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綏軍抗戰簡介:閻錫山主導下堅持持久抗戰
晉綏軍,一段落滿塵埃的陳舊記憶,一個讓年青人倍感陌生的歷史名詞,這支縱橫闔捭近半個世紀的地方軍事集團,開端於1911年10月辛亥革命中的太原起義,終結於1949年 4月太原戰役的隆隆炮聲。
晉綏軍之「晉」,指的是山西,晉綏軍之「綏」,指的是當時的綏遠省。早在清代,綏遠道做為山西四道之一隸屬於山西,民國初年,袁世凱出於自身利益的權衡而實行了「晉綏分治」。1926年,閻錫山在與馮玉祥國民軍的戰爭中獲勝,取得綏遠的合法控制權。從此,晉軍被稱為晉綏軍,晉綏軍高級將商震、徐永昌、傅作義先後兼任過綏遠最高行政長官。抗日戰爭時期,綏遠與山西被日軍物理分隔,綏遠被劃歸第八戰區,此後直至新中國建立之前,綏遠由接受中央任命的原晉綏軍將領傅作義、董其武控制。
晉綏軍的歷史貫穿了民國的大陸歲月,對當時的政治和軍事形勢都產生過舉足輕重的影響。巔峰時代,經過四次擴軍的晉綏軍一度擁有二十五萬人的規模,成為閻錫山發起「中原大戰」、挑戰蔣介石權威的資本。顯著的地域性是晉綏軍最重要的特徵,山西百姓,是他們的衣食父母;三晉子弟,是這支軍隊的主要兵源;保境安民,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職責。無論盛衰強弱,晉綏軍的根始終在山西。草創之初,軍閥環伺,強敵覬覦,晉綏軍先後擊退了馮玉祥的國民軍、樊鍾秀的建國豫軍以及張作霖的奉軍等軍閥的進攻,牢牢掌控著山西這塊根據地;鼎盛之時,晉綏軍坐擁晉冀察綏四省和京津兩市,但他們的大本營始終沒有離開過山西;民族危亡的之機,山西大部淪陷,晉綏軍「寧在山西犧牲,不到它鄉流亡」,始終戰鬥在表裡山河。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進攻勢頭正盛,在平張地區擊潰西北軍宋哲元部29軍後,於8月14日組成「察哈爾派遣兵團」以東條英機中將為統率,兵鋒直指晉綏地區。閻錫山抱病飛抵南京參加國民政府組織的南京軍事會議。
8月16日,國民政府下達國家總動員令,佈置全面對日作戰,閻錫山被任命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指揮晉、綏、察三省所有部隊,在此區域內的中國軍隊共編為六、七、十八三個集團軍。楊愛源任第六集團軍總司令,孫楚任副司令;轄第三十三軍、軍長孫楚,副軍長周原鍵。下轄第七十三師、獨立第三旅、獨立第四旅、獨立第八旅、第三十四軍、軍長李楊澄源,副軍長傅存懷。下轄第七十一師、第一九六旅、第二0三旅。傅作義任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劉汝明任副司令,下轄第十三軍軍長湯恩伯、第十七軍軍長高桂滋、第十九軍軍長王靖國、第六十一軍軍長李服膺、第三十五軍軍長傅作義(兼),以及察哈爾省主席劉汝明的第六十七軍。而閻錫山就靠著這支部隊支撐著山西持久抗戰,山西也成為國軍在華北最後的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