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雄獅新六軍:廖耀湘將軍率領的遠征軍勁旅
印緬遠征駐印軍主力「中國虎」。新6軍的骨幹班底(或者說前身)為新編22師,在編入新6軍之前還是5軍的主力,崑崙關的勝利也有新22師的汗馬功勞,(消滅日軍4000多人,克復崑崙關,一戰揚名,著名劇作家田漢還專門採訪了廖耀湘,稱其為抗戰中的狄青)42年在5軍的建制內參加了印緬遠征,西渡怒江,第一次遠征中主要戰鬥為接應200師自同古撤退,打完後也還有7000多人,實力仍存,可惜遠征軍撤退時軍長杜聿明卻不聽廖耀湘建議,嘗試突破日軍阻擊,非要往野人山煉獄裡鑽,這一昏招的直接後果就是新22師兵員從進山時的7000直線下降到了到達印度時的不足3000,犧牲超過半數。(樹林裡,草叢中,一支支銹蝕的槍支,一堆堆散亂的白骨,無言地訴說著情況之慘烈,上萬名官兵的骸骨永遠留在了異域他鄉。
遠征軍在正式作戰中未損失團長以上將領,而在撤退中竟損失四員之多。)反倒幫了日軍大忙。(其實當時遠征軍的當面日軍只有56師團,還因為長途行軍疲憊不堪,實在沒有多大把握能把整個遠征軍都攔住,遠征軍的不戰自亂讓師團長渡邊高興得半死。)42年底,5軍回國新22師留印(當時隸屬於新1軍,軍長鄭洞國),換裝美式裝備,在蘭姆伽整軍經武,刻苦訓練,經過一年的整訓,練就了叢林戰的過硬本領,自此掀開了新22師——新6軍最輝煌的一頁。
1943年10月參加第二次緬甸戰役,向緬北挺進,與新38師(師長孫立人)互相配合,二進野人山,佔領胡康河谷,克於邦、下孟關、攻佔瓦魯班……在整個緬甸反攻戰役中,新22師給日軍的王牌18師團毀滅性打擊,殲滅敵人20000多,一雪2年前野人山兵敗的恥辱(史迪威語,其中新22師單在卡盟一役就斃傷日軍不下5000,間布山山區3000多,在攻佔瓦魯班戰鬥中突襲18師團司令部,繳獲18師團發佈作戰命令的關防大印,這在抗戰期間絕無僅有。蔣介石的嘉獎電只有三個字:中國虎!)。隨著第14師(龍天武)和第50師(潘裕昆)空運來到緬北反攻的前線,駐印軍擴為兩個軍,原屬土木系54軍的第14師、50師加上新22師組成了著名的新六軍。1944年10月16日,新一軍與新六軍開始向八莫發起進攻,12月初,日軍進犯獨山,貴陽告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調新六軍回國保衛大西南,新六軍主力於12月1日奉命停止前進,新六軍軍部及新22師、第14師被空運至雲南沾益,以保衛重慶。留下第50師與新一軍作戰,歸新一軍指揮(後來正式編入新一軍序列)。新六軍回國後參加了雪峰山會戰,此役國軍大敗日軍。45年5月運抵芷江,並參加了對日受降簽字儀式,負責警戒。隨著國府南京光復,新6軍成為首批進駐的部隊,早於74軍。(極高的榮譽!)
1946年2月新6軍遵令遠赴東北,急先鋒還是新22。新22師「虎師」之名決非浪得虛名,以師單位計,無疑是東北國軍,或者說是全國國軍頭號王牌。進東北後所向無敵,多次以一個團大敗東野一個軍,基本說明戰爭初期新22師一個團可以頂東野一個軍,差距非常驚人。新22師三個團個個兇猛異常,1、李定一65團威遠堡門進攻擊敗3縱。2、羅英66團5個連沙嶺防守完勝4縱。3,64團沙後所大敗東野王牌2縱4師。(新6軍在東北戰場的戰鬥以往材料介紹都不多,很多****,在此多介紹一些。)
戰例
46年2月初闖關東的新22師相繼佔領盤山、台安、遼中,在遼河以北地區形成一條線式防禦陣地。其66團和師屬教導營總共就3千人(一說66團守沙嶺只有5個連,加團直屬部隊,1500——1800之間。)推進至遼河南的沙嶺村,成為突出孤立部分。2月16日遼南軍區總共集中8個團(10倍以上絕對優勢)。以人海戰術猛打猛衝,如羊頂架般以月夜攻勢連頂一晝三夜。該敵利用重機槍、火焰噴射器、火炮的絕對優勢構築防禦工事。構築完畢即龜縮一團,固守待援。至18日夜仍未啃下這塊硬骨頭。次日晨敵援兵至,不得不下令撤退。民主聯軍傷亡2100餘人,新22師624人,傷亡比3:1。這仗是新6軍在東北的成名作。(4縱承認;「這是一場地地道道的敗仗,千真萬確的一場恥辱。」)
47年12月沙後所戰鬥新22師先和2縱4師開打,4師1個營剛佔領了新22師1個團團部就遭到反衝鋒,國軍用機槍和迫擊炮猛打,這個營基本報銷了,新22師2個團憑借工事頑強抵抗,我軍與之反覆搏殺至天明。2縱4師原來戰鬥設想是全殲守軍,結果非但沒有完成戰鬥任務,傷亡慘重退出村,骨幹基本打光,僅營以上軍官就被打死6人。雖然2縱公開史料不提,4師軍內總結完全承認,說;「主要教訓;指揮員輕敵麻痺,對敵情掌握不準,未具體貫徹林總的戰術思想,造成嚴重的戰鬥失利。」(注意,嚴重失利。另外東野陣亡2縱4師10團副團長王國華,4師損失942人。新22師64團損失801人,64團打敗4師後,從容撤退。新22師出動了兩個團,林總本來命令2和7縱圍殲該師,但是由於協調等問題,只有2縱4和5師參戰。在47年底還準備調兩個軍對付新22兩個團,足以說明新22的地位、威脅。)
據新6副軍長回憶(唯一從遼西會戰逃出的新6軍高級軍官):新6軍入東北近3年敗仗極少(包括消耗仗,敗仗主要集中在三下江南、四保臨江,而新22作為該軍主力骨幹及第9兵團的精華保持常勝記錄,與宣傳有很大不同)。一開始攻佔鞍山、本溪、遼陽到2次四平戰鬥(第一次新6軍迂迴包抄四平守軍後路,迫使我軍撤退;第二次新6軍169師血戰八棵樹,死扛幾天,保證了其他部隊及時增援)、安東戰役(全面內戰初期在東北戰場上發生的一次重大戰役,新6軍與52軍作為參戰,此役是東北民主聯軍的重大挫折之一,傷亡6萬多。但由於各種因素制約,國內各種資料對此役描述皆只強調新開嶺一役,而其餘均言語不詳,理由很簡單,其他都是敗仗。南滿軍區屢戰屢敗,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林非常不滿,派陳雲和肖勁光主持南滿工作,取代肖華,才有了決定東北生死存亡的三下四保。),最終打到偽滿洲國首府長春,使東北國軍的勢力達到了頂峰。(當時東北的女學生都以嫁給新1、新6的軍官為榮。東北都流傳著「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6軍」的順口溜)直到遼沈戰役在遼西新3軍龍天武得空軍通知東野6縱逼近,但他疏忽未將緊急情報及時上報兵團部,導致警戒的新22師先被6縱突襲擊潰,東野「旋風部隊」第3縱隊楔入砸碎兵團部,打爛了新1、3、6軍3個軍部(純是巧合,當時攻擊的3縱第7師21團3營還以為是個團部,直到打進去看到文件才知道是兵團部。韓先楚後來也回憶到,要是知道是廖的兵團部,怎麼也得派一個團去打。運氣也不在國軍這邊,冥冥之中,似有天意?)。而打到最後掩護廖耀湘突圍的還是新22師。林總在遼西會戰對新22師還是很有戒備的,可惜周圍境況變了,兵敗如山倒的危亡戰局下,素來戰無不克的新22師也獨木難撐,回天無力。
自1943年在藍拇伽營地接受了全面、嚴格的美式軍事訓練之後,新22師——新6軍具備了很強的叢林作戰技巧,成為擅長山地叢林作戰王牌主力:基本的槍械*作、拆卸,叢林生存技巧,士兵在訓練中把叢林裡所有能爬動的東西——蜘蛛、蝙蝠、螞蟻、蟋蟀、蝴蝶、螳螂蚯蚓……全吃了一遍,學習辨別防方位的方法就有十多種,等等,數不勝數,美國的黃油奶酪也將國內長期營養不良的士兵喂的身強力壯,不像在國內補給困難,條件艱苦,營養不良。同時,在印度,伙食是美軍的標準,不限數量,隨便吃;訓練時彈藥隨便打,很多士兵驚呼:國內當兵3年,打的子彈沒在印度機槍射擊訓練時一天多;軍官不打罵士兵,不剋扣軍餉;醫療等各設施齊全。只有一點:各項訓練逐一考核,有一項通不過,屁股上蓋個章就淘汰回國!(由於素質要求高,所以國軍補充了大量的青年學生去印訓練,他們的素質絕非國內普通的農民可比,在三年多的印緬戰場的訓練和作戰中,可以說以是深得美軍的真傳)這是遠征軍戰鬥力飛速提高的一個階段,畢竟裝備可以拿到手,但正規嚴格先進的美式訓練美械軍裡也不多,這也是駐印軍名列五大主力的重要原因、資本。在這裡要特別提一提駐印軍的裝備,那是當時中國火力最猛烈、裝備最精良的部隊,得到的美援最多,而且由於原定空運緬甸的8師因故取消,所以出現了兩個師分三個師的裝備等「過剩」情況,新6軍新22師因此擁有兩個師屬炮兵營(一般美械師只有一個)。所以重炮轟擊也是其戰術的重要內容,去東北後針對東北民主聯軍的特點,戰術也有了新變化,例如威遠堡門進攻戰65團攻3縱山頭陣地(廖耀湘根據新1軍在四平的情況,限令攻擊部隊在炮火停止後5——10分鐘內一定要衝入守軍陣地,不給其喘息機會,若太慢進攻就失去炮火壓制的意義,實質就是用炮火優勢抵消衝鋒部隊衝擊的最危險路程,可有效減少傷亡。看來廖也是個不錯的戰術家)由於戰術得當,一個個山頭陣地基本是一次拿下,沒費什麼事。不過人無完人,在長春警備期間似乎部隊的軍紀不太好,最後由新1軍接替新6回瀋陽,美中不足。
影響
作為駐印軍的主力,新6軍異域揚威,在第一次滇緬作戰失敗後,幾經曲折與磨難,在印度的藍姆伽重獲新生,組成二戰以來實力最堅強裝備最優良的中國新式陸軍,在另外一片土地上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國威、軍威,贏得了世人的尊重、讚揚,除應證史迪威將軍所堅持的信念:「只要接受適當的訓練與裝備,將會與世界一流的軍隊一樣。」也破除了部份外國軍人視中國的軍隊是不會作戰的軍隊之迷思!同時也英勇的扛起捍衛中國保護亞洲的責任,其旺盛之戰鬥精神即使一流的盟國軍隊亦望塵莫及,此段是中國人的光榮,他們的英勇奮戰使這段歷史值得每個國人自豪,正如史迪威在緬北反攻結束後發給廖耀湘的賀電:「這是你的光榮,是新22師的光榮,是中國駐印軍的光榮,是全體盟軍的光榮,更是中國人民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