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徐州會戰:台兒莊中國軍隊首次擊敗侵華日軍
徐州,是中國貫通南北東西的陸路交通咽喉,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1938年4月至9月間發生在徐州一線的60萬國軍抗擊30萬日軍的這場戰役,史稱「徐州會戰」。徐州會戰對中華民族的整個抗戰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某種程度上,是一個重大轉折。
日寇首嘗正面對決的敗績
徐州會戰,日軍為了打通華北與華中兩大戰區之目的,從三個方向出動了當時侵華日軍近乎一半的兵力。這次會戰,國軍在李宗仁的直接指揮下,經全體官兵的浴血奮戰,鉗制和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中國軍隊以傷亡6.5萬餘人的代價,擊斃、擊傷日軍2.6萬餘人。中國軍隊堅守達5個月之久,實現了以空間爭取時間的目的,從而為中國軍隊在武漢的集結、佈防贏得了寶貴時間。
「徐州會戰」也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而且對手是日本的王牌師團,開了正面戰場勝利之先河,使日軍遭到自新式陸軍組建以來的第一次慘敗。
擴大了中國抗戰的國際影響
徐州會戰,使國民政府及統帥部進一步認識到日軍並非不可戰勝,從而進一步堅定了持久抗戰的信心和決心,對形成強大的一致抗日民族的自信心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遏止了失敗主義思潮的蔓延,使中國人民從中看到了抗戰的光明前途。
徐州會戰的勝利,也擴大了中國抗戰的國際影響。以台兒莊大捷為代表的徐州會戰的消息,蘇、美、英、法、德、意等歐美主要國家都給予了充分報道和評論。1938年4月9日倫敦路透社電訊說:「最初中國軍獲勝之消息傳來,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現已證明日軍潰敗之訊確為事實。英人心理,漸漸轉變,都認為最後勝利當屬於中國。」德國也報道說:「徐州方面中國抵抗力之強,殊出人意外」,「最慎重之觀察者亦不能不承認日本必遭失敗。」這些輿論對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爭取外國政府的支援,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改陣地防禦戰老套路
徐州會戰之前,中國軍隊所採取的基本上是單純的陣地防禦戰,自己往往處於被動地位,加之武器裝備不如日軍,所以屢戰屢敗。徐州會戰中,中國軍隊開始改用攻勢防禦新方針,即將陣地戰的守勢與運動戰的攻勢及遊擊戰的襲擾密切結合。在預選的戰場地區,以一部分兵力固守陣地,吸引和消耗敵人;以一部分兵力遊擊敵後,破壞交通,襲擾據點,牽制敵人;以主力兵團迂迴敵軍側背,實施強有力的攻擊,從而變內線作戰為外線作戰,於被動中爭取主動。
李宗仁作為徐州會戰的最高指揮官,以自己成功的戰役戰術行動,給當時最高統帥部業已制定的「持久消耗戰略」作了完美的註解。他曾在其《焦土抗戰論》中指出:「從戰略方面說,若日本侵略者實行堂堂正正的陣地戰,則彼強我弱,故敵人利在速戰速決,但吾人必須避我所短,而發揮我之所長,利用我廣土民眾,山川險阻等條件,作計畫的節節抵抗的長期消耗戰」,「發動敵後區域遊擊戰,使敵人疲於奔命,顧此失彼,陷於泥沼之中」。南京失守後,面對日軍三路大軍以猛虎撲羊之勢,撲向徐州,李宗仁深知自己的部隊難與敵軍相火拚,他抓住敵軍驕狂之弱點,運用自己數十萬之哀兵,與敵展開運動戰。
徐州會戰雖然未能全殲敵軍,但通過主動殲敵一部達到防禦的目的,從戰略上來講是正確的。
日軍陷入「戰略空間陷阱」
徐州會戰之後,日軍在戰略的主導能力上,開始完全失控,速戰速決的戰略成為空想。日軍逐步陷入中國的戰略空間陷阱之中。
徐州會戰以中國軍隊的撤退而告終,但這一撤退是防守後的撤退,它使日軍圍殲中國軍隊主力的計畫全部落空,挫傷中國軍民抗戰意志的目標未能實現。而中國軍隊的防禦作戰和主動轉移卻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在戰略上符合持久消耗戰的作戰原則。
李宗仁和張自忠兩位將軍,也是因為「徐州會戰」而一戰成名,成為國軍將領中名垂青史的愛國抗日名將。特別是在兩年之後的1940年5月16日湖北宜城的對日作戰中壯烈殉國的張自忠將軍(大將軍銜),成為中國自抗戰以來犧牲的最高軍銜的人,時年僅49歲。1982年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准張自忠將軍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