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探索美國蒙特利頁岩區
加州神鷲曾經廣泛分佈在北美大陸,如今它們只能在猶他州、亞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少數地區見到。這些棲息地中包括一些位於蒙特利頁岩構造上方的景觀,那裡豐富的頁岩油已經吸引了眾多油氣公司的興趣。
加州神鷲在1967年被列為瀕危動物,到1985年其野外數量減少到僅剩9只。如今它們的數量不足400只,依然是世界上最瀕危的脊椎動物之一。從1980年開始,一項耗資4千萬美元的恢復計畫已經使它們的數量得到顯著恢復。
這種令人難忘的食腐鳥類能在4600米的高空氣流中穩定滑翔,它們的翼展可以達到3米。為了覓食,它們一天之內可以飛行超過240公里,並往往選擇草地或稀樹的山地降落以尋找腐食。GPS定位數據顯示,棲息在加州中部和南部的加州神鷲種群,其活動區域已經擴展到蒙特利郡一些有石油開採租約的地區。
「生物多樣性中心」組織警告說,處於油氣設施之中的加州神鷲處境十分危險。在加州南部,有些加州神鷲會出現在油墊和其他設施上。工業設施也使這種鳥類的棲息地變得更加碎片化,稀釋了其原本就很小的基因庫。
在加利福尼亞貝克斯菲爾德以西的南貝爾裡奇(South Belridge)油田,油井架吊桿不停地上升、下降,這一情形已經持續了超過一個世紀。作為美國最大的油田之一,南貝爾裡奇油田從1911年至今已經開採了超過10億桶的石油。這些石油都源自「蒙特利頁岩構造」,一個眾多岩石組成的地質結構。
直到現在,加利福尼亞州還是以傳統的方式從地下的岩層褶皺中開採石油。不過,業界相信新技術的應用,包括水力破碎技術和水平鑽井技術等,將使牢牢結合在蒙特利構造內的石油釋放出來。這些技術已經在德克薩斯州、北達科他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油氣開採中得到應用。
美國能源情報署稱,蒙特利構造中的可回收頁岩油儲量達154億桶,占美國可回收頁岩油總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對有些人來說,開採這一富礦的代價十分高昂。「加州已經在對抗氣候變化的事業中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而氣候變化正是人類和野生動物面臨的最大威脅,」非營利性組織「生物多樣性中心」的律師布倫丹·卡明斯說,「如果加州的石油開採業大規模膨脹,就將完全削弱這些努力。」該組織正在組織起訴,以減緩州政府將公共土地撥給油氣開發產業的進程。
不過,加州長期以來一直都是產油州,而且是目前美國第四大原油生產州。即使加州政府已經有了清潔能源的未來規劃,但在此時,石油經濟在下個十年或二十年帶來的數百萬就業機會也無法完全忽略。「我們希望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但我們也希望保持經濟的增長,」加州州長傑裡·布朗在新聞發佈會上說,「這就需要某種平衡。」
浪花拍打在加州蒙特利灣的懸崖峭壁上。在這裡,蒙特利構造的露頭部分造就了鋸齒狀的海岸線。
蒙特利構造的豐富礦物大部分是來自於海洋。該構造覆蓋了加利福尼亞州西部的大部分地區,其上面曾經是一片上升流活動豐富的海域。上升流能將營養物質從深海帶至陽光能穿透的深度,在1800萬到600萬年前的中新世,這一過程引起了硅藻的大爆發。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地球科學名譽教授鮑勃·加裡森說:「這些硅藻能夠利用上升流帶來的營養物質,因而能夠大量生長。硅藻和其他有機物質最終沉積在海床上,被埋藏、加熱,並最終轉化為石油。」從地質學的角度而言,這種轉化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石油的恢復十分複雜。
美洲小狐(kit fox)的耳朵很大,尾巴濃密。直到1930年左右,它們還以流經加州西部的聖華金谷地中的草地為家。隨著人們將這片草地變成了農場、果園和城鎮,它們的數量也隨之急劇下降。從1967年開始,這種北美最小的犬科動物就受到了聯邦法律的保護。它們以昆蟲、兔子、草種和齧齒類動物為食,並在產油鎮如貝克斯菲爾德、塔夫特和科靈加等建立了棲息地。
即使沒有石油產業的爆發式發展,美洲小狐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威脅。它們的棲息地已經變得碎片化,從巢穴前往覓食地點常常需要穿越公路;而所獲得的食物也常常受到殺蟲劑和其他毒素的污染。新的公路、貨車運輸以及鑽井設施常年的噪音也會對它們的生存造成干擾。
瀕危的鈍吻豹紋蜥(blunt-nosed leopard lizard)只生活在加州的聖華金谷地及周圍的山麓。它們具有強有力的後肢,能躍起60厘米捕食毫無防備的蜜蜂和蚱蜢。除了昆蟲之外,這種具有斑點和條紋的蜥蜴也會以其他蜥蜴,甚至是幼小的同種個體為食。
在捕食方式上,鈍吻豹紋蜥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但它們對棲息地卻十分挑剔。它們需要植被分散,未經開發的地區。「生物多樣性中心」組織已經將其列入訴訟書中,認為該物種將會因蒙特利郡和弗雷斯諾郡的油氣開發受到嚴重威脅。
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灌溉農業、石油開採、交通設施建設以及其他活動都在不斷縮減聖華金谷地的自然環境,從而導致鈍吻豹紋蜥數量的銳減。它們雖然能夠「重新佔據」廢棄的油田,但隨著油氣開採活動的增加,它們的衰減也變得不可避免。
硬頭鱒曾經大量分佈於薩利納斯河中。這條河流經加州中部,經過San Ardo油田,進入肥沃的薩利納斯河谷,並最終流入蒙特利灣。由於流向向北,薩利納斯河也被戲稱為「顛倒的河」。該河為眾多的農場提供了灌溉用水,也是硬頭鱒主要的遷徙走廊。如今,每年洄遊的成年硬頭鱒數量已經下降到了不到500條,遠遠低於原先預計的2.5萬條。
環保團體正試圖通過法律手段阻止政府將1.7萬英畝的公共用地出租給油氣開發企業。油氣開採活動將影響薩利納斯河及其支流的水量,產生的廢水也可能污染附近的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