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史解密:飛將軍黃公略在老營盤戰鬥大敗蔡廷鍇
1931年9月7號,林彪、彭德懷與蔡廷鍇,在高興圩苦戰多時,堪堪打了個平手。幾乎就在同時,那邊廂的黃公略率領紅三軍,卻出其不意地了一個大勝仗。
實事求是地說,老營盤之所以成為戰場,多少有點偶然,紅軍原計畫在高興圩圍殲的是蔣鼎文的第九師,然而6號這一天,第九師將高興圩移防給了蔡廷鍇的第十九路軍。蔣鼎文率部經老營盤,準備撤往泰和縣。7號凌晨,軍長黃公略率領紅三軍,到達老營盤附近意外地發現了蔣鼎文的第九師,正在村裡的峽谷帶集合,準備開拔,所謂兵貴神速。蔣鼎文是一員宿將,中原大戰取得了「飛將軍」的美稱,為什麼會在老營盤這快險地,耽擱了將近一天呢?原來蔣鼎文在6號與蔡廷鍇換防之後,率部行軍到達了老營盤村,偏偏此時天降大雨,山洪沖走了山溪間的小橋,無奈只得在老營盤村黃土坳一帶宿營等待。人算不如天算,這一等是大禍臨頭。
話說黃公略得知敵軍正在整隊待發,對於紅軍的迫近毫不知情,敢打敢拚的黃公略便動了打一下的念頭。由於事發突然,來不及請示,經過短暫的考慮,黃公略便率領紅三軍衝了上去。這一戰按理說是一步險棋,蔣鼎文的第九師呢是蔣中正的嫡系,也是國軍中的一等師,下轄2個旅6個團,加上師部直轄部隊共有近萬人的人馬。而黃公略的紅三軍雖然號稱一個軍,然而經過大半年的反「圍剿」戰爭之後,不過剩3000多人。雖然有蕭克的獨立五師,從旁相助。但是獨立五師是剛剛組建不久,是當地農民遊擊隊合編而成,戰鬥力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黃公略的這一招險棋,卻將死了「飛將軍」蔣鼎文。
紅軍在清晨發動突擊,午後一點便開始打掃戰場,檢點戰果,蔣鼎文第九師的獨立旅三千人馬,幾乎是盡數報銷,其中一個新兵團被集體俘虜。紅軍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傷亡失蹤八百人,一場「以寡敵眾」的遭遇戰,最終達成了「以少勝多」的典型案例。之所以取得這樣驕人的戰績,除了蔣鼎文第九師毫無準備之外,還得益於老營盤隘口的地形優勢。此地有長達幾公里的深溝山谷,寬度僅僅一米多,山谷的兩側是茂密的樹叢,處在這樣的地形,一旦突然遭受兩側高地的襲擊,只能被動挨打。
老營盤戰鬥最大的受益者,是蕭克的獨立五師,他後來回憶說,反「圍剿」勝利後,部隊集中整頓,莫說梭鏢,就是土造五響槍也不要了,他手下的15團武裝的已經和主力紅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