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哪支國民黨部隊竟被日軍稱為「友軍」?
抗戰期間,中國軍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抵抗。這是主旋律。但是,在這宏大的主旋律之外,也出現了不少頗具諷刺意味的雜音。
在日軍作戰系列裡,有一支非常特殊的部隊。他們不是日本人,卻與日軍共同作戰;他們說著中國話,欺壓起中國人來,卻比日本人更凶狠。
他們就是被老百姓稱為「二鬼子」的偽軍。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協助日軍作戰的偽軍總人數高達210萬,甚至超過了日軍數量——資料統計,中國是唯一一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偽軍數量超過侵略軍隊數量的國家是向日軍投降的國民黨軍隊。
這些偽軍的主要來源,便是正面戰場上的國民黨部隊。
如果說偽軍是公開投降的國民黨部隊,那麼,實際上還有一些部隊,幹著明裡抗日、暗地投敵甚至配合日軍進攻八路軍的勾當。這些部隊,被日軍稱為「友軍」。
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的《華北治安戰》下冊第一章第一節有這段記錄:「……在21日夜間,從沁水、浮山、府城鎮一線,縮小包圍圈,隨後進行掃蕩,取得了很大戰果。在此次作戰中,山西軍第六十一軍(軍長梁培黃)以其主力,作為我方友軍參加了戰鬥,此點值得注意。」
對此,我軍軍史也進行了記載:「1942年2月17日至28日,山西軍第61軍梁培黃則派主力與日軍協同『掃蕩'沁河東北馬璧村附近的決死第1縱隊。」
這裡日軍資料裡所稱的「友軍」61軍,屬於山西閻錫山的第二戰區。軍長梁培璜,即《華北治安戰》所稱梁培黃。
應該指出,在抗戰初期,61軍在時任軍長陳長捷的率領下,在鷂子溝、團城口等地與日軍展開血戰,一度收復鄉寧、蒲縣等地,又在泰山廟山地截擊日軍尾隨部隊,大獲全勝。但是後來,隨著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閻錫山開始與日軍進行秘密勾結,甚至允許部隊與日軍協同作戰,參與對八路軍的「掃蕩」。
1939年12月,在蔣介石的支持下,閻錫山發動了「十二月事變」,以61軍為先鋒,挑起與決死二縱隊的衝突。二縱隊政委韓鈞於12月7日從隰縣義棠鎮向閻錫山發電報,直指61軍為「漢奸」,稱:「總座伯川先生:六十一軍欺我太甚,甘作漢奸。學生誓與二縱隊萬餘健兒,為總座爭一偉大勝利,茲定於十二月十二日誓師。此後半月內,恐無暇報告鈞座。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是生報告恩師最後之一言,勝利的結果將見。」
收到電報後,閻錫山立即召開高級幹部會議,咬牙恨齒地說:「韓電對我不稱長官而稱老師,不稱職而稱學生,並說十二月十二日誓師,表示不相隸屬了,韓鈞反了!」
1941年後,61軍由襄陵東渡汾河,開到臨汾、浮山、翼城一帶駐防,並與日軍勾結,多次襲擊太岳抗日根據地,殘殺根據地群眾。1942年3月 21日,太岳抗日根據地負責人在《太岳日報》上發表對記者的談話,歷數61軍東渡半年以來向我軍進攻和破壞抗戰的事實,呼籲61軍懸崖勒馬,幡然悔悟。4月初,他兩次致電閻錫山,要求制止61軍的反共行動。但是,61軍一再置我們的勸告於不顧,繼續進攻我軍。
中共方面怎麼面對呢?
1942年3月12日,毛澤東同朱德復電彭德懷,就閻錫山部梁培璜61軍配合日軍「掃蕩」八路軍太岳區,摧毀抗日根據地的嚴重事件,指示彭德懷:「61軍橫行,勢必還擊,但目前不宜組織大規模的戰事,致招決裂,而應組織若干突擊隊堅決打擊其個別出犯部隊,以警戒其行動,以後再觀其態度,決定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