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東硤石谷之戰中殉國的王孝傑是什麼人?
王孝傑(?-公元697年),京兆新豐(今陝西潼關東北)人,唐朝名將。少年時便從軍入伍,四處征戰。屢立戰功。武則天執政後,累遷右鷹揚衛將軍。公元692年,任武威道總管,與阿史那忠節討吐蕃,收復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重設安西都護於龜茲。於公元697年,任清邊道行軍總管,率軍討伐契丹可汗孫萬榮,在東硤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孤軍深入,全軍覆滅,墜谷而死。贈夏官尚書、耿國公。開元中,贈特進。
免死歸唐
王孝傑,生於京師長安附近(雍州,後來的京兆府)的新豐縣,年輕時以軍功晉級。公元677年(儀鳳二年),吐蕃進攻涼州(今甘肅武威)。第二年正月,唐高宗命中書令李敬玄兼鄯州(今青海樂都)都督,代劉仁軌鎮洮河,又於關內、河東募兵擊吐蕃。時王孝傑為副總管,從工部尚書劉審禮領軍西行。九月,唐軍與吐蕃大將論欽陵戰於青海大非川。唐軍大敗,李敬玄按軍不敢救,劉審禮與王孝傑被俘,不久劉審禮傷重而死。吐蕃贊普赤都松贊看見王孝傑,因其相貌與父親相似而厚加敬禮,得以免死歸唐。武則天時,任右鷹揚衛將軍。
收服四鎮
公元692年(長壽元年),西州(今新疆吐魯番)都督唐休璟請求武周女皇武則天,收復兩次陷於吐蕃的龜茲、于闐、疏勒、碎葉四鎮。因為王孝傑曾經長期住在吐蕃,知道吐蕃的內情,於是武則天以王孝傑為武威道總管,與左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率兵討擊吐蕃。十月,王孝傑率軍進入西域後,擊敗吐蕃,接連收復安西四鎮,並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用漢兵3萬人鎮守。王孝傑以軍功拜左衛大將軍。
再戰吐蕃
公元694年(延載元年),王孝傑在青海湖附近,打敗吐蕃大將勃論贊刃和吐蕃擁立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因功官拜夏官尚書、同鳳閣鸞台三品,封清源縣男。
之後王孝傑出為瀚海道行軍總管,在薛懷義的率領下攻打後突厥,但是未遇突厥軍。公元695年(證聖元年),王孝傑又任朔方道行軍總管再擊吐蕃,由於戰事失利,被削職免官。
兵敗殉國
同年五月,契丹首領李盡忠叛唐,李盡忠死後,他的妻兄孫萬榮繼續領導叛軍。次年(公元697年),契丹深入河北,武則天起復王孝傑為清邊道行軍總管,蘇宏暉為副,統兵十八萬討擊契丹。
三月十二,王孝傑、蘇宏暉在東硤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於契丹孫萬榮部遭遇,被敵軍圍擊。因為峽谷狹窄,契丹兵勢又盛,王孝傑便親率精銳士卒為前鋒,奮勇衝殺。衝出谷外,又將士兵排成方陣,拚死防衛。這時後軍總管蘇宏暉畏敵而逃,王孝傑由於援軍斷絕,孤軍深入,被契丹圍困在懸崖峭壁之上。終因寡不敵眾,墜崖身亡,唐軍將士也死亡殆盡,只有官記張說帶領少量兵士突出重圍。後來,武則天詢問王孝傑兵敗原因時,張說奏道:「孝傑忠勇敢死,乃誠奉國,深入寇境,以少御眾,但為後援不至,所以致敗。孝傑乃心國家,敢深入,以少當眾,雖敗,功可錄也。」武則天於是追贈王孝傑為夏官尚書,封耿國公。拜其子王無擇為朝散大夫。派使者到陣前斬殺蘇宏暉,以示懲處。使者未至幽州,蘇宏暉已經立功贖罪,最終免於誅殺。
王孝傑(?-公元697年),京兆新豐(今陝西潼關東北)人,唐朝名將。少年時便從軍入伍,四處征戰。屢立戰功。武則天執政後,累遷右鷹揚衛將軍。公元692年,任武威道總管,與阿史那忠節討吐蕃,收復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重設安西都護於龜茲。於公元697年,任清邊道行軍總管,率軍討伐契丹可汗孫萬榮,在東硤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孤軍深入,全軍覆滅,墜谷而死。贈夏官尚書、耿國公。開元中,贈特進。
免死歸唐
王孝傑,生於京師長安附近(雍州,後來的京兆府)的新豐縣,年輕時以軍功晉級。公元677年(儀鳳二年),吐蕃進攻涼州(今甘肅武威)。第二年正月,唐高宗命中書令李敬玄兼鄯州(今青海樂都)都督,代劉仁軌鎮洮河,又於關內、河東募兵擊吐蕃。時王孝傑為副總管,從工部尚書劉審禮領軍西行。九月,唐軍與吐蕃大將論欽陵戰於青海大非川。唐軍大敗,李敬玄按軍不敢救,劉審禮與王孝傑被俘,不久劉審禮傷重而死。吐蕃贊普赤都松贊看見王孝傑,因其相貌與父親相似而厚加敬禮,得以免死歸唐。武則天時,任右鷹揚衛將軍。
收服四鎮
公元692年(長壽元年),西州(今新疆吐魯番)都督唐休璟請求武周女皇武則天,收復兩次陷於吐蕃的龜茲、于闐、疏勒、碎葉四鎮。因為王孝傑曾經長期住在吐蕃,知道吐蕃的內情,於是武則天以王孝傑為武威道總管,與左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率兵討擊吐蕃。十月,王孝傑率軍進入西域後,擊敗吐蕃,接連收復安西四鎮,並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用漢兵3萬人鎮守。王孝傑以軍功拜左衛大將軍。
再戰吐蕃
公元694年(延載元年),王孝傑在青海湖附近,打敗吐蕃大將勃論贊刃和吐蕃擁立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因功官拜夏官尚書、同鳳閣鸞台三品,封清源縣男。
之後王孝傑出為瀚海道行軍總管,在薛懷義的率領下攻打後突厥,但是未遇突厥軍。公元695年(證聖元年),王孝傑又任朔方道行軍總管再擊吐蕃,由於戰事失利,被削職免官。
兵敗殉國
同年五月,契丹首領李盡忠叛唐,李盡忠死後,他的妻兄孫萬榮繼續領導叛軍。次年(公元697年),契丹深入河北,武則天起復王孝傑為清邊道行軍總管,蘇宏暉為副,統兵十八萬討擊契丹。
三月十二,王孝傑、蘇宏暉在東硤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於契丹孫萬榮部遭遇,被敵軍圍擊。因為峽谷狹窄,契丹兵勢又盛,王孝傑便親率精銳士卒為前鋒,奮勇衝殺。衝出谷外,又將士兵排成方陣,拚死防衛。這時後軍總管蘇宏暉畏敵而逃,王孝傑由於援軍斷絕,孤軍深入,被契丹圍困在懸崖峭壁之上。終因寡不敵眾,墜崖身亡,唐軍將士也死亡殆盡,只有官記張說帶領少量兵士突出重圍。後來,武則天詢問王孝傑兵敗原因時,張說奏道:「孝傑忠勇敢死,乃誠奉國,深入寇境,以少御眾,但為後援不至,所以致敗。孝傑乃心國家,敢深入,以少當眾,雖敗,功可錄也。」武則天於是追贈王孝傑為夏官尚書,封耿國公。拜其子王無擇為朝散大夫。派使者到陣前斬殺蘇宏暉,以示懲處。使者未至幽州,蘇宏暉已經立功贖罪,最終免於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