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前日軍密謀炮轟北大營:日軍為何不懼張學良
1931年,從春至夏,這片土地上的局勢平靜而又詭譎。5月份,前來關東軍視察的陸軍省軍事課課長永田鐵山(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6期,長野縣人)提到一個問題:仗怎麼打?永田被認為是日本陸軍最有腦子的人。石原儘管自己很孤傲,但碰到永田,不得不收斂三分。永田問:「有人說你在搞謀略,你有把握驅逐東北軍麼?」石原說:「我知道永田課長有更好的辦法。」永田笑著說:「不如從國內調兩門大炮過來吧,瀋陽的城牆太厚了。」石原驚歎於永田的細緻,問:「多大口徑的炮?」永田說:「240毫米口徑的,好吧?」就這樣,兩門240毫米口徑的野戰重炮和不多的炮彈被悄悄運出東京,拆成一堆散件經神戶港運抵旅順,然後被秘密送到駐瀋陽日軍獨立守備隊。
見到大炮後,石原很高興,但又皺眉頭:「老了點吧?」確實。這兩門戰炮口徑很大,但卻是二十多年前用在日俄戰場上的傢伙。而張學良那邊,飛機大炮,什麼都不缺。瀋陽日軍獨立守備隊沒炮兵,把散裝大炮攢起來可是個技術活兒。由於是秘密搞的,又不能向第2師團的炮兵請教,只有自己鼓搗。炮裝好了,誰會發射呢?誰又能保證擊中目標?要知道,開炮是個非常專業的技術活兒,對目標進行測距和鎖定不是一般人就會的。石原倒想得開,對手下說:中國人有句話叫「趕著鴨子上架」,你們就是鴨子,瀋陽外的東北軍北大營很大,我不要求你們一炮打死多少人,只要你們能把炮彈打到北大營裡,就算完成任務,OK?
雖說張學良在東北有二十多萬正規軍,瀋陽周圍有六七萬人。如果動手了,張學良會怎麼辦?石原認為:小張比老張差幾個段位,不足懼!說不足懼,並不是說石原有必勝之把握。動手後,張學良怎麼反應,石原也沒底。儘管如此,他還是覺得不足懼,在他看來,「不足懼」是個態度,是一切幹大事者該具有的素質。從一開始,他就知道如果起事,是一次天大的冒險。在這一點上,他比誰都明白。如果真有一百萬關東軍放在這,那他也許會馬上辭職回老家教書,因為在他眼裡,軍人這個職業最大的特點就是冒險。契機來了:中村震太郎出事了。中村何許人也?
1931年初,負責情報工作的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第二部部長建川美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3期,新潟縣人),派過來幾個偵察員,對北滿地形和東北軍駐軍情況進行摸底。中村是其中一批。5月10日,他離開東京。第二部前一次派遣人員,是後面提到的「櫻會」二號人物、南京大屠殺「不留戰俘」命令的起草者:長勇(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8期,福岡縣人)。但長勇完成任務後,安全返回了東京。中村最大的任務就是畫地圖。對那個年代的日軍有點瞭解的人都知道:他們在中國偷偷摸摸地繪製軍用地圖的本事太厲害了,很多地圖可以精細到村口的一條小河。明治維新後,日本情報人員在中國最大的任務就是畫地圖,1937年的日軍參謀們就是拿著10年前畫好的地圖打南京的。中村就是個畫地圖的天才。但6月25日,中村在察爾森山(現內蒙古興安盟)被東北軍興安屯墾區公署第3團(團長關玉衡)的士兵發現。多天後,片倉衷來到洮南,一直等他卻沒到。他知道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