後,汪直終於同意招安。招安後的汪直登上了大陸,囂張跋扈。而官府卻不能奈他何,因為只有汪直還活著,他就有能力鎮住倭寇,大明的海防也能得到喘息,而汪直一旦被殺,則倭寇們就是群龍無首。到時又將是四處流竄,燒殺淫掠。所以在當時來看,在明軍沒有做好準備以前,汪直不能死。
但是汪直終究還是死了,囂張的汪老闆自以為官府都怕他,可以卻有一個二愣子的御使王本固把他捉住獻給皇帝給砍頭了。胡宗憲氣的半死,自己花了半年的功夫好不容易把汪直穩住,沒想到一個白癡御使自以為正義的行為把這一切都毀了。汪直死後,他的養子毛海峰立即起兵攻打大陸,於是倭寇又開始橫行。百姓們又開始遭殃。但是卻成就了大明的武將們,戚繼光、俞大猷成為了民族英雄。而胡宗憲也屬於有志青年。那汪直算什麼?
毫無疑問,汪直的形象已經超出了我們對漢奸的理解,和以往在電視裡面看到的那些對鬼子們狗尾乞憐的翻譯官和偽軍們相比,汪直無疑讓我們大開了眼界,倭寇在他眼裡就是狗。我們的歷史學家把他作為漢奸來看待。
汪直他帶著倭寇殺害自己的同胞的確是漢奸行為,但是汪直在倭人面前風光無限比起數百年後同樣的一位汪姓家族成員儼然一世梟雄。
鏈接:
人物生平
汪直(?-1559年),誤傳王直,明朝人士,又名五峰,號五峰船主;明代海上貿易商人,著名海盜。徽州歙縣雄村拓林人,在火槍傳入日本的事件中為關係人物而有較大歷史知名度。
生有異象,據明代萬曆年間《歙縣縣志》記載,相傳王直在出生時,其母汪氏曾夢見有大星從天上隕入懷中,星旁有一峨冠者,汪氏遂驚詫地說道:「此弧星也,當耀於胡而亦沒於胡。」「已而,大雪紛飛,草木皆為結冰。稍長後,汪直聞聽母親講述關於他降生時的異兆,獨竊喜曰:『天星入懷,非凡胎也;草木冰者,兵象也。天將命我以武顯乎?』少落魄,有任俠氣,及壯多智略,善施與,以故人宗信之。」
嘉靖十九年(1540年)汪直乘明朝海禁政策鬆緩之時,與同鄉徐惟學、葉宗滿等人一同赴廣東進行海外貿易,「置硝黃絲棉等違禁貨物,抵日本、暹羅、西洋諸國往來貿易」,牟取暴利。由於海外貿易在當時為非法活動,一開始汪直加入徽州府歙縣同鄉的許棟集團,召「誘佛郎機夷,往來浙海,泊雙嶼港,私通貿易。」許棟和李光頭相繼被明軍朱紈剿滅,汪直遂另起爐灶,自立為船主。「遂起邪謀,招聚亡命,勾引倭奴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等,造巨艦,聯舫一百二十步,可容二千人,上可馳馬。」汪直成為當時東亞一個大型武裝海商集團的首領,並接受日本戰國大名松浦隆信的邀約,以九州外海屬於肥前國的平戶島(屬今長崎縣)並以日本薩摩國的松浦津為基地,從事海上貿易。後來朱紈任浙江巡撫後,推行嚴厲的海禁。無法充分進行貿易活動,特別是在走投無路時,迫於日本外商的壓力,糾合亡命之徒,以寧波雙嶼為大本營,進行武裝走私,號稱「五峰船主」。明朝朝廷多次派兵圍剿,都是敗多勝少,收效甚微。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定居日本平戶(今屬日本長崎縣),自稱徽王。據田汝成《汪直傳》載:汪直「據薩摩洲之松津浦,僭號曰宋,自稱曰徽王,部署官屬,鹹有名號。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島之夷皆其指使。」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汪直吞併福建海盜首領陳思盼。汪直將大本營移到日本的松浦津,自稱徽王,並不時派部下引導倭寇襲擊中國內地。當時「海上之寇,非受(汪)直節制者,不得存」。海禁嚴厲的明朝兼有海盜(倭寇)的活動,有大量是中國沿海居民,由商、民轉為寇、盜。
開始時,汪直仍對朝廷抱有極大的期望,在地方官員默許「私市」的暗示下,他主動配合官府,十分賣力,平定了陳思盼等多股燒殺掠奪的海盜,維持沿海秩序,逐漸確立了自己「海上霸主」地位,並試圖在舟山瀝港重建雙嶼港的繁華。然而明廷背信棄義,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閏三月一個深夜,總兵俞大猷率官軍偷襲瀝港圍殲汪直。汪直遣徐海、陳東、蕭顯、葉麻等勾結倭寇,後敗走日本。雙嶼港與瀝港的相繼覆滅,讓浙江的國際海上貿易網絡遭受重創。自此,明清時代的浙江沿海再無和平經營之海商的容身之地。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胡宗憲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監察御史,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總督南直隸、浙、福等處軍務,負責東南沿海的抗倭重任。為招降汪直,胡宗憲先將汪直的老母妻兒放出監獄,優裕供養,後遺使蔣州和陳可願至日本與汪直養子王滶(毛海峰)交涉,遂見汪直,曉以理,動以情。當得知親人無恙,他不禁喜極而泣,並向來使訴苦:「我本非為亂,因俞總兵圖我,拘我家屬,遂絕歸路。」而對於通商互市的承諾,他更加無法抗拒。汪直表示願意聽從命令。汪直將蔣洲留在日本,為表示誠意,他命毛海峰護送陳可願回國面見胡宗憲,具體商量招撫和通商互市事誼。胡宗憲厚撫毛海峰,使汪直消除了疑慮。
胡宗憲慰勸汪直至杭州謁巡按王本固,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二月五日被王本固誘捕,據《倭變事略》載:三司集議時曰:「汪直始以射利之心,違明禁而下海,繼忘中華之義,入番國以為奸。勾引倭夷,比年攻劫,海宇震動,東南繹騷。……上有干乎國策,下遺毒於生靈。惡貫滔天,神人共怒。」《明世宗實錄》卷478載:胡宗憲謂:「(汪)直等勾引倭夷,肆行攻劫,東南繹騷,海宇震動。臣等用間遣諜,始能誘獲。乞將直明正典刑,以懲於後。宗滿、汝賢雖罪在不赦,然往復歸順,曾立戰功,姑貸一死,以開來者自新之路。」明世宗下詔:「直背華勾夷,罪逆深重,命就彼梟示,宗滿、汝賢既稱歸順報功,姑待以不死,發邊衛永遠充軍。」
汪直至死也不肯承認勾結倭寇入侵之罪,早先面對胡宗憲的指責,他便反駁道:「總督公之聽誤矣!直為國家驅盜非為盜者也!」下獄時亦連聲追問:「吾何罪?吾何罪?」還寫下了《自明疏》,理直氣壯地申辯:「竊臣直覓利商海,賣貨浙福,與人同利,為國捍邊,絕無勾引黨賊侵擾事情,此天地神人所共知者。」歷數自己剿賊的功勞後,他仍祈求皇上開放海禁,並承諾「效犬馬微勞馳驅」,願為朝廷平定海疆。」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斬首於浙江省杭州府宮港口,臨刑前見兒子最後一面,子抱持而泣,汪直拿一根髻金簪授其子歎曰:「不意典刑茲土!」伸頸受刃,至死不撓。其妻子被賞給功臣之家為奴。毛海峰得知汪直下獄後,誅殺肢解人質夏正,噩耗傳來,胡宗憲「親臨海邊望祭之,慟哭不已,軍將皆墮淚不能仰視。」
汪直被處死後,由於群龍無首,倭寇之患又嚴重起來。據《國榷》卷62載:談遷云:「胡宗憲許汪直以不死,其後議論洶洶,遂不敢堅請。假宥王直,便宜制海上,則岑港、柯梅之師可無經歲,而閩、廣、江北亦不至頓甲苦戰也。」汪直死前所說的「死吾一人,恐苦兩浙百姓」一語成讖,很快「新倭復大至」。閩廣遂成倭患的重災區。後來其義子毛海峰在岑港被明軍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