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國第一支正規「空中部隊」建於何時?
19世紀後半期,歐美先進國家在軍事行動中開始使用空中力量——載人氣球,執行偵察、監視、預警等任務。
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中法戰爭期間,法軍即使用過系留式偵察氣球。二十年後,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日俄戰爭期間,日本也使用氫氣球在中國東北偵察敵情。
【清軍「空中部隊」的籌建】
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被打哭了的清廷決定練腹肌,建設一支新式陸軍。新軍在訓練、裝備、軍制等方面都參照德國和日本,是清朝力圖自救的一支比較有戰鬥力的部隊。
在中國境內連續出現「空中怪物」,對當時正在追逐世界先進軍事技術的清軍、尤其是曾指揮中法戰爭的張之洞而言,不會無動於衷。
1905年,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率先出手,從日本購買了兩具山田式偵查氣球,在武漢閱馬場兵營操場演放。此類氣球為橢圓形,直徑約3米,長有10多米,下懸籐籃。人在籐籃內被氣球帶上天空之後,還可以通過有線電話與地面聯繫。
以此為契機,新軍空中力量的建設納入議事日程。
1908年2月,湖北陸軍第八鎮正式成立氣球隊,隸屬工程營,由工程第八營營長王永泉兼任隊長。初創的氣球隊擁有3具山田式氣球,四五十名士兵,聘日本人擔任教官,使用旗語或者電話將敵情反饋給地面指揮部。
將載人氣球用於軍事,並列入軍隊編制,這在中國應屬首創,第八鎮氣球隊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支空中部隊。
【清軍空中力量進一步發展】
湖北陸軍第八鎮氣球隊成立後,各地新軍掀起建設「空軍」的熱潮。1908年5月,江蘇陸軍第九鎮氣球隊成立,以工兵營營長鄧質儀兼隊長。同年6月,直隸陸軍第四鎮氣球隊成立,以工兵營營長高凝宸兼隊長。
1911年,湖北陸軍第八鎮統制張彪命王永泉從上海購買新式氣球數具,並挑選優質兵員,將第八鎮氣球隊擴大到120人。
清廷意識到氣球在軍事上的巨大作用,於是從戰略、法制角度規劃氣球隊的發展。1909年初,清廷軍咨處、海軍處、陸軍部頒布《陸軍氣球預備法》,制定了向國外購買氣球、培養氣球應用人才、各省新軍組織氣球偵察隊等條款。
為順應軍事實際需要,1909年2月,陸軍大學堂編印《氣球學》教材,講授氣球升空的原理,並教授士兵如何來進行操控氣球。這是從長遠著眼,在理論和教育方面著力,培養相關人才。
【氣球隊的歷史作用】
籌建氣球隊,體現了清廷強國強軍的願望。由於受落後的技術、低效的指揮系統等負面條件限制,新軍的氣球隊在清末名氣很大,但並未形成多大規模,更沒有參加過實戰,只是成為各種演習中的明星。
1908年10月,太湖秋操,第八鎮、第九鎮、第四鎮的氣球隊均參加操練。演練當天,令旗一揮,氣球冉冉升起,籐籃內的傳令兵按照將佐的指示揮舞令旗,指揮各部。隨著各色旗幟的揮動組合,步、馬、炮、工程、輜重等兵種有序地變換著進攻、撤退、設伏等戰術隊形。
此情此景,很多人都看傻了,哪裡見過人飛上天的陣勢?
其間有一個插曲:氣球隊是協助炮兵射擊的重要手段,當戰況緊張時,第四鎮的氣球遲遲不能升空,而炮兵標統王遇甲無法鎖定目標,氣急敗壞,用馬棒亂打日本教官,打得日本教官滾地嚎叫。後經多次調試,氣球勉強升空。
1911年9月,王永泉帶領第八鎮氣球隊參加永平秋操,恰逢辛亥革命爆發,該氣球隊滯留北方,從此再無下文。
中華民國時期,政府將精力用於更先進的飛機技術的發展,軍事氣球則迅速淡出人們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