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的歷史背景:為了反抗蔣介石的圍剿
長征,是人類挑戰自然、戰勝自然的真實記錄,是革命與反革命兩種力量、光明與黑暗兩種命運的生死搏鬥,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部英雄史詩。然而,紅軍之所以進行長征,則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從根本上說,是黨內「左」傾錯誤和國民黨蔣介石對中國革命的鎮壓所致。
在日軍大舉入侵華北,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時候,國民黨蔣介石卻依然堅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方針,決心消滅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軍,並決定採取持久戰和「堡壘主義」新戰略,同時對蘇區實行經濟,交通封鎖,企圖逐步壓縮病測底摧毀蘇區,發動了對各蘇區進行更大規模的第五次「圍剿」。
黨內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錯誤此時業發展到高峰,認為第五次反「圍剿」的鬥爭「既是爭取中國革命完全勝利的鬥爭」於是,在第五次反「圍剿」初期實行了進攻中的冒險主義,不僅為蔣介石反動派向黨和紅軍提供了借口,而且由於把中間派別認為是所謂中國革命最危險的敵人,分散了反蔣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左」傾路線又是行了防禦中的保守主義,因而使紅軍完全處於被動。最後又實行了逃跑主義,使紅軍受到重大損失,中共蘇區大部喪失。黨內的「左」傾錯誤給黨和工農紅軍帶來的最嚴重的的危害,就是黨在1933年底開始的第五次反「圍剿」戰爭中的慘敗。
1933年10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國民革命軍圍剿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要控制地區)。在前四次戰役中,由於實施毛澤東的運動戰方針,國民政府軍沒有達到預定目標,均以撤退告終。在第五次戰役中,由於毛澤東失去領導權,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原名秦邦憲)採納蘇聯軍事顧問李德的建議,放棄過去四次反「圍剿」鬥爭的積極防禦方針,將這場戰爭定性為國共之間的決戰,採用軍事冒險主義,提出了「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口號,要求紅軍在根據地之外抵抗國民革命軍,決定在國民黨之前搶先行動,發動所有紅軍展開全面進攻,並爭取蘇維埃在全中國的勝利。
但中央蘇區只有10萬左右的正規軍和數萬遊擊隊,在搶先進攻後不久即遭到巨大損失。這時共產黨方面決定進行陣地防禦,輔以「短促突擊」(短距攻擊),意圖抵擋國民革命軍的前進。但這個行動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不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府瑞金的北大門廣昌陷落,紅軍死傷一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