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神秘的蘇麻喇姑:親手制定清初服裝樣式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孝莊太皇太后臨逝世時,在遺誥中回顧說,她很小被太祖努爾哈赤聘為兒媳;奉太宗文皇帝皇太極之命"贊助內政,越既有年"。皇太極在世時,她多年參與處理國家政務,已被公認。在諸王、大臣共同上給康熙帝的奏請節哀疏中,也提到這位太皇太后早在崇德年間,就曾輔佐太宗文皇帝"肇造丕基",肯定她為奠定大清江山,做出重要貢獻。
古代朝廷都有不許後宮介入朝政的規定。但事實上不是絕對的,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虛偽的。許多有作為的皇帝,都有後宮智囊,得益於她們的幫助。凡家天下,國事與家事密不可分。家裡人談家國事,開誠佈公,無所顧忌;與朝廷官員的謹言慎行,明哲保身,但求無過相比,皇帝在家中能聽到真實、負責任的見解。除非後宮無才女。
布木布泰入宮之初,談不上涉入朝政。隨著知識增長,經歷積累,才能提高,她展現出與眾不同的境界和才智,並逐漸成熟起來。皇太極培養她作為處理朝政的助手。她是屬於那種德、才、貌都不錯,而德、才更勝於貌的青年女子。皇宮裡美女如雲,但德才出眾的並不多得。皇太極和她在一起,與在其他妃嬪宮裡會有不同的感受,話題廣泛,有共識,能化解乃至消除煩惱;有些事,聽聽她怎麼說有益無害。封永福宮莊妃後,特別是皇九子出生,皇太極更有意引導和指導她瞭解政治,參與朝政,常令她協助做一些具體的政務工作。她從皇帝對多變的形勢的觀察、紛繁的政務的裁斷中,對官員品評、任用、升降及複雜的人事關係的處理中,以及言談話語、待人處事中,學得更多,也更關心家國事。她不能到朝廷議事會發表見解,更不能發號施令,但可利用後宮的條件,藉著與家族成員的日常接觸、與親戚朋友的來往,留心涉及朝政的大事小情,及時提供給皇太極。在用人行政方面,她的意見往往能對皇太極起補充或參考作用。
清朝國初有一件事,使布木布泰和她的侍女蘇麻喇從不同的角度都受到人們的重視,這就是蘇麻喇參與釐定清初服飾,立了功。
布木布泰出嫁時,帶到盛京婆家一位侍女,名蘇麻喇。蘇麻喇是蒙古族姑娘,蒙語名叫蘇墨兒,意思是"毛制的長口袋"。蒙古族和漢族都有些父母用孩子降生時眼前見到的器物取名,毛制的長口袋是蒙古族日常隨身攜帶的用品。滿語和蒙語相近,到清宮後,人們用滿語稱呼她時就叫蘇麻喇,滿語蘇麻喇是"半大口袋",意思基本一樣。"蘇麻喇姑"的"姑",是她一生的功德博得了公認,人們對她的尊稱。蘇麻喇比布木布泰小幾歲,是科爾沁草原貧苦牧民的女兒,長的雖不俊美,但吃苦耐勞,做事認真,勤奮好學,聰明伶俐。她從大草原來到後金國都,帶來蒙古勞動人民的質樸、善良、節儉;也大開眼界,增長了見識。她在清宮陪伴布木布泰學習過程,憑著刻苦努力和聰明的頭腦,精確地掌握了滿語,寫得一手漂亮的滿文,並提高了整體文化素養。以致後來能擔任康熙的啟蒙老師。她在布木布泰身邊,將日常起居、屋裡屋外的事,處理得既利索又妥帖。她的才幹和忠誠,足以使布木布泰信任,經常放手大膽地交給她更重要的工作。人們也認為她是孝莊文皇后心腹之人。
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後,制定一系列新制度。清代官服的定制,始於後金天命初年,當時等級差別不大,只是貝勒穿一種帶披肩領的朝服,以區別於大臣及其他官員。天命六年努爾哈赤頒布補服制度,以辨別等級。所謂補服,就是在衣服的前胸後背各縫上一塊"補子",是用金線和彩絲繡上不同的飛禽或走獸,作為官員品級的徽飾。皇太極除繼承前朝的服制外,由於實行帝制,權力集中,等級制度嚴格,而且,擴大範圍,直至後宮、王府家眷等,都有品級。所以,更強化服制的等級差別。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人,用不同的服飾。服飾的材料、顏色、樣式、圖案等,全要體現出等級和身份。
崇德元年(1636年)在著手釐定清朝上下冠服諸制,物色人選時,莊妃推薦蘇麻喇參與其事。蘇麻喇擅長女紅,除了熟習蒙古族服飾,又饒有興趣地對比研究漢族和滿族的服飾。根據朝廷的要求,她領會服制內涵,參與設計,在繼承傳統式樣的基礎上,吸收滿、蒙、漢等北方各族服飾之長,精製,創新,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為後世認可。史書記載:清崇德初年,釐定上下冠服諸制,而其"衣冠飾樣",皆蘇麻喇姑"手制"。
據史書記載,滿族先世女真人的袍,左衽、無領或盤領、窄袖,袍幅略短,僅及小腿部位。清朝國初制定官服的長袍、馬蹄袖,女真時代沒有,很可能采自蒙古族服裝。蘇麻喇最熟悉本民族服飾,她能得心應手地在保持滿族服飾基本特徵不變的前提下,取長補短,錦上添花。
這是一項歷史性的工作。崇德元年釐定的清朝皇室和上下各級官員的冠服,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二三百年無大的改動。皇太極一再強調,服制是立國之經,為了不忘騎射,要按規定服朝衣,並告誡後世子孫遵守,不要變棄祖宗之制。表明他對蘇麻喇等人制定的冠服感到滿意,才這樣肯定。清朝滅亡後,有些旗裝仍受歡迎。如:旗袍被反覆改進,一直流傳,深受女士們喜愛。追本溯源,應當也有蘇麻喇姑的功勞。蘇麻喇是布木布泰的人,又經其親手調教、推薦,證明她知人善任,也是她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