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烈姚子青:守城6日與寶山共存亡 | 陽光歷史

 

A-A+

抗日英烈姚子青:守城6日與寶山共存亡

2016年02月22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305 次

  1937年,姚子青犧牲的消息傳到家鄉平遠縣後,鄉人在家中設立了靈堂,各界人士前來悼念。

  1950年9月3日,姚子青被評為烈士,大柘區(現為鎮)政府搭台公祭。

  1985年,為紀念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黃梅興、姚子青,平遠縣委縣政府把城鎮中學改名為「梅青中學」。

  ……

  今年83歲的姚鴻逵是姚子青的養子,六歲與父親分離。他對父親的記憶雖已模糊,但他說,自小到老多次參加父親的紀念活動,父親讓他驕傲了一輩子。青山環繞之間,頂著當頭烈日,老人帶我們來到位於平遠縣大柘鎮梅二村的平遠縣革命烈士紀念園,再次回憶父親的故事。

  書本形狀的墓碑上刻著姚子青的簡介:姚子青,平遠人,黃埔軍校第六期學員,曾任國民革命軍中校營長,1937年9月在淞滬血戰中壯烈殉國,年僅29歲。

  入黃埔軍校探救國路

  平遠縣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馮華德因早年工作需要,多次研究、尋訪姚子青事跡,在記者採訪過程中他全程陪同,並提供了眾多關於姚子青的細節。

  姚子青,1909年出生於平遠縣大柘區墩背鄉一戶農民家庭。雖然家境清貧,父母仍想盡辦法供其上學讀書。

  姚子青在平遠中學讀書期間,成績突出。受進步思想影響,他於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開始學習,從此踏上了抗日救國的革命征程。

  在姚鴻逵的家中,有關父親的文史資料都被老人珍藏著: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畢業證書、不同階段的部隊委任書以及任營長時的軍官證等等。這些,都是姚子青戎馬一生的見證。

  記者從資料中瞭解到,1930年11月,姚子青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一師步兵三十三旅暫編第一團第一營第三連上尉連長,後提升為副營長,由陸軍五十二師一五四旅第一團第三營到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步兵炮隊學習。

  姚子青在學習期間,上海爆發了「一·二八」事變。他聽到平遠同鄉黃梅興部和兄弟部隊英勇殺敵,把日軍打得丟盔棄甲時,高興得手舞足蹈,激憤地對同學說:「以後日寇如果再敢侵犯,我也要像這次一樣把他殺得膽寒,讓他再嘗嘗中國人民的鐵拳是什麼滋味!」

  赴寶山守城與妻兒分離

  1933年,姚子青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193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九十八師二九三旅五八三團第三營中校營長,駐防漢口。

  1937年7月7日,日寇發動「盧溝橋」事變,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當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軍在淞滬挑起戰端,擬在上海郊區的寶山登陸,從北側迂迴佔領上海。這時,九十八師由漢口東進上海,姚子青率部奉命開赴抗日前線,守衛寶山縣吳淞口、炮台灣。

  姚子青離開漢口時興奮地說:「現在倭賊入寇中華,我們軍人報國正是時候了,倘若我在戰場上以馬革裹屍,那麼我終生的願望就實現了。」

  由梅州市委黨史研究室編寫的《梅州抗戰英烈》收錄了姚子青傳記,文中描述:為了專心殺敵,姚子青派人把六歲的養子鴻逵送回平遠老家;將體弱的妻子林素珍和剛滿九個月的女兒留住在漢口。姚子青愛自己的妻兒子女,更愛自己的國家民族,離別時,見素珍依依難捨,他一邊擦乾妻子臉上的淚珠,一邊勸慰道:「保家衛國是軍人的天職,我一定要殺敵立功,為國效勞,你們母女多保重,不要記掛我。」

  一個月後,父親與家人生死相隔,姚鴻逵對父親的回憶停留在自己六歲那年。

  守城六日與寶山共存亡

  這場由姚子青指揮、激戰六日的寶山城守衛之役,已被翻拍成《寶山喋血記》、《孤城喋血》等兩部電影,其壯烈程度可見一斑。

  8月30日,姚子青全營抵達寶山縣城。因戰火迫近,城內居民拖兒帶女先後遷避他鄉,寶山成為一座孤城。站在海堤瞭望,江上日艦虎視眈眈。面對強勢的敵人,姚子青對全體官兵說:「我們頭可斷,血可流,寶山不可丟!」

  9月1日戰鬥一開始,日軍就集中軍艦50艘、飛機20餘架、坦克近30輛、步兵5000餘人,向姚子青營地發動猛烈進攻。而姚子青率部英勇還擊,擊退了日軍攻勢。

  從9月2日到9月6日,姚子青率部一次次擊退日軍的猛烈進攻,殺敵三百餘人。在最艱難的時刻,他深入各戰壕做思想工作,勉勵全營官兵「團結戰鬥,堅持守地,愛我中華,殺敵立功」。

  至9月7日早晨,已與敵軍連續血戰兩晝夜的姚營官兵大部分陣亡。這時,寶山縣城牆東南一角被敵艦大炮轟毀,日軍蜂擁而入。姚子青率領本營僅剩的二十餘名官兵與敵鏖戰,子彈打完了就與敵肉搏,終因寡不敵眾,寶山縣城陷落,他和全營官兵血戰疆場,壯烈殉國,姚子青年僅29歲。

  為了紀念姚子青,寶山縣曾一度改名為「子青縣」。

  一千五百公里外,為了紀念同一個人,梅青中學靜落在平遠縣河嶺嶂南。校園內的文化長廊上,圖文並茂地詳細介紹了姚子青事跡。曾在梅青中學工作的姚鴻逵最欣慰的是,父親的英雄事跡由每一位在梅青中學就讀的學生傳承下去。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