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智取車橋:殲滅日軍465人 摧毀碉堡50餘座
1944年春,日軍為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陸續從華中地區抽調部隊南下參加作戰。駐蘇中、蘇北地區的日軍為彌補兵力不足,遂收縮防區,強化偽軍,並加強對沿海地區的控制。
車橋位於蘇中(新四軍1師作戰地域)、蘇北(新四軍3師作戰地域)、淮南(新四軍2師作戰地域)、淮北(新四軍4師作戰地域)交界的戰略機動位置。日偽佔據車橋,分割我蘇中、蘇北、淮南、淮北根據地。如果拿下車橋,4塊根據地將連成一片。
鑒於此,新四軍第1師師長兼蘇中軍區司令員粟裕,遵照中共中央關於集中力量打擊日偽軍、鞏固與擴大抗日根據地的指示,決定於3月上旬發起以奪取車橋為主要目標的攻勢作戰。
戰略部署
車橋坐落在澗河兩岸,河道上有5座橋樑,俯瞰全鎮,形如「車」字,因此得名。
敵偽佔領後,駐紮著日軍一個小隊,約40餘人,偽軍一個大隊,約500餘人。他們加高圍牆,拓寬外壕,架設鐵絲網,修建了53座碉堡,構成交叉火力網,四周圍牆高達2丈,外壕寬1.5丈,壕中積水深七八尺,且與界河相通;以車橋為中心,外圍還有十幾個堅固的據點相拱衛,形成一個較完整的築壘配系。該地區位於我一、二、三、四師接合部,佔領此處,就溝通了我蘇北、蘇中、淮北、淮南4個根據地的戰略聯繫。該地區是日軍兩個師團的接合部,比較邊遠,在此地作戰,可能導致日軍相互推諉,無法積極救援。
為此,粟裕組織師部召開了團以上幹部會議,具體研究制訂作戰方案。在會上,粟裕對當時提出的3個作戰方案進行了分析比較。他認為,打下車橋後,敵人可能放棄一大片地區,新四軍可以得到最有利的戰役效果;其次,車橋處敵中心地區,是敵人的心臟,工事堅固又有日軍駐守,敵人自以為安全,而敵人認為安全的地方,往往是新四軍「最容易得手的地方」。鑒於此,粟裕決定集中第一、第七、第五十二團和蘇中軍區教導團及第四分區特務團5個多團的兵力,由副師長兼副司令員葉飛擔任前線指揮,採取攻點打援戰法,奪取車橋及其周圍地區。
粟裕將師前方司令部與第1軍分區司令部暫時合併,組成野戰司令部,葉飛負責戰場指揮。參戰部隊共編成3個縱隊、1個總預備隊,以第2縱隊主攻車橋;第1縱隊設伏於蘆家灘打援;第3縱隊於車橋南面官田、崔河、大施河、小施河一帶,作寬大正面防禦,準備阻擊來自曹甸、寶應方向之敵;同時殲滅敵人的增援部隊,要求各阻擊部隊堅決保障兩天兩晚之戰鬥警戒任務。3月3日,日偽軍對新四軍一師師部駐地進行「掃蕩」,粟裕率一部向南運動,牽制迷惑敵人。
戰前準備
1944年3月5日,戰鬥打響,擔任主攻任務的7團,採取遠距離奔襲手段,多路突擊,猛撲車橋。擔任打援任務的部隊則在車橋以西蘆家灘巧設地雷陣,阻擊日軍。
3月3日午後,以7團為主攻車橋的第2縱隊,分南北兩路開進。北路部隊在7團團長兼政委彭德清、參謀長俞炳輝率領下於5日凌晨1時50分之前到達車橋以北攻擊準備位置。南路由7團副團長張雲龍、政治處主任蔣新生率領,也於5日凌晨1時50分之前到達車橋西南飛機場一線。負責兩淮方向警戒、打援的1縱隊,在廖政國、曾如清等率領下於4日午夜12時抵達車橋以西的石橋頭、蘆家灘之線,進入伏擊陣地。
負責淮安、曹甸、寶應方向警戒與打援的第3縱隊,於4日午夜12時到達警戒位置。
葉飛率師指揮所及總預備隊、炮兵大隊,於5日凌晨2時到達車橋北面之趙揚莊。
大部隊遠距離攻取車橋,封鎖行動消息至關重要。針對車橋附近水網多的特點,粟裕預先做好了安排。他佈置寶應縣委動員3萬多民兵和群眾,於曹甸、安豐等地,築起了5條大壩。這5條大壩頂寬1丈,高出水面5尺,穿湖越蕩,綿延約15公里,便於攻擊部隊隱蔽地接近敵人,奔襲車橋。另外,粟裕更命令組織數以千計的船隻運送雲梯和擔架隊到車橋附近,開溝挖塘,破敵道路。
3月4日,距發起進攻還有一天的時間,粟裕得到報告說:李堡、安豐、潘家散各路日偽軍,以三倉河、吳家橋為目標分進合擊。粟裕認為進攻車橋的計畫敵人尚未察覺,於是決定對敵實施一個「聲東擊西」的佯動,以吸引敵人注意力。他立即把師直機關分成前後兩個梯隊,蘇中行署主任管文蔚率後梯隊向北移,跳出「掃蕩」圈,自己則率南梯隊向南轉移,故意「示形」迎擊「掃蕩」之敵,與其糾纏,麻痺敵人,不久便擺脫了敵人的追擊,安全轉移到蘭路址。
在轉移途中,粟裕還不忘和新四軍第3師「打招呼」,車橋只要一打響,請3師立即派兵攻克漣水、車橋間的朱圩子據點,從而保障1師作戰部隊北面側後的安全。
奮勇攻堅
3月5日凌晨1時50分,攻城部隊按預定計畫出擊。按照預定計畫,第2縱隊從南、北兩個方面成衝鋒隊形摸向土圍,兩路部隊迅猛越過外壕,架起雲梯,爬上圍牆。車橋守敵萬萬沒有想到新四軍1師主力敢於集中大兵團來攻,而且是採取掏心戰術直取其中心據點,所以陶勇用僅25分鐘就突破土圍,攻入鎮內。隨後在炮兵大隊的配合下,第2縱隊以數個戰鬥小組分散突擊,逐個消滅日偽軍火力點。5日上午10時,新四軍7團衝進屋內和敵人進行白刃戰,全殲守敵,俘虜偽大隊副以下80餘人,攻佔了偽軍駐守的兩個碉堡。11時,偽軍一個中隊全部投降。戰至午後,新四軍已經摧毀碉堡50個。在全殲偽軍後,新四軍分兩路向被包圍在小土圍的日軍發起攻擊,首先攻佔暗堡、庫房等處,但因火力不足,未能立刻解決戰鬥。
為了打下日軍駐守的大碉堡,新四軍搬來了一門大口徑的山炮。這門炮是寶應縣委書記曾濤特意動員150多名身強力壯的基幹民兵,組成一個加強連,專門運到前線的。山炮一來,新四軍威力大增,一聲炮響,碉堡轟然倒塌。
圍點打援
接到車橋被圍的消息,附近據點的日偽軍紛紛趕來增援。由寶應縣城東北塔兒頭、曹甸鎮出動的日偽軍100餘人,進至大施河時,觸發地雷並遭新四軍52團的阻擊,被迫退回。駐淮陰、淮安等地的日軍第65師團第72旅團三澤大隊等部,共700餘人,分4批乘汽車馳援車橋。
第1批增援日軍240餘人駛至蘆家灘附近時,即遭新四軍第1團阻擊,並被引入預設的雷區,傷亡60餘人。新四軍阻擊部隊乘勢奮勇出擊,又殺傷一批敵人。接著,第1團以正面防禦結合側後突擊,又給逐次增援的日軍以打擊,迫使日軍被堵在韓莊不能出來。雖然韓莊日軍乘黃昏多次偷襲,企圖突破我正面陣地,均被新四軍擊退。在戰鬥中,新四軍3營俘虜了1名負重傷的日軍軍官,當戰士們把他抬到包紮所時,此人由於傷重已經死了。後經俘虜辨認,他就是此次戰役的日軍最高指揮官三澤。
5日晚,新四軍第1團等部對韓莊日軍發起攻擊,經白刃格鬥,將其大部殲滅,其殘部向西逃竄。其間,日偽軍200餘人乘夜暗繞開正面防禦陣地,想從一片蘆葦蕩中穿過,企圖迂迴突破新四軍的包圍圈。新四軍第1團發覺後予以阻擊,並在蘆葦蕩順風縱火,把敵人驅趕到三面被河道環繞的小馬莊。經過逐屋爭奪,反覆衝殺,最後將這股敵人殲滅。
此外,車橋戰役打響後,新四軍3師按照先前和粟裕的約定,迅速攻克漣水、車橋間的朱圩子敵據點,消滅偽軍300餘人,保障了新四軍1師作戰部隊北面側後的安全。
經過一天兩夜的戰鬥,共殲日軍三澤大佐以下465人(生俘24人)、偽軍483人(生俘168人),摧毀碉堡50餘座,繳獲步兵炮1門及大批武器彈藥,收復敵偽據點12處,其中生俘山本一三中尉以下24人,繳獲大批武器和軍用品。隨著車橋戰鬥勝利結束,新四軍第1師兼蘇中軍區所屬各部乘勝擴大戰果,至13日,相繼收復了涇口、曹甸鎮等10餘處日軍據點,解放了淮安、寶應以東縱橫200里的地區,打通了蘇中與蘇北、淮南、淮北地區的戰略聯繫,實現了蘇中抗戰形勢的根本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