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之戰殲滅了多少日軍?平型關殲敵數目考 | 陽光歷史

 

A-A+

平型關之戰殲滅了多少日軍?平型關殲敵數目考

2016年09月21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63 次

  平型關之戰,到底斃傷了多少日軍,中國方面有一萬(蔣介石賀電),三千(長期使用的數字)和一千(近期國內著作如《三晉同仇》等使用數字)之分,從當時日軍投入戰鬥的屬於後勤部隊來看,一萬和三千都不大可能,屬於戰時為了鼓舞士氣而進行的戰果宣傳,據此,我認為中方比較可靠的數據是一千。但是,一千和六十,區別也太大了吧。

  這中間,我知道不少網友大作考證,兄弟對此無法評判,於是抱著興趣進行了一番查找,決定根據自己找到的資料看看日本人怎樣說的。

  功夫不負苦心人,看到一份資料《終戰記念日特集》,日方資料寫道:「八路軍は日本軍を5キロメ一トルの峽谷に包圍し、格鬥に持ち迂み、一日足らずで決著をつけ、日本軍をのした。」(八路軍在五公里的峽谷裡將日軍團團包圍,不斷攻擊,經過不到一天的惡戰,日軍全軍覆沒),如果五公里的戰場上只有六十個日本兵,那就要差不多一百米一個了,稍微有點兒軍事常識的人也明白,這個仗怎麼能打呢?「百輛前後に上る自動車輜重車の?長菠尾瀉·?肖盲皮い恐激尉仍?訟頦?盲康諼鍘焽鈿i兵第四十二連隊將兵の証言がある」(第五十團四十二聯隊救援的官兵證實,可以看到約百輛被燒黑的汽車和輜重車),如果是這樣,就算一輛車一個人,日軍也不可能只有60人,何況,駕駛車輛的和押運的還應該是不同的部隊吧?

  戰鬥中日軍突圍的部隊似乎不少,日軍突圍人員形容「紅軍」(就是八路軍)作戰與國民黨軍不同,他們子彈不多,似乎有一個不成文的原則:打出三槍就衝鋒。因此與日軍很快進入白刃戰,八路軍使用的白刃戰武器除了刺刀,還有「青龍刀」等冷兵器。

  日本人自己的說法:「この攻擊によって、1000人を超える日本軍を壞滅させ、多くの軍事物資を手に入れたが、これは《平型關大捷》とよばれる、中國抗戰以來の大捷(大勝利)であった。」(這次攻擊中,斃傷日軍1000人以上部隊,很多軍用物資被繳獲,中國抗戰以來的大勝利,稱為《平型關大捷》)

  這個資料的珍貴之處是它沒有使用中國方面的數字,而單純使用日軍自己的數據。

  那麼,這個數據也可能不是專業人員的資料,而我記得還看到過更詳細的資料,其中說明日軍在平型關戰死的最高軍官是中佐,而且一下就打死了兩個,第二十旅團的新莊中佐和第二十一聯隊的橋本中佐。按照這樣的說法,中佐,就是中校,在日軍中指揮五百部隊的大隊長軍銜只是少佐(少校),中佐屬於中高級軍官。一下打死兩個,如果日軍投入部隊只有60人,那應該就不是輜重部隊,而是貴賓部隊了。

  經過繼續查找,在日文資料中,發現了兩本很有價值的材料,《第二十一聯隊戰史》和原每日新聞隨軍記者益川的《大陸舞台上的中日死戰》,前者日本各大圖書館都可以借到,後者在《丸》雜誌上曾經連載,有興趣的朋友很容易查到。其第三部分,對平型關之戰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日軍勾勒出的平型關之戰,終於顯露出了比較清晰的形象,令人驚訝的是,它提到的戰場狀況,居然有很多是中國史料中所根本沒有提到的,平型關之戰可能和我們傳統的看法不同,在八路軍的伏擊圈中,它有兩個戰場!

  從中文史料看,日軍在平型關之戰中的狀況,是一個典型的口袋之戰,也就是日軍鑽進中國軍隊佈置的口袋陣,然後被全部殲滅。但是日本方面的記載,這個口袋卻是有兩個進口的!

  平型關之戰,實際發生的地點並不在平型關,而在平型關以東的關溝峽谷。

  以下資料全部根據日方史料:

  益川的文章中對這一戰一開頭就交待「平型關是北支山嶽地帶山西北部的閥門」,「曲折的隘路兩側是十米-三十米高的陡崖」,「昭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午前,雨中,兩件大慘事在這裡發生了」

  一次戰鬥,為什麼會發生「兩件大慘事」呢?原來,進入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六千餘」部隊伏擊圈的日軍,是從兩個入口來的,分屬兩個部隊!這兩個敵軍部隊,一個是從平型關返回靈邱的第六兵站汽車隊搭載日軍換防部隊一部,屬於第二十一旅團(指揮官三浦敏事少將),共計八十輛汽車,從西向東進入八路軍伏擊區,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是新莊中佐,日軍資料中沒有記錄它的人數,但是從後面記錄的傷亡來看,這支部隊比對向而來的大行李部隊要多得多,有的網友考證日軍旅團長三浦少將和從前線歸來的慰問團也在其中,這一點我所見到的日方資料沒有記載,存疑;第二個是攜帶大批彈藥,衣物,糧食等物資從靈邱向平型關前線支援的步兵第二十一聯隊(指揮官濱田大佐)輜重部隊。

  這支第二十一聯隊的輜重部隊包括以下單位–1.大行李,這個需要解釋一下,有人認為這是對於輜重隊的統稱,詢問此地的日軍老兵,說大行李是一個獨立單位,相當於兵站(旅團才有兵站,聯隊只有大行李),編製約百人,主要是後勤文職人員。此處大行李部隨同向前移動並非表示他們是運輸隊,而是表明部隊的指揮機關在前移,大行李沒有自衛能力,因此和運輸隊一起走,可以得到掩護,沒想到一同進入了死地。2.運輸隊,共計運輸兵七十餘,擔任掩護的輕重機槍兵十五,運輸兵要控制車輛,每車一人,因此自衛能力較弱。3.為了加強自衛能力,派遣的高橋騎兵小隊(高橋義夫第三騎兵小隊),編製六十人。4.擔任指揮的指揮官第五師團情報參謀橋本順正中佐,他率一輛運兵汽車(特別點名是運兵車)擔任指揮,他不但是這支隊伍的指揮,還有到前線執行聯絡的使命。從點名他帶的是運兵車看,估計車裡有他的衛士,司機,副官等,總共約十人。這支部隊的日軍總兵力約為二百五十–二百六十人。

  兩路日軍同時進入八路軍伏擊圈,十一點,東路日軍在雨後濕滑的小道上行動不便,大車無法行走,日軍紛紛下馬推車,這時,八路軍發動猛烈襲擊,按照益川記載,兩路日軍雖然同時進入包圍圈,但是並沒能回合,八路軍此時發動攻擊,估計也有避免兩路日軍合流,增大抵抗力的想法。八路軍的伏擊圈長達五公里也就可以理解了,因為不是一個戰場的面積,而是分離的兩個戰場,否則以六千人設伏如此廣大的戰場,顯然成為沒有底的漏勺。

  《大陸舞台上的中日死戰》中這樣描述:「林彪的部隊在通路兩側的山崖上等待埋伏,攻擊發起後手榴彈步槍齊發,無武裝但多乘馬的大行李首先遭到痛擊全部潰滅。橋本參謀,高橋少尉等指揮衛隊奮力迎戰,結果全員戰死。」

  日軍對這支部隊的記錄是「全員戰死」,還記錄八路軍衝下山地,將日軍所攜帶的物資搶奪一空,包括日軍戰死者的手錶,鋼筆等都被作為戰利品繳獲。部分當時未死日軍拚命抵抗,遭到八路軍的慘殺,有的被和車輛一起燒成黑炭。

  同時,另一個方向上第二十一旅團的汽車隊,遭到了同樣的打擊,按照日方的記載---「在八路軍伏擊圈的西端,遭到預設的伏擊,指揮官新莊中佐以下約二百人戰死,車輛焚燬」。由於日軍未能全部進入伏擊圈,所以一部分日軍撤出了戰鬥,向後退卻,隨後立即投入反擊,試圖打開缺口,救出被圍的戰友(按照網友的說法,是戰鬥開始後立即突圍成功的三浦少將親自指揮反撲)。經過「奮戰」,終於打開了包圍圈,掩護日軍未死人員撤離。

  根據這一戰情況分析,日軍自己承認戰死者200人,當時戰爭死亡率與戰傷率為1:3,考慮到日軍遭到突襲,死亡人數應該比較高,這個比率可能改為 1:2更趨合理。因此,即便這戰死的200人日軍包括了解圍部隊的陣亡人員,這一路日軍的傷亡也將達到六百人以上。橋本部隊不計算負傷人數,因為它是全部被擊斃,沒有傷員。這個人數尚不包括日軍部隊中約三百名朝鮮藉民工的傷亡。

  僅這兩路日軍的傷亡,就已經超過了八百五十人。

  同期,日軍第四十二聯隊等三路部隊曾全力突擊,試圖挽救兩支日軍,但是由於遭到八路軍楊成武部獨立團等部隊的阻擊,未能前進,直到第二天才接近關溝陣地,他們的作用除了收屍,並未能救出日軍部隊。真正對日軍被圍人員起到援助作用的只有二十一旅團未被包圍的部隊(這個部隊中據網友分析有三浦旅團長的直屬精銳約二百名精兵,戰鬥力遠在其他部隊之上,假如這是真的,加上距離近,被圍人員可以裡應外合,大約可以解釋它為何能夠取得其他部隊無法取得的戰果)。

  按照當時日軍援救戰友的作戰士氣和未能成功的結果,日軍在這三路援助中每路遭到數十人的傷亡應該不會離譜。

  由此可見,單單看不完整的日軍史料,也可以得出日軍在平型關傷亡千人或更多的結果,損失部隊番號從日軍的資料中也可得到一定的證實。當然,能夠證明的日軍傷亡大約在八百五十至九百之間,其中沒有計算日軍增援部隊的傷亡,以及日軍中朝鮮籍非戰鬥人員的傷亡,因此,個人以為平型關之戰日軍損失過千,並非虛構。而日軍只損失六十人的記錄,無疑是把高橋騎兵第三小隊當成了日軍的全部。僅僅日方明確承認的新莊部隊死亡人數就達到了二百。

  日軍自己也承認,當時為了提高士氣,大量的壓制了消極的作戰報道,兄弟手中,就有兩本《不許可寫真集》,裡面都是日軍新聞審查機關扣押的有關照片,連日軍傷兵都不能拍攝。對於一些失利的消息,也盡量進行美化的宣傳,以縮小其影響,這是任何一支軍隊在戰爭中都進行的正常做法。日軍的真實損失,要到戰後才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計算。也許這就是造成一些朋友對平型關日軍損失計算偏低的原因吧。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