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狂熱抗寒訓練釀1902年慘劇 凍死失蹤200人 | 陽光歷史

 

A-A+

日軍狂熱抗寒訓練釀1902年慘劇 凍死失蹤200人

2016年01月18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234 次

  導讀:冬季本是各國軍隊展開抗寒訓練的好時機。然而1902年,狂熱備戰的日本陸軍在冬季訓練中卻因嚴寒和準備不足,釀成慘重的人員損失,最終只有1/20的人員生還。這起事故在日本軍隊中造成的深遠影響至今仍有餘波。甲午戰爭後的「三國干涉還遼」事件在日本看來無疑是一種恥辱。隨後日本開始著手準備對俄作戰,以期在未來的戰爭中打敗俄國獨吞中國東北。為此,日軍除加緊擴軍備戰之外,寒區作戰訓練也被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

  1901年年中,經日軍大本營籌劃,決定在當年冬天進行一次耐寒訓練,這一任務被交給了駐弘前市的第八師團。在日軍構想中,如果對俄作戰失敗,俄軍有可能在本州島東北地區登陸日本本土,這樣第八師團的防區首當其衝,極有可能面臨在冬季的八甲田山地區作戰這一問題。因此由第八師團來執行這樣的訓練任務便是當仁不讓。

  第八師團在接到這一任務後,選定由師團下屬步兵第五聯隊的中隊長神成文吉等人負責該任務。不過第五聯隊在出發前5天才開始準備工作。神成文吉的頂頭上司、第二大隊大隊長山口少佐為證明日軍可在嚴寒條件下整建制全裝備開拔和作戰,命令神成文吉從第五聯隊下轄的三個大隊中一共挑選了約200名士兵,並攜帶大量生活物資和作戰裝備,分由14台雪橇裝載,每台雪橇自重80公斤,至少要4名士兵才能拉動,對士兵的體力要求極高。出發前,山口少佐借口讓其他軍官觀摩,堅持帶上一批沒有任何寒區經驗的中高級軍官隨行。

  出發不久,八甲田山便迎來猛烈的暴風雪。隨著道路上的積雪逐漸加深,運送物資的雪橇隊漸漸落到後面。傍晚5時左右,神成分隊被迫放棄沉重的雪橇,所有的物資由全體士兵分擔,這進一步拖慢了行軍速度。當天晚上9時他們才到達預定宿營地,而士兵們直到次日凌晨1時,才吃到一頓半熟的飯。

  當夜,分隊的主要軍官召開會議,有人提出放棄行軍,但山口少佐憑借自己的軍銜,強行否定該意見,並強令部隊趁天不亮就開拔,以補回耽誤的時間。由於在夜間強行行軍,次日黎明時日軍完全迷失方向,整整一天只前進了不到數百米。為翻過一道懸崖,多名士兵被暴風雪吹落崖下身亡,還有士兵被凍傷凍死,士氣不可避免地跌落到谷底。第二天宿營時,由於風雪造成的混亂,一些士兵與大隊人馬失散,其中包括攜帶宿營設備的工兵,以至於在宿營地裡的人不得不露營在雪地裡。這一晚暴風雪更為猛烈,氣溫下降到零下50度,而士兵們則再也沒有得到食物。

  第三天凌晨3時,神成分隊再次在黑暗中開拔,由於迷路,分隊只能憑直覺摸索前進,希望能夠抵達附近的村落。但行進不久,他們碰到懸崖,只得原路返回。此時部隊建制已混亂不堪,死亡和失蹤人員超過2/3。神成文吉和山口在絕望中命令兩名低級軍官倉石一和後籐房之助分頭逃生求援。

  在青森的營地裡,預定在此接應神成分隊的駐軍發現分隊未按時抵達後,也派出搜救隊伍。他們最終於1月27日發現奄奄一息的後籐房之助,並在前者的指引下陸續發現了山口和幾名倖存者以及大部分遇難者遺體。幾天後,搜救隊伍又發現了倉石一帶領的幾名倖存者。至此,日軍歷史上最慘烈的「八甲田山慘案」終於落下帷幕,出發時210人的神成分隊,有193人凍死或失蹤,6人在獲救後死於醫院,包括最高指揮官山口少佐。最終倖存者僅有11人,其中大部分人被截肢。而對死難者遺體的搜尋工作則一直持續到當年的5月底。

  事後日軍對此事的總結中,認為對雪中行軍困難估計不足,準備工作不夠,以及指揮系統混亂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根據這些經驗,在其後的訓練中增加了有針對性的內容。3年後的日俄戰爭中,日軍在寒冷的中國東北地區擊敗以耐寒著稱的俄軍,這些用高昂代價換來的經驗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八甲田山慘案」中寥寥無幾的倖存者,在日俄戰爭中盡數化為炮灰)日軍對凍傷的研究也自此而始,甚至日後的731部隊中開設活體凍傷實驗,也與此有關。對此事的紀念活動則一直從當時延續下來,甚至在日本戰敗後,對於此事的紀念活動仍未停止。最典型的是駐青森的日本陸上自衛隊第九師團第五普通科聯隊自1965年起,每年冬天都要在八甲田山區進行冬季雪中作戰訓練,而這支第五普通科聯隊所繼承的正是原第八師團第五聯隊的番號。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