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爭霸中楚敗原因:國仇並家恨連同爭霸一色 | 陽光歷史

 

A-A+

吳越爭霸中楚敗原因:國仇並家恨連同爭霸一色

2017年08月27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59 次

  楚國的慘敗有內外兩方面原因。

  外因

  晉、吳聯合力量超過楚國;

  內因

  楚國政治腐敗。而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因。楚國的政治腐敗突出表現在用人問題上。楚國出人才,可楚平王專信奸邪,加害賢良,後來楚昭王上台,也胸無大志,只勉強立國,致使大批人才有的消沉,有的流走。像范蠡,出身於布衣之家,有匡世奇才,而「時人盡以為狂」(《越絕書》)。他琢磨,楚國不用,自己不能直接報效於父母之邦,不如東去助越,以越制吳,消除楚國東顧之憂,將全部的才智曲折地貢獻給生養自己的故國。於是,他邀好友文種一起告別了家鄉,踏上東去越國的道路。

  越國是古代越族建立的國家。傳說其先祖乃大禹的後裔,被封於會稽(今浙江紹興),「文身斷髮,被草萊而邑」(《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歷二十餘世而至允常。公元前五一○年,吳王闔閭攻越,正是允常在位時。吳王闔閭攻佔郢都後,慶功作樂,流連忘返,國內很空虛。越王允常乘機襲吳國。吳王闔閭之弟夫概也悄悄溜回吳國,自立為王。恰巧這時,楚大夫申包胥哭秦庭七日,求來救兵,吳王闔閭被迫跟楚國講和,匆忙回師,趕跑夫概,保住王位,而楚國也僥倖復活。楚昭王接受了痛苦的教訓,開始勵精圖治。為了解除吳國對楚國的威脅,他採取聯越制吳的策略。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