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海建揭秘戊戌變法另一面:康有為無自知之明 | 陽光歷史

 

A-A+

茅海建揭秘戊戌變法另一面:康有為無自知之明

2016年05月02日 野史秘聞 暫無評論 閱讀 247 次

  《戊戌變法的另面:「張之洞檔案」閱讀筆記》序言中,作者茅海建感歎閱讀這份史料有「驚心動魄」之感,他所感受到的驚心動魄,普通讀者可能難以感同身受,需要對歷史細節之更細微之處,有敏銳體察的歷史觀察者,方能獲得此種感受。不過,正如茅海建所說,今天對許多歷史事件有了新鮮的認識,有了恰當的把握,得出較為中肯的結論,似非為在觀念或方法論上有大的突破,很可能只是明晰了其中一些關鍵性的歷史細節。因張之洞檔案,關於戊戌變法,確實讓人有新鮮的感覺,獲得更為恰當的認知。本版擬略擇書中一二新鮮的認知,以饗讀者。

  戊戌變法另面之一

  康有為的眼光與自我感覺

  張之洞檔案中,最讓茅海建怦然心動的,是《張文襄公家藏手札·家屬類》,其中有張之洞之子張權來信4件、侄張檢來信1件、侄張彬來信2件,內容皆是向張之洞報告京中政治情況,涉及戊戌變法中許多鮮為人知的核心機密。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同辦強學會期間,張權開始與康有為交往,他在書信中透露出對康有為的不信任,其中一個理由是,康有為與皇室弟子溥侗結交,溥侗為乾隆第十一子曾孫的兒子,彼時二十一歲,封鎮國將軍,極富藝術細胞,在政治上無可讚賞之處,康有為卻稱其天資高有見識志向,為王貝之中的人才。外臣與皇室結交為政治大忌,張權從傳統政治原則出發,認為康有為叵測卑鄙,不敢近之。

  康有為在自己的回憶錄中,稱「總理大臣代遞謝恩折,上命曰 何必代遞,後此康有為有折,可令其直遞來 ……時吾遞折,及有所傳旨,皆軍機大臣廖仲山為之。」而張權密信透露的消息是,廖本人不敢不與之遞,頗無奈。另外,光緒帝有意設立待詔所以安置康梁,很可能只是當時的一種傳說,無實際根據,所謂待詔所只是一個上書收轉機構,無實際政治權力。

  (詳見P76-118,《張之洞之子張權,之侄張檢、張彬的京中密信》)

  張之洞檔案:溥侗資質平平,且康有為結交皇室犯忌;光緒帝安置康有為的「待詔所」並無實權。

  張之洞檔案:張之洞與楊銳關係密切、戊戌政變後曾極力營救,剖白其並非「康黨」。

  張之洞檔案:康有為對外媒輕言慈禧與光緒帝關係,給光緒帶來被廢黜的危險。

  戊戌變法另面之二

  康聖人誣指張之洞「請殺六君子」

  維新派領袖唐才常於1900年領導自立軍起義被殺後,康有為悲憤而作《駁後黨逆賊張之洞、於蔭霖誣捏偽示》,文中有一句稱:「張之洞本為新黨,自恐不免,乃請殺譚(譚嗣同)、楊(楊銳)等六人,以求避黨禍,其忍於殺帝黨久矣」。而張之洞檔案中由張親筆所寫的原件,所透露的卻是張、楊之間有著深厚情感,楊銳為張之洞幕僚,由後者保障其物質生活無憂,而楊最重要的工作,是在京中向張之洞提供政治情報。

  戊戌變法期間,張之洞給楊銳發去大量電報,交辦了很多事情。其中有一電報,張之洞告訴楊銳:「康長素(即康有為)與僕有隙,意甚險惡。凡敝處議論舉動,務望秘之,不可告康。切禱。」而楊銳曾與人密謀,「請張之洞來京面詢事宜」,為平衡朝內政治力量,慈禧太后批准了這個請求,只是後來因突發事件,張之洞沒有成功入京。

  戊戌政變發生之後,聽到楊銳被捕,張之洞知道消息後,很是焦慮不安,連續發電給張權,先是詢問:「叔嶠(楊銳字)奇災駭絕,究因何故?尚有覆文否,念甚。」後又擔心楊銳受康有為牽累:「叔嶠並非康黨,何以四章京同罪,焦急亟念。豈康曾保四人耶?能知受累之故否?」之後又發電給直隸總督榮祿的幕僚,稱楊銳品行端潔,文學雅通,平日議論極惡康學,確非康黨,可見張之洞有意護楊,並展開營救,最後無果。1902年,張之洞再度署理兩江總督,重遊雞鳴寺,徘徊當年與楊銳盡夜酒談之處,「大為震悼」,為了紀念楊銳,造了「豁蒙樓」,取名於當年楊銳所頌「朗詠六公篇,憂來豁蒙蔽」。

  (詳見P133-174,《張之洞與楊銳》)

  戊戌變法另面之三

  不識時務的政治幼稚者

  1898年10月6日,康有為在香港接受了香港當時最大的英文報紙《德臣報》的採訪,政治經驗嚴重不足的康有為,在採訪中對慈禧太后大加攻擊,稱慈禧只是個妃子,光緒帝已經認識到她不是自己真正的母親,又稱光緒帝對自己如何信任,誇大他本人在維新運動中的作用,還稱光緒帝已經給他密詔(實為康有為自己改竄或自擬的密詔),要讓他去英國求救,恢復光緒帝的權力。採訪文章在《中國郵報》和上海的《字林西報》刊出。

  彼時慈禧正有廢帝之心,而朝中劉坤一等大臣為保全光緒帝正竭盡心力。康有為的一面之詞,簡直是火上加油,慈禧據此可以認為光緒帝通過康有為與外國人勾結。這個採訪,對正被羈押北京的光緒帝極為不利。張之洞看到採訪後,大為震怒,發電給兩江總督劉坤一、上海道蔡鈞:「此報流傳,為害甚烈。望飛速電囑上海道,速與該報館並領事切商,告以康有為斷非端正忠愛之人,囑其萬勿再為傳播……」

  如果歷史可以假設,假設康有為有自知之明,清晰明智的啟蒙與政治改革的推進,當區別對待,前者自己來踐行,後者讓張之洞等政治實力派去開拓,雙線互動,也許結局會兩樣。

  當然,如茅海建在《戊戌變法的另面·導言》中所感慨:歷史沒有如果,也容不下太多假設。

  (詳見P503-514,《戊戌前後諸政事》)

  康有為記述:皇室弟子溥侗「天資高有見識志向」;自己受光緒帝殊遇,可直遞奏折。

  康有為觀點:張之洞本為新黨,維新失敗,為自保,主張殺譚嗣同、楊銳等「六君子」。

  康有為記述:流亡香港後康有為對英文媒體「爆料」,稱光緒帝有密詔,命他去英國求救,推翻慈禧。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