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旋風部隊」:杜聿明眼中最難打的中共軍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集團軍「旋風部隊」的稱謂的由來。第四十集團軍的前身為東北野戰軍(此前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這支部隊因英勇善戰、戰術精湛,在戰鬥中被國民黨高級將領杜聿明視為最難對付的一支部隊,被他稱為「旋風部隊」。現對該文摘編如下:
「旋風部隊」的稱謂始於1946年的東北戰場,是由國民黨軍最先叫出來的,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集團軍的前身——東北野戰軍(此前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
最早的說法出自國民黨軍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杜聿明「調離」東北,離職時說過一句話:「在這裡,最難對付的是韓先楚的『旋風部隊』。」
後來,國民黨軍參謀總長陳誠出任東北行營主任。陳誠到東北後,調兵遣將,排兵佈陣,聲稱「六個月內消滅東北的共軍」。韓先楚指揮的第三縱隊,和兄弟部隊一道,圍法庫,打彰武,活捉了國民黨軍新編第五軍軍長陳林達。陳誠離職時,在日記中寫道:「韓先楚是很難對付的『旋風司令』,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他的部隊。」
再後來,衛立煌接替陳誠經略東北戰場,也曾指揮部隊與三縱交手,他說這支部隊「動作之快,如同旋風般」。再到後來,東北的國民黨軍第四綏靖區司令長官兼新編第六軍軍長廖耀湘,被第三縱隊俘虜後,當面對韓先楚說:「韓先生,三縱……解放軍的『旋風部隊』就是閣下指揮的,領教了,領教了!」韓先楚卻不以為然,說:「什麼『旋風部隊』?還不是你們嚷嚷出來的。」這也應該是戰場上的對手第一次當韓先楚的面稱呼其率領的第三縱隊為「旋風部隊」。
1942年8月,以八路軍山東縱隊機關為主,組建了魯中軍區,轄第一、第二、第三軍分區和軍區直屬團。1945年8月,魯中軍區主力部隊改編為山東軍區第三、第四師和警備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旅。1945年11月至12月間,為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向東北發展,並爭取控制東北的戰略部署,魯中軍區所屬山東解放軍第三師、山東軍區警備第三旅先後進至遼寧遼陽 、鞍山地區 。
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是由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魯中軍區和冀熱遼軍區部分武裝力量發展起來的。1946年1月,根據中共中央東北局的決定,由山東軍區第三師、山東軍區警備第三旅和先期進入遼寧瀋陽、本溪地區的原冀熱遼軍區第十六軍分區的第二十一、第二十三旅等部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程世才為司令員,羅舜初為政治委員。下轄第七、第八、第九旅,共2.6萬餘人。
第三縱隊先後參加了遼陽、本溪地區作戰、四平保衛戰、四保臨江作戰等戰役戰鬥。1946年冬,國民黨軍趁我軍在南滿落腳未穩之際,企圖將我軍趕進長白山高寒山區凍死、餓死、困死,而後進犯北滿。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與友鄰部隊一道,在敵強我弱、力量懸殊的情況下,絕地求勝,採取內外線密切配合的方針,在臨江、通化地區浴血奮戰,連續擊退國民黨軍3個主力師的4次猖狂進攻,粉碎了敵人「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企圖,一舉扭轉了南滿和整個東北戰局,改變了南滿和東北敵我力量對比,使我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為發動遼沈戰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