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抗戰神劇」:委員長衛隊傳奇
說到國軍精銳,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兩個「械」——抗日戰爭時的德械與解放戰爭中的美械。關於「美械」的記載很詳實,與之相比,國軍的德械部隊卻「傳奇」得多。
中國特種兵的先驅:委員長衛隊?
傳統上,國軍德械師包括著名的88師、87師、36師與稅警總團。而近年來,又有一支所謂「委員長衛隊」半路殺出。有關這支部隊最初描述已不可考,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有類似的小說家言論,署名「謝海雲」的作者發表在《文史春秋》2004年第4期的《中國憲兵:600人擊退兩萬日軍》被搬上網,則可看做此說法廣泛流布的濫觴。此後,伴隨著《六十多年過去了,還有誰記得這些事!》的風靡,這一故事流毒甚廣。
這支部隊的初次登場據稱是在「1934年民國政府的國慶閱兵大典」,「完全的德國軍隊裝束,配備最先進的德國全自動衝鋒鎗,軍容整齊,士氣高昂,一舉一動都表現出極強的戰鬥力。」部隊登場後,「英國大使十分驚愕,日本大使則面色陰沉,德國大使則非常自豪,微笑著對法國大使說:『瞧!這是我們德意志的軍官所訓練的軍隊,完全是德國軍隊的亞洲翻版。』」
至於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文章講述了「委員長衛隊在南京保衛戰中以兩個營600人兵力對抗日軍甲種梅村師團」的血戰歷程。「平均每個士兵要堅守25米長的陣地,面對50名日軍精銳部隊的士兵,但勝利者依然是中國人。」梅村師團長在久攻「委員長衛隊」陣地不下之後,居然親自拔刀帶隊衝鋒,導致佩刀被「委員長衛隊」繳獲。
這段「史實」是如此傳奇,直到近年才有抗戰神劇「超越」。至於文章的內容更是錯漏百出。
首先,文章號稱衛隊的對手是日軍最強的第250梅村師團, 編製有24聯隊(日軍甲種步兵師有4個),在遭到「委員長衛隊」的沉重打擊後傷亡達兩萬人。且不說南京會戰中日軍參戰師團(第3、5、6、9、13、16、18、104師團)裡沒有這個「梅村師團」,二戰中整個日軍都不存在250師團。對於所有的疑點,文章用了可笑的理由交代——此戰過後,「梅村師團」被日軍撤編,並且在歷史記錄中抹去了該師團的全部記錄。
按照文章所說,這支部隊精銳的原因之一在於全軍使用德國衝鋒鎗,當時中國使用的主要是德制MP18/28衝鋒鎗,因為MP18/28槍管籠套上開孔很多,又名「花機關」。由於國內兵工廠曾大量仿製此槍,它在中國並不罕見,幾乎各路軍閥手中幾乎都有專門裝備這種衝鋒鎗的「手提機槍連」甚至營、團級部隊,用作突擊先鋒。
不過衝鋒鎗的一大弱點在於射程僅200米,比不上火炮也趕不上步槍、機槍,靠近突擊尚可發揮火力密集的優勢,用來防禦則力不從心。日軍甲種師團擁有超過100門各型火炮,還得到空軍的支援,不可能蠻勇到「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翻看史書,國軍在抗戰中確實有「特種兵」投入戰爭,但當時的「特種兵」指的是炮兵、汽車兵等技術兵種,與現代「特種部隊」全無關係。據孫宅巍《試論南京保衛戰研究中幾個有爭議的問題》(刊於《民國檔案》1993年第1期)介紹,「投入南京保衛戰的特種兵,只有炮兵第8團的15榴炮營, 炮兵第10團的新15榴炮營」。
至於在雨花台抵抗日軍進攻的,則是另一支著名的德械師——國軍第88師。戰鬥中朱赤、高致嵩兩位將軍殉國,全師官兵損失數千人……一些文章所說中國軍隊600人對戰2萬日軍部隊,大獲全勝,自己僅損失50多人,似不大可能,查遍所有與南京保衛戰有關的軍史檔案資料,也看不到這樣的記錄。
歷史上,國軍憲兵1團和憲兵5團的確參加了南京會戰,其中有一個營在龍潭一帶抗擊日軍,歸第十軍軍長徐源泉指揮。另有一個營的憲兵於12月11日奉蕭山令之令押送軍火開赴中華門外雨花台,並留下增援守軍,但僅參戰一天便死傷過半,所把守的隆昌寺失守……仔細想來,也許這正是日後「委員長衛隊」各類傳說的起點吧。
誠如席亞洲在文中所說,謠言是會自我進化的。「委員長衛隊」的故事也經過多次修改潤色,如最初在閱兵時出現的4000人大方隊被改成了400人;各國大使見「委員長衛隊」而失色的故事是國民政府秘書邵則明所說;參戰的「委員長衛隊」不是600人而是800人;梅村師團也被「降格」為戰前日軍17個甲種師團之一;梅村師團長與蔣委員長決鬥贏得寶刀(所以原文將衛隊繳獲寶刀稱為「完璧歸趙」)直接被刪去。不變的是「委員長衛隊」依然神勇。
首先,文章號稱衛隊的對手是日軍最強的第250梅村師團, 編製有24聯隊(日軍甲種步兵師有4個),在遭到「委員長衛隊」的沉重打擊後傷亡達兩萬人。且不說南京會戰中日軍參戰師團(第3、5、6、9、13、16、18、104師團)裡沒有這個「梅村師團」,二戰中整個日軍都不存在250師團。對於所有的疑點,文章用了可笑的理由交代——此戰過後,「梅村師團」被日軍撤編,並且在歷史記錄中抹去了該師團的全部記錄。
按照文章所說,這支部隊精銳的原因之一在於全軍使用德國衝鋒鎗,當時中國使用的主要是德制MP18/28衝鋒鎗,因為MP18/28槍管籠套上開孔很多,又名「花機關」。由於國內兵工廠曾大量仿製此槍,它在中國並不罕見,幾乎各路軍閥手中幾乎都有專門裝備這種衝鋒鎗的「手提機槍連」甚至營、團級部隊,用作突擊先鋒。
不過衝鋒鎗的一大弱點在於射程僅200米,比不上火炮也趕不上步槍、機槍,靠近突擊尚可發揮火力密集的優勢,用來防禦則力不從心。日軍甲種師團擁有超過100門各型火炮,還得到空軍的支援,不可能蠻勇到「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翻看史書,國軍在抗戰中確實有「特種兵」投入戰爭,但當時的「特種兵」指的是炮兵、汽車兵等技術兵種,與現代「特種部隊」全無關係。據孫宅巍《試論南京保衛戰研究中幾個有爭議的問題》(刊於《民國檔案》1993年第1期)介紹,「投入南京保衛戰的特種兵,只有炮兵第8團的15榴炮營, 炮兵第10團的新15榴炮營」。
至於在雨花台抵抗日軍進攻的,則是另一支著名的德械師——國軍第88師。戰鬥中朱赤、高致嵩兩位將軍殉國,全師官兵損失數千人……一些文章所說中國軍隊600人對戰2萬日軍部隊,大獲全勝,自己僅損失50多人,似不大可能,查遍所有與南京保衛戰有關的軍史檔案資料,也看不到這樣的記錄。
歷史上,國軍憲兵1團和憲兵5團的確參加了南京會戰,其中有一個營在龍潭一帶抗擊日軍,歸第十軍軍長徐源泉指揮。另有一個營的憲兵於12月11日奉蕭山令之令押送軍火開赴中華門外雨花台,並留下增援守軍,但僅參戰一天便死傷過半,所把守的隆昌寺失守……仔細想來,也許這正是日後「委員長衛隊」各類傳說的起點吧。
誠如席亞洲在文中所說,謠言是會自我進化的。「委員長衛隊」的故事也經過多次修改潤色,如最初在閱兵時出現的4000人大方隊被改成了400人;各國大使見「委員長衛隊」而失色的故事是國民政府秘書邵則明所說;參戰的「委員長衛隊」不是600人而是800人;梅村師團也被「降格」為戰前日軍17個甲種師團之一;梅村師團長與蔣委員長決鬥贏得寶刀(所以原文將衛隊繳獲寶刀稱為「完璧歸趙」)直接被刪去。不變的是「委員長衛隊」依然神勇。
德械師是精銳嗎?不是——但穿得好就有人權
「委員長衛隊」是個演義故事,但國軍德械部隊確實是存在的。在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蔣介石違背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遺訓,屠殺共產黨、並以血腥手段消滅國民黨內左派,同時驅逐蘇聯顧問並轉投德國。
德意志魏瑪共和國向國民革命軍派出了軍事顧問,但來華軍官並不著名,以免引起外交非議。隨後德國政局風翻雲變,希特勒上台。與網上所傳「希特勒對中國青睞有加」的謠言不同,希特勒政權的種族主義政策極度輕視中國人,蔣介石甚至已經開始考慮趕走德國顧問並轉向法國。如非1933年漢斯·馮·塞克特將軍的極力維持,命令德國軍官尊重中國軍隊,中德合作可能早就破滅,「德械師」可能會變成「法械師」。
在中德合作期間,中國輸送了大量鎢、錳等德國擴軍備戰緊缺的礦產資源,以換取德國的武器裝備。塞克特向蔣介石提出了以10年時間建立60個德式陸軍師的計畫,強調要終結中國軍隊中的「山頭主義」,要求軍隊向蔣介石一人效忠;塞克特建議將長江下遊要塞化;此外,塞克特建議蔣介石實行工業化,確保中國的武器自給。
到1937年7月,國軍號稱有8個師成為了德械師,他們是3師、6師、9師、14師、36師、87師、88師和教導總隊,還有一支非軍隊系統的稅警總團。但在淞滬會戰爆發時,只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真正徹底實現德式裝備與編製,87,88,36三個師雖然整編組建,但是裝備、人員不齊整,其他部隊得「德國化」進行的並不好,有的部隊1個師只有1名德國顧問。即使是完全依造德國的軍事思想及操典訓練的教導總隊,以德軍標準也不過是輕裝部隊,缺乏重炮等支援力量。
那麼這些看起來很厲害的德械師表現到底如何?
1937年10月5日至9日,德械師投入到淞滬會戰中不到5天就損失過半,幾乎喪失戰鬥力。隨後在蘇嘉湖防線上一潰千里,幾乎沒有像樣的抵抗。
隨後,南京保衛戰爆發。12月12日德式部隊第88師師長孫元良擅自退卻,被德式部隊第36師強行「勸返」前線。中午前後,一部日軍在炮火掩護下由缺口突入城內,第88師遂即撤走。當日17時,南京衛戍司令部召集師以上將領開會,佈置突圍,而唐生智在下發撤退命令之後考慮到第88師、第87師、第36師和教導總隊是經過德國顧問多年訓練出來的中央嫡系部隊,惟恐突圍損失過大,回去會受蔣介石的責備,口頭指示他們也可以渡江北撤。 隨後,第71軍軍長王敬久與該軍第87師師長沈發藻等根本未回指揮所。教導總隊隊長桂永清留參謀長邱清泉處理文件等,自己單獨先逃跑。其第2旅旅長胡啟儒不等會議結束,即獨自逃竄了。南京保衛戰後,德式部隊除36師大部撤出南京外,其餘部隊大多覆滅。
國軍德械部隊戴著M35德式鋼盔,很像是二戰中橫掃歐陸、威鎮寰宇的德國軍隊。然而早在二戰以前,德國軍隊已經著重訓練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機械化作戰,有的部隊雖然不能實現摩托化與機械化,但至少要實現騾馬化。德國軍隊步兵的一切作戰圍繞坦克兵團和強大的戰術航空兵展開。國軍的「德械師」一沒有機械化,二沒有重火力,所謂的德械僅僅是基本的輕武器加上人手一頂的鋼盔。區區這樣幾個輕步兵師又怎麼阻擋日本海陸空結合的進攻?
德械師出身於蔣介石的警衛部隊,是嫡系中的嫡系,在防禦作戰中卻比不上某些戰鬥意志堅決的「雜牌軍」。至於德械師在網路上大熱的原因,除了有人一再渲染,大概是因為在美國《時代》雜誌的照片裡,M35鋼盔很好看,比川軍的斗笠洋氣,也比華北、長城抗戰的英式扁鍋盔好看。
白刃作戰靠的是大刀隊?
M35鋼盔也許激發現代人炮製「委員長衛隊」謠言,誇大「德械師」的實力,而另一種著名裝備——大刀卻在抗戰年代催生了流傳甚廣的謬誤。筆者從小唱著《大刀進行曲》長大,感情上極不願捅破「大刀隊」給人們留下的偏頗印象,但事實就是事實,不應被埋沒。
1933年的「長城抗戰」中,29軍「大刀隊」發起夜襲,一擊斃傷日寇800餘人,一掃九一八以來「戰必亡國」的論調,被世人廣為傳頌。作曲家麥新聞訊熱血沸騰作戰歌《大刀進行曲》,在那個艱苦困頓的年代裡,振奮了多少人的胸懷。
然而人所不知的是,此次夜襲組織起來的600多名精銳大刀隊最終僅有30餘人生還。大刀作為抗戰精神的象徵固然鼓舞了士氣,但隨後它便被濫用了。當時的媒體經常出現「大刀報國」或「斬首××余」的字眼,使得普通民眾甚至士兵對大刀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往往產生不切實際的誤解。
抗戰之初,不少中國軍隊手執大刀在日軍機槍和炮火掃射之下集體衝鋒,造成了不少無謂犧牲。正面戰場上最後一次大規模使用大刀是在1939年的第一次長沙會戰期間,劉汝明的68軍大刀隊以肉搏殲滅日軍300人,但隨後遭到日軍毒氣襲擊,中毒達400餘人。
大刀殺敵,是當時中國落後的工業能力所迫。今人也許無法想像,對於那時的中國,雖然可以小規模生產步槍,量產刺刀的能力卻遠遠遜色於此。相比之下,大刀卻可由鐵匠「私人訂製」,產量「可靠」,自然成了抗戰軍人的基本裝備。
冷兵器的戰鬥比熱兵器的戰鬥距離近得多,戰鬥人員會目擊戰爭的殘酷。以大刀作戰需要極大的勇氣。如果一支部隊能進行白刃格鬥,並且在白刃格鬥中保持組織性,證明這支部隊擁有高昂的戰鬥精神與強大的戰鬥能力。令人遺憾的是,更多時候,日軍是一支敢打白刃戰的軍隊,而多數中國軍隊卻缺少白刃格鬥的組織水平。
相比之下,八路軍成為當時中國戰場上最敢於打白刃戰的部隊;而國軍前期一味地集中運用大刀白白消耗勇氣與生命,後期又作戰意志低下不敢白刃戰。八路軍卻是從白刃戰中學習白刃戰,越打越強。各國軍隊的操典都規定,拼刺刀前要關閉槍支保險以防止誤傷。八路軍在屢次的戰鬥中形成了新的作戰條令——直接把槍膛裡的子彈打掉。因此在發起白刃作戰後,日軍會呆板地按照操典關閉三八式步槍保險(因為這個動作需要抬起槍栓,在中國被訛傳為退子彈),八路軍、新四軍衝到日軍跟前,先會放一輪排槍,造成日軍不小傷亡並打擊其士氣,順帶在隨後的拼刺中就免去了走火的危險。即便如此,八路軍的白刃戰依然講求局部以多打少,搭配使用刺刀與大刀破解日軍三人一組的白刃戰隊形。
大刀隊是中國人勇氣與智慧的體現,德械「鋼盔師」「水壺師」多少也反映了「現代化」的追求,但它們無疑都是舊中國落後工業的苦澀果實,一味拔高,就難免生發出「抗日神劇」和「委員長衛隊」的奇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