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分析遠征軍敗因:中美英三方分歧為最大原因 | 陽光歷史

 

A-A+

杜聿明分析遠征軍敗因:中美英三方分歧為最大原因

2018年02月26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88 次

各部隊經過之處,多是崇山峻嶺、山巒重疊的野人山及高黎貢山,森林蔽天,蚊蚋成群,人煙稱少,給養困難。本來預計在大雨季前可以到達緬北片馬附近,可是由於沿途可行之道多為敵人封鎖,不得不以小部隊牽制敵人,使主力得以安全轉進。因此曲折迂迴,費時曠日。至六月一日前後,軍直屬部隊的一部及新二十二師到達打洛;九十六師到達孟關(孟拱西北)附近;二百師到達中緬邊境南坎附近;黃翔部到達國境滬水附近與國內宋希濂部取得聯繫。

自六月一日以後至七月中,緬甸雨水特大,整天傾盆大雨。原來旱季作為交通道路的河溝小渠,此時皆洪水洶湧,既不能徒涉,也無法架橋擺渡。我工兵扎制的無數木筏皆被洪水沖走,有的連人也沖沒。加以原始森林內潮濕特甚,螞蝗、蚊蟲以及千奇百怪的小巴蟲到處皆是。螞蝗叮咬,破傷風病隨之而來,瘧疾、回歸熱及其他傳染病也大為流行。一個發高熱的人一經昏迷不醒,加上螞蝗吸血,螞蟻侵蝕,大雨沖洗,數小時內就變為白骨。官兵死亡纍纍,前後相繼,沿途屍骨遍野,慘絕人寰。我自己也曾在打洛患了回歸熱,昏迷兩天,不省人事。全體官兵曾因此暫停行軍,等我被救治清醒過來時,已延誤了二日路程。我急令各部隊繼續北進,而沿途護理我的常連長卻因受傳染反而不治。二百師師長戴安瀾因重傷殉國,團長柳樹人陣亡,第九十六師副師長胡義賓、團長凌則民為掩護主力安全而犧牲。

至八月初,各部先後集結於印度和滇西。據當時初步統計,由於指揮錯亂,致各部隊被敵殺傷、落伍、染病死亡的,比在戰場上與敵戰鬥而死傷的還多數倍。計中國遠征軍動員總數約十萬人,至此僅餘四萬人左右。以第五軍一個軍來作比較,情況如下:

番號 動員人數 戰鬥死傷人數 撤退死傷人數 現有人數

第五軍直屬隊 15000 1300 3700 10000

二百師 9000 1800 3200 4000

新二十二師 9000 2000 4000 3000

九十六師 9000 2200 3800 3000

合計 42000 7300 14700 20000

從以上數字可以看出在撤退中損失人數比正式作戰傷亡的大得很多,尤其在正式作戰中未損失團長以上將領,而在撤退中竟損失四員之多。其情況之慘可想而知。至其他兩軍,除新三十八師在仁安羌之役外,其餘損失也都是潰退中的損失。喪師辱國,罪無可耍五遠征軍失敗的原因中英戰略矛盾,美方別有陰謀從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這一協定來說,中國遠征軍的主要目的是確保滇緬路這條國際交通線。而只有保衛滇緬路的咽喉——仰光海港的安全,才能保全滇緬路,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可是自從中國緬印馬考察團提出中英共同防禦意見草案,於一九四一年五、六月間正式送交英方後,在半年多時間內,英方對中英共同防禦計畫既未著手準備,亦未同意中國遠征軍事先入緬佈防。多次中英會報中,英國方面一直堅持它的錯誤判斷,著重要求中國在車裡、佛海佈防,而不願討論中國遠征軍入緬佈防問題,以致中英共同防禦計畫未能及早準備。這是中國遠征軍失敗的根本原因。

當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寇對英宣戰後,我第五事、第六軍即行動員入緬遠征。同月十一日先遣一個團到畹町,車裡方面也作了部署。十六日第五軍即行出發,二十六日先頭部隊到達保山附近時,即因「英方表示第五軍及第六軍主力暫時毋庸入緬而停止」,一直延誤到一九四二年二月十六日再行動員入緬。英方為什麼這樣呢?此中內幕,當時誰也猜不透。

後來終於被一個比較善良的英國人(只能這樣說)揭穿了:中國遠征軍再度動員入緬遠征時,英國駐緬甸總司令胡敦不充分供給中國遠征軍的油料。我第五軍有一個技術員陳乃能當時當我的代表,在曼德勒領油,會到他認識的一個英國老朋友。這個英國人拉著手對他說:「你不要聽英格蘭人的鬼話,我給你每月發一百萬加侖油,再多點也行。」這個英國人氣憤地說:

「沒有汽油怎麼能打仗呢?英格蘭人的國策是:遠東殖民地寧可丟給敵人,不願讓與友邦,你懂麼?」並指著伊洛瓦底江的兩岸堆積的汽油說:「這許多油,你們幾年也用不完。」原來英國是寧願把緬甸丟給日寇,而不願讓給中國。

其實中國只是為了戰勝日寇,需要借重緬甸仰光海港而已。這是中英間的主要矛盾,未能及時揭露,合理解決。所以英國始而不同意中國遠征軍預先入緬佈防,繼而戰爭爆發,又阻止中國軍隊入緬;及仰光危急,英國才要求中國一個團、一個師;及我先頭部隊到同古後,它即對中國遠征軍實行緩運。

這樣,英國政府的陰謀就暴露出來,它是利用中國軍隊來掩護它的安全撤退,並不希望中英並肩與敵決戰,更不是為了保全仰光這個海口。

中國遷就英美,放棄指揮權

蔣介石當時是中國戰區總司令,可是聯合軍統帥部並未賦予蔣介石在緬甸作戰的指揮權,中英雙方亦未就此點達成協議。可是蔣本人企圖以這個頭銜來指揮中英雙方在緬甸作戰的部隊。他的做法是:「若要取之,必先予之」。就是說他要取得指揮權,必先讓英國指揮一些中國的部隊,然後在重要關頭他自己親自來指揮。在第三章裡,我已舉出一些事例。

但英方並不歡迎蔣介石,所以他不得已才下令中國遠征軍歸英方指揮。蔣介石對此自不甘心,曾於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七日令侯騰飛返臘戍提出七項條件通知胡敦,大意是鐵道由我方守備,派副司令主持運輸,劃清中英作戰地境。我派聯絡員到英軍司令部,要胡敦將軍答覆上項照辦後,我第五軍始入緬。英國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國家,只要與它有利,它是什麼也承認的。胡敦除了關於設置聯絡官一點怕暴露其不可告人之企圖,因而未予承認外,其餘都接受了。三月一日,蔣介石親到臘戍指揮部署,企圖對胡敦施加壓力,取得指揮權。

英方另派魏菲爾來見,他們會談情況我雖不知,可是指揮權的問題仍未取得協議。因為以後蔣介石召集五、六兩軍長指示說,魏菲爾判斷日寇遲遲不攻仰光,系因渡色當河困難,但他判斷是由於調查我軍行動;並說,如敵人兵力在一個師以內,我應對其攻擊,若有三師,則五軍主力集中後方(按此系指他希、曼德勒以東以北地區)。由這些情形看來,蔣介石仍未取得指揮權。

蔣介石另來一手,在他離臘戍前又調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來臘戍,指揮中國遠征軍,並面命我「要絕對服從史迪威,對於英方有關問題由史迪威去辦」。這就是在中國遠征軍之上,再加上一層重複機構。

史迪威一出頭,英方看到胡敦經不起中美雙方的壓力,就改派亞歷山大來繼任英緬軍總司令(當然英國還另有用意)。

亞歷山大一到任,便下令放棄仰光。這時美國將軍的氣焰很高,史迪威雖然沒有指揮聯合軍的名義,卻以中英聯合軍指揮自居,指手劃腳,不可一世,尤其史迪威派出的人員對英方人員十分傲慢。蔣介石以英方不通知中國即放棄仰光,非常憤怒,三月九日令第五軍未入緬部隊暫緩入緬。十一日正式令第五、第六兩軍歸史迪威指揮,十二日又令成立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部。十二日,英方正式提出意見說:「史迪威與亞歷山大間指揮系統不明」。

史迪威日益感到亞歷山大比胡敦更狡猾難纏,於十八日由臘戍飛渝,向蔣介石報告與亞歷山大會商結果,並「請示將第五軍主力集中於平滿納」。史迪威希望借中國遠征軍之力,在同古擊滅敵人一部,以張大他的聲威,從中取得中英軍在緬聯合作戰的指揮權。史迪威由渝返緬後,因為二百師撤離同古問題和我鬧翻,他就返梅苗向亞歷山大報到,表示歸英方指揮(據劉耀漢對我說,亞歷山大在重慶返緬後,蔣介石曾給史迪威一封親筆信要史歸亞歷山大指揮)。

從此史迪威就以中國戰區參謀長的身份,卑躬屈膝於亞歷山大之前,把中國遠征軍完全任令亞歷山大宰割,並派出他的嘍囉到中國部隊中監督執行亞歷山大的錯誤指示。

最後他和羅卓英兩人丟下大軍,隻身逃往印度,造成中國遠征軍的慘敗。就中國方面說,蔣介石過分遷就英美,應負最大的責任。

史迪威逃往印度,還幻想湊合一部分兵力打通滇緬公路,一九四二年七月間曾草擬了一個「反攻緬甸計畫」,作為他在緬甸指揮無方遭到慘敵的「遮羞布」。此案在當時國民黨政府中一直醞釀到十二月間,因英國自顧不暇,美國也不同意,並未實行。以後一九四四年間,中國駐印軍反攻緬甸,也不是照這個計畫從仰光登陸而是從緬甸北部密支那方面攻擊。這也說明史迪威只憑主觀願望,不顧當時中美英三方具體條件,在失敗後還寫了一紙廢文。

中國遠征將領的失職

中國遠征軍慘敗,羅卓英和我都有責任,羅卓英的責任更大。尤其羅卓英對於喬克巴當的行動(根本無敵人,談不到戰役),更是慘敗的關鍵。他把軍隊的「生地」(佔領梅苗、棠吉門戶;依據湯彭山脈為根據地與敵作持久戰)變到「死地」(向喬克巴當址亂軍隊主力,又失守棠吉),一意孤行,以致一敗塗地,喪師辱國。

羅卓英為什麼這樣糊塗呢?不,羅卓英不是一個糊塗人。

他明知我遠征軍作戰的目的,其所以背道而馳,是他太「聰明」了。他覺得依靠美軍可以拿到美國裝備(在遠征軍反動集團中就在爭這一問題),可以掌握美國裝備的軍隊,以謀陞官發財。所以他到緬甸後就投到美國主子史迪威的懷抱,俯首貼耳,唯命是聽,甘心做美國的走狗。最後他丟開臘戍門戶而不顧,坐視臘戍危亡而不救,並且同史迪威一道丟下部隊,隻身逃往印度。當蔣介石聽到羅卓英逃印時曾電我追回,但因他逃得太快,追也來不及了。

以後史迪威在印度掌握中國軍隊的目的達到了,就控告羅卓英十大無能,把他趕回中國。這就是做走狗的下場。我的最大責任是一九四二年四月十九日未與史迪威、羅卓英徹底鬧翻,未能獨斷專行下令讓第五軍全部向棠吉集中,反而委曲求全,先遣了一個團到喬克巴當去。對於史迪威的命令,我並不在乎(因為可以向蔣介石請示),而對羅卓英應服從到如何程度,卻未曾得到蔣的指示,心中無底,未敢斷行,以致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以後又未料到敵人先我侵佔八莫、密支那,丟車上山的決心太晚,又造成雨季困於野人山的慘境。

至於其他某些將領的無能,如甘麗初逐次使用兵力,對當面之敵始終不明;陳勉吾放開正面,迴避戰鬥;新二十八師、新二十九師均系康澤的別動隊改編成師,毫無戰力,一觸即垮等等,也是慘敗的局部原因。

我這篇述略,主要是揭露中英美三方的一些表面化的矛盾,說明慘敗原因的關鍵,材料極不充分,分析也限於個人的認識水平,對與不對,留待史家加以批判。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