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錦之戰雙方所處環境的對比:明軍失敗無懸念
松錦大戰,又稱松錦之戰、松錦大會戰,由皇太極發動,明清雙方各投入十幾萬大軍參戰,從公元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軍圍困錦州城起,到公元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松山城被清軍攻陷,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止,戰爭共經歷了兩年,以明軍慘敗告終,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三萬殘軍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之後明朝在關外的城池悉數陷落,僅剩孤城寧遠。此役是明清雙方最後的關鍵戰役,以後明朝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對清軍的有效反擊。
清朝方面
自皇太極即位以後,審時度勢,對明清之間將不可避免的要進行一次大決戰是作了充分的各方面準備的,如進行內政改革,加強君權,對外入侵朝鮮,與其結盟,征服蒙古,與其聯合,於是孤立了明朝。因此,清不僅上下團結一致,而且又無後顧之憂。所以,它就有了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這場戰爭,從而保證了松錦大戰贏得勝利。
另外,皇太極在松錦大戰中,戰略打擊目標的選擇,作戰時機的掌握,用兵方略和臨陣指揮等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最為突出的是:他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如以往八旗精兵良將善於奔襲野戰之長,為了避其不長於攻堅城之短,因此在松錦大戰中,始終採取圍城打援的戰術,不僅消滅了洪承疇率領的十三萬援軍,而且困逼松山、錦州、杏山的明軍守將獻城投降,摧毀了明軍經營多年的寧錦防線,為進取中原鋪平了道路。
明朝方面
這次松錦大戰失敗,致使關外明軍精銳盡喪,松錦杏三城俱失,造成這種慘敗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明廷的政治腐敗,在此戰役中反映尤為突出的有以下幾點:
盲目催戰。當時崇禎皇帝、兵部尚書陳新甲等人,偏信「原屬刑曹,本不知兵」的遼東監軍張若麒輕敵冒進之言,一味催戰。因此,洪承疇「輕進頓師,進不能突圍,退不能善後,形見勢絀,……遂使重臣宿將選率驍騎,十萬之眾,覆沒殆盡」。
督監不和。薊遼總督洪承疇根據關外兵力和錦州守將祖大壽「逼以車營,毋輕戰」的意見,主張且戰且守,步步為營,逐步向前推進以解錦州之圍。而監軍張若麒卻反對,「振臂奮袂,扶兵之勢,收督臣之權,縱心指揮」,於是明軍「但知有張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無可為矣」。總督和監軍兩者互相掣肘,明軍不知所從。
指揮失誤。洪承疇雖然精通兵家權謀,由於考慮到個人的得失安危,所以屈從於陳新甲、張若麒等人的權勢。當「陳新甲趣之,未免輕進以頓師」時,他就孤軍深入;當「張若麒惑之,倏焉退師以就餉」時,他就率軍南逃。因此,洪承疇在指揮作戰上,表現出猶豫和動搖,這就必然導致明軍失敗。
將官畏死。明軍在松山與清軍對陣時,兵員和火器都勝於清軍,本應決一死戰以解錦州之圍,但是一些明軍將領畏死,卻棄戰南逃,如總兵王樸為了自己活命,不顧全軍安危,違約先遁,造成明軍松山大敗。又如明廷為了解救洪承疇,命順天巡撫楊繩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軍赴松山解圍,可是「皆斂兵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