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奇諾防線失去作用的原因:二次大戰不是一次大戰
一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法國軍事思想,很多人立刻就想到「馬奇諾防線」,並認為這條防線就是法國失敗的根源。但很少有人詳細探究過這條防線誕生背後的緣由,這些緣由又是如何決定法國在二戰爆發前採用的「完全防禦」思想的。
一、普法戰爭後遺症---「大規模進攻」理論的慘敗
有人說,法蘭西民族自從拿破侖之後就再也沒有出過一個軍事奇才,此話雖有偏頗但也說明了一個事實。法國自拿破侖王朝潰滅之後一直處於一種較為動盪的社會狀態之下,普法戰爭的慘敗曾給了法國人一個重整軍事理論和思想的契機,在背上沉重的民族恥辱的十字架後,法國人一心為了復仇將「大規模進攻」理念奉為經典的軍事思想,同時將軍人的榮譽感上升到了一個不切實際的高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法軍不但輕視野戰炮兵的火力掩護,還迂腐的認為步兵在德軍機槍和大炮的打擊下跑步前進都是對軍人榮耀的一種侮辱。在付出了數以十萬計的生命為代價後,法國人終於逐漸務實,摒棄了那些可笑的理念。最終,在盟友的幫助下艱難地打敗了宿敵德國。
二、缺乏軍事理論創新----「克隆」第一次世界大戰經驗
由於一戰初期法國鼓吹「大規模進攻」帶來的慘重損失,以及後來數次防禦戰役中的巨大成功,使大多數人都認為未來的戰爭形態不會脫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那種類型,因此一戰中取得的經驗被法國人完全保留下來——「野戰炮兵掩護下的經過要塞加強的不間斷線性防禦」,日後法國人利用現代技術對其進行改進並發揚光大,最終將這一「完全防禦」的軍事思想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一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法國人的軍事思想從一個極端跳到了另一個極端——從「完全進攻」變成了「完全防守」。馬奇諾防線便是這種軍事思想的最佳實踐。說到法軍的這種軍事思想,不能不提凡爾登戰役,這場戰役是法國人面對強敵勇於犧牲、堅持到底獲得勝利的民族精神的象徵,是法國人在一戰中最大的驕傲。從這場戰役中得來的「熾盛火力結合堅強防禦」的經驗在日後的戰鬥中被屢屢實踐,並從中得出「炮兵開路、步兵佔領的進攻新方式」,日後為法軍奉為教條,並在二戰爆發後被不折不扣機械式的執行到底。「野戰炮兵掩護下的經過要塞加強的不間斷線性防禦」成為法軍最新軍事思想和行為準則後,所有的一切皆圍繞其展開作業。法國人特別注重火力掩護下的固定防禦,野戰條件下的部隊機動被忽視,作戰條令和訓練大綱都不鼓勵部隊進行冒險性進攻,盡可能在戰場上「避免與敵人發生遭遇戰」,在預定防禦陣地上用「旺盛」的火力對來犯之敵進行打擊成為法軍的作戰原則。
三、軍事領導層的短視----保守派的勝利及新武器作用的弱化
當政治家們準備給德國強加一個懲罰性和平條約以阻止他再度威脅法國時,法國軍隊開始考慮採取何種軍事措施在未來可能的入侵中保衛法國。當時軍隊高層分成兩派。一派的代表人物是福煦元帥--- 一戰結束時的盟軍最高指揮官,他認為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德國一旦再次威脅法國,法國應該立刻發起一場跨過萊茵河的進攻。另一派則宣稱上次大戰中特別是凡爾登會戰的經驗證明了堅固的永備防禦工事和要塞的優越性,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它們能給攻擊部隊造成巨大的損失。他們認為法國最好能有一系列要塞構成的戰略防線抵禦入侵直到盟國能提供援助,以聯合封鎖來扼殺德國。法國卻選擇了後者,結果使法國走上了亡國之路。這也再一次說明了,將自己國家的安全交給別人是靠不住的,是多麼荒唐可笑。
法國軍事領導層的短視還體現在對新式武器的使用上。恩格斯指出:「一旦技術上的進步可以用於軍事目的並且已經用於軍事目的,它們便立刻幾乎強制地,而且往往是違反指揮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戰方式上的改變甚至變革。」而一戰中嶄露頭角的新兵器坦克和飛機,被法國人可笑的定義為步兵和炮兵的支援工具,有些法國將領固執的認為飛機的作用就是給炮兵指示目標,而坦克的活動範圍必須圈定在己方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內,進攻只能在炮兵完全摧毀敵方防禦之後才能由步兵發起,坦克必須掩護進攻的步兵。這些在日後成為笑柄的概念,在當時被深深鐫刻在法軍官兵的頭腦中,以至於當他們突然面對超越自己認知度的一種全新概念的戰爭時才顯得茫然不知所措。凡爾登的英雄貝當元帥,也不止一次公開表示「坦克和飛機不能改變戰爭的形態和進程,法國的安全,主要建立在邊境上連綿不斷的要塞工事上」。
四、「完全防禦」軍事思想形成的群眾基礎---法國人民對和平的渴望
一戰結束後,法國這個名義上的戰勝國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軍隊傷亡超過600萬人,北部省份被戰爭摧毀,國家背上沉重的戰爭債務,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另外,人口因素上的考慮也為防禦學派增添了砝碼。一戰戰後的人口統計表明法國只有4000萬人口,德國有7000萬,而且德國的出生率更高。因為戰爭的影響,法國在1930年後5年將面臨嚴重的兵役人員短缺現象。殘酷的一戰令普通法國人渴望和平穩定的生活,既然國恥已雪,不願再戰的民意也令保持一支「完全攻勢」的軍隊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和平是那麼可貴,誰還願意主動發起戰爭呢?正是在這種「過和平日子」思想的驅使下,消極防禦的思想也在軍隊中蔓延開來。
五、「完全防禦」軍事思想的標誌----馬奇諾防線的形成
在戰爭爆發前,馬奇諾防線的修建是法國人的一個驕傲,這個歐洲最為龐大的工程項目將築城技術發揮到了極至,法國人將國家安全完全寄托其上並非毫無道理。如此一條堅強的防線,完全斷絕了敵人從側翼迂迴的可能性,只有在付出慘痛代價的情況下才可能達成突破,法軍在使用少量兵力守備防線的情況下可以調集盡可能多的預備隊對來犯之敵進行痛擊,這是多麼快意的事情啊!很顯然,法國人也並不完全認為馬奇諾防線牢不可破,也有用機動預備隊對來犯之敵在突破後進行反突擊的準備,貝當元帥就認為「必須要有高度機動之兵力準備封閉突破口,或對突破防線之敵進行兩翼夾擊的作戰」。在法國人的理念中,突破馬奇諾防線的敵軍必將遭到慘重的損失,在法軍機動兵力的打擊下,敵軍的進攻必定會遭到失敗。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樂觀,英國陸軍的一位軍長,艾倫布魯克爵士在1939年末和1940年初曾經兩度參觀馬奇諾防線,在日記裡寫下了他的感想:「不用懷疑,馬奇諾的整個觀點是天才的設想。但是!它只給我很少的安全感,我認為法國本來可以做的更好,如果把錢花在機動防禦的裝備上,比如更多更好的飛機和更多的裝甲師,而不是把錢扔進地下……馬奇諾防線最危險的方面在心理上,它給人造成一種錯誤的安全感,躲在牢不可破的鋼鐵防線後面的感覺,一旦這種感覺被打破,法國的戰鬥意志將一起被粉碎。」不幸的是這名英國人的擔憂恰恰成了事實:1939年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之後,佈置在前線的法國部隊根本沒有臨戰前的緊張氣氛,從前線到後方的法國人一致認為德國人必然會在馬奇諾防線面前撞得頭破血流,這場戰爭將會是一場「輕鬆的戰爭」。他們整日裡無所事事,既不作戰,也幾乎不訓練,更不用提操練那些聽都沒聽說過的步坦協同、空地協同戰術。法國士兵每天的工作就是挖一些毫無用處的野戰工事,以及享受後方提供的豐富全面的娛樂設施,直到被德軍突如其來的攻勢打得一敗塗地。
應該說,馬奇諾防線有其存在的價值,它完成了預先的目標,保護了其負責的邊界。它的存在是德國決定通過比利時和荷蘭進攻的重要原因,阿爾卑斯山區的工事群也很容易的擋住了義大利的進攻。另一方面,儘管防線發揮了作用,但法國和其盟友遭到了決定性的失敗。公眾將馬奇諾防線沒能拯救法國視作失敗,但真正失敗的原因是法國最高統帥部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軍事思想已經嚴重落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