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後反掃蕩作戰:日軍多次掃蕩根據地人數過萬
1939年進入戰略相持後,日軍在正面戰場許多會戰中投入的兵力規模,並不比對敵後根據地掃蕩作戰大。
抗戰中後期,日本陸軍策劃發動大規模戰役之際,經常以步兵大隊(營)為基本單位。每個大隊戰鬥兵員800餘人,全部兵員1000餘人,再加上支援部隊(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要超過1500人。日軍一支步兵大隊的戰鬥力,相當於國民黨軍中央軍的嫡系師級部隊。除了幾次大的會戰外,許多戰役中日軍投入兵力30個大隊左右,4、5萬人,有的投入兵力只有10幾至20個大隊,2、3萬人。
而敵後戰場,1938年至1940年,日軍千人以上至5萬人的「掃蕩」近百次;1941年,日軍在華北進行了69次1000人以上的「掃蕩」,其中1萬至7萬人的有9次;1942年,日軍在華北千人以上的「掃蕩」達77次,其中1萬至5萬的達15次。1943年,日軍在華中進行了千人以上的「掃蕩」30餘次。1944年後,除局部地區外,日軍已無力對華北、華中進行大規模的「掃蕩」。
下面列舉一些敵後戰場的大「會戰」:
冀南根據地的反「掃蕩」。1939年1月,日軍3萬餘人大規模「掃蕩」冀南根據地,從1月至3月,八路軍第129師主力與冀南地區八路軍共進行大小戰鬥100餘次,殲滅日、偽軍3000餘人。
北嶽、平西根據地軍民的反「掃蕩」。北嶽山區是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最高黨政軍機構所在地,日軍進行了多次大規模「掃蕩」。1938年9月至11月,日軍出動5萬餘人圍攻北嶽山區,損失2000餘人後被迫撤出。1939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日軍再次糾集重兵進犯北嶽根據地,被斃傷3600餘人,號稱「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中將被擊斃。1941年7月至9月,日軍6萬餘人、偽軍1萬餘人,對北嶽區和平西區進行掃蕩,八路軍共作戰800餘次,殲滅日、偽軍5500餘人。1943年9月至12月,日軍調集4萬餘人,重點「掃蕩」北嶽區,八路軍共作戰420多次,殲敵9400餘人。
太行、太岳根據地軍民的反「掃蕩」作戰。1939年7月,日軍5萬餘人進行大規模「掃蕩」,八路軍第129師共作戰70餘次,殲敵2000餘人。1943年5月,日軍調集3萬餘人,對太行、太岳根據地進行夏季「掃蕩」。八路軍共殲敵3000餘人,副參謀長左權壯烈犧牲。1943年10月,日、偽軍2萬餘人,採用所謂「鐵滾式」新戰法實行毀滅性「掃蕩」。至11月,八路軍共作戰720多次,殲敵3500餘人,並全殲了日軍華北方面軍組織的包括旅團長和聯隊長以下軍官120人的戰地觀戰團。
魯中沂蒙山區根據地軍民反「掃蕩」。1939年5月下旬至7月上旬,日軍出動2萬餘人,進攻沂蒙山區,山東縱隊共作戰70餘次,殲敵1000餘人。1941年10月下旬,日軍集中5萬餘人的兵力,再次對沂蒙山區進行「掃蕩」。在近兩個月的反「掃蕩」中,共作戰150餘次,殲滅日、偽軍2000餘人。
冀中根據地軍民的反「掃蕩」。1942年上半年,華北日軍調集5萬餘人,重點「掃蕩」冀中地區。兩個多月的反「掃蕩」中,共作戰270餘次,斃傷日、偽軍1.1萬餘人,但自身也遭到很大損失,部隊減員46.8%,抗日根據地大部淪為敵占區、部分變為遊擊區。
晉西北根據地粉碎日軍夏季「掃蕩」。1940年6月,日軍2.5萬人展開夏季大「掃蕩」,企圖一舉殲滅第120師主力。至7月初,八路軍共作戰250餘次,殲滅日、偽軍4500餘人。
蘇北根據地軍民的反「掃蕩」戰役。1943年初,日、偽軍2萬餘人對蘇北等地區發動春季「掃蕩」。新四軍和鹽阜、淮海人民經20餘次較大戰鬥,攻克據點30餘處,共殲滅日、偽軍18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