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抗戰記憶:川軍在寶山打響他們的抗戰第一槍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17日上午,成都的天空細雨紛飛,金牛區金輝路晚霞養老中心內,傳來一首首慷慨激昂的戰歌。
今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也是淞滬會戰爆發78週年。96歲高齡的張文治,作為目前唯一健在的參加過淞滬會戰的川軍老兵,與其他8位抗戰老兵圍坐一堂,共同追憶抗戰往事,緬懷當年在淞滬戰場上犧牲的川軍將士。
「當年兄弟們一路從四川馳援上海,在淞滬跟鬼子作戰。沒想到曾堅守淞滬的川軍兄弟,走得只剩我一個了。78年前,太多戰友犧牲在淞滬戰場。我現在還活著,就得好好祭奠老兄弟。」張文治說。
打響川軍抗戰第一槍
17日清晨,上海寶山區臨江公園內,伴隨著舒緩的音樂,不少老人正打著太極拳,十分愜意。從四川流出的長江水,在穿越千山後,從這裡的吳淞口奔騰入海。而在78年前,川軍的抗戰第一槍就是在這裡打響。
此時,在相隔2000多公里外的四川,成都、雙流、龍泉驛等地,一支支關愛抗戰老兵的愛心團隊陸續出發,駕駛汽車從各個方向朝著金牛區金輝路的晚霞養老中心趕去。
上午11點,養老中心庭院內,張文治、陳永成、苗存惠等9位抗戰老兵,圍桌而坐。一支支青香,剛好面對上海淞滬的方向燃燒。
「我們這次相聚,是為了和川軍20軍的張文治,一起祭奠犧牲在淞滬戰場上的戰友。」98歲高齡的老兵苗存惠說。
「父親早上起得特別早,雖然眼睛已經看不到了,但他心頭還是沒有忘記祭奠戰友。」張文治的兒子張秀模說,但凡是前來和他一起祭奠戰友的,「父親都會說謝謝。這聲謝謝,父親說是代表犧牲在淞滬的戰友說的。」
九位老兵齊唱抗戰歌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愛國的同胞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上午11點半,音響裡傳來張文治唱起的《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受到感染的老兵、志願者也跟著合唱起來,不少抗戰思緒也因歌聲而打開。
1937年10月13日,張文治隨20軍抵達上海,負責防守頓悟寺、蕰藻濱、陳家行一線陣地。
「輕傷不下火線,誰下火線就軍法處置。」張文治說,這條鐵律是每個20軍兄弟必須遵守的,但日軍炮火異常猛烈,從天亮打到天黑,到處都是戰友的屍體。
無論如何,必須不顧一切代價堅守陣地。
「那次我們在戰壕裡,日軍的坦克仗著裝備優勢,囂張地開過來。」就在此時,張文治目睹了他這輩子都忘不掉的場景,川軍士兵把手榴彈捆在一起,衝上坦克拉開蓋子,把手榴彈塞進去,有的還沒衝上去就被打死,有的兄弟把手榴彈扔了進去。」再次想起往事,張文治哽咽不已。
「父親最近的身體不怎麼好,說幾句話就要停頓休息會兒。」張秀模說,但是每年不變的,就是在這個時候,一定要祭奠在淞滬戰場上犧牲的戰友,「他說自己活到多少歲,就要為戰友祭奠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