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德國軍事顧問曾力助中國抗戰 編練約8萬陸軍 | 陽光歷史

 

A-A+

末代德國軍事顧問曾力助中國抗戰 編練約8萬陸軍

2017年10月09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178 次

瀨戶利春是研究中日戰爭的日本資深學者,在其所著的《日中全面戰爭序幕:「第二次上海事變」》一文中提到這樣的細節:「上海會戰期間,曾是德國駐日武官的法爾肯豪森搖身一變,以中國軍事顧問身份親赴前線指揮,即便這一行為受到德國當局的斥責,他也不後悔。」據檔案記載,抗戰前夕,中國先後邀請過100多名德國現役或退役軍人擔任顧問,他們為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做出了一定貢獻,其中成績最大的就是末任德國軍事顧問團團長亞歷山大·馮·法爾肯豪森。

參與對日戰備

作為職業軍人,法爾肯豪森曾任德國駐日本武官,對日軍有過細緻研究。1934年7月,他被德國政府派到中國,最初任援華軍事顧問團團長塞克特的副手,1935年塞克特回國後,法爾肯豪森繼任團長,直到1938年被希特勒強令召回。

和塞克特積極協助蔣介石打內戰不同,法爾肯豪森把主要精力放在幫助中國對日戰備上。1935年7月31日,他以國民政府德國總顧問的身份,向蔣介石「面陳大略」,強調「中國苟不自衛,無人能出而拔刀相助。中國應竭其所能保全國土,必傾全力以自衛,或有遇外援之可能。若不傾全力奮鬥以圖生存,則華北全部包括山東在內,必脫離中國」。這番振聾發聵的言辭明確告訴國民政府內的妥協派,奉行已久的「不抵抗」政策已然沒有出路。

同年8月20日,法爾肯豪森正式向國民政府提出「應付時局對策」建議書,認為一旦對日全面開戰,中國軍隊的戰略布勢不能局限於固守長江,不能「不戰而棄守華北」,必須將自己的戰場縱深北推至河北省保定、滄縣一線。同時,中國軍隊應在長江流域採取積極行動,防止日軍溯江深入武漢,將中國內陸一分為二。法爾肯豪森還在另一份文件裡規劃對日用兵的細節,「凡(國民政府)作戰所用部隊,宜集中於徐州-鄭州-武漢-南昌-南京區間。東部有兩事極關重要:一為封鎖長江,一為警衛首都(南京),二者有密切之聯帶關係。次之為南昌、武昌,可做支撐點,宜用全力固守,以維持通廣州之聯絡。終之四川,為最後防地」。

觀察1937年抗戰正面戰場的形勢,可以清晰地發現法爾肯豪森當初的戰略構想基本得以實現,中國軍隊一方面在華北節節抵抗,一方面又在上海另辟「第二戰場」,打亂了日軍自北向南的進攻軸線。

錘煉精銳之師

除了協助中國制定戰略規劃,法爾肯豪森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快中國軍隊整訓進度。長久以來,南京國民政府及地方實力派掌握的軍隊基本按照北洋舊制編練,戰鬥力落後,法爾肯豪森幫助國民政府編練了約8萬陸軍,編成第87、88、36師和中央軍校教導總隊,正是他們在淞滬戰場打得日軍喪魂落魄,日本人稱這些部隊為「可恨之師」。

法爾肯豪森還打算以這些部隊為樣本,分批完成60個中國師的整編,到全面抗戰爆發時,約有35個師大致完成整編。雖與當初設想有差距,但這些部隊的戰鬥力和精神面貌已煥然一新。瀨戶利春援引一名侵華日軍軍官的話說:「受到德國顧問團訓練的中國軍隊,在上海戰役中的表現著實讓我們大吃一驚。」

德國軍事顧問在中國的頻繁活動,令日本政府非常不安,於是利用德國希望與之結盟對付蘇聯的心理,要求德國撤走軍事顧問。起初,德國採取兩面手法,沒有強行撤走顧問團,而是在1937年11月電令法爾肯豪森,要求他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勸說國民政府罷戰修和,向日本做出「符合德國利益」的妥協。史料記載,法爾肯豪森確實配合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進行「調停」,遊說中國接受日本的「和平條件」。但在應付完柏林交辦的差事後,法爾肯豪森仍像以往一樣參與戰事。

美國作家巴巴拉·塔奇曼在《史迪威與美國在華經驗》一書中提到,1938年台兒莊大戰結束後,各國駐華武官紛紛前往戰地參觀,美國駐華武官史迪威在那裡見到法爾肯豪森。當談及中日戰事時,法爾肯豪森顯得非常激動,因為國民黨軍隊未能像他建議的那樣乘勝追擊,給予日軍更大打擊,「法爾肯豪森強烈建議蔣介石要向前推進,要發動進攻,可是蔣什麼行動也沒有採取,日軍很快就會把8到10個師團調到徐州前線,屆時就來不及了」。

1938年4月,德國終於承受不住日本的壓力,決定撤回全部顧問。法爾肯豪森向德國政府遞交報告,指出顧問團成員均以個人名義受雇於中國政府,合同要到1939年才到期,此時離開有困難。但德國政府「聯日棄華」決心已定,嚴令法爾肯豪森等人必須回國。無奈之下,同年6月,法爾肯豪森等人啟程回國。

回到德國後,法爾肯豪森以步兵上將的軍銜參加歐洲戰事,1940年被任命為德國駐比利時佔領區的軍事總督。因參與反納粹的秘密組織,1944年,法爾肯豪森被納粹當局逮捕,直到1945年德國投降後才被美軍救出。不過,他還要面臨比利時軍事法庭的審判,1951年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1966年7月,法爾肯豪森因病去世。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