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王朝第一位在任的皇后:三國郭女王智謀過人 | 陽光歷史

 

A-A+

曹魏王朝第一位在任的皇后:三國郭女王智謀過人

2016年09月10日 后宮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339 次

  三國女王指的並不是擁有女王地位的人,而是一個名字叫女王的人。姓郭,字女王,她是曹魏王朝第一位在任的皇后。

  郭女王出生

  郭女王閨名為郭嬛,那個時代閨名就是乳名。既是閨名,其他人是不能叫的,尤其是長大之後其他人就更不能叫了。

  據史書記載,郭女王"生而有異常",而且從小就有著與眾不同的言談舉止,她的父親很是重視,讚歎道:"此乃吾女中王也。"說她有"女中之王"的氣度,便給她取字為"女王"。至於她的大名叫什麼,史書沒有確切記載(據史學家考證她的大名應該是郭照),而後世都稱她為郭女王。

  郭女王出生是不錯的,父親是南郡太守,然而黃巾戰亂,她很早就失去了父母和兄弟,淪落到銅鞮侯家做婢女。

  多年前有一部叫做《洛神》的電視劇賺了不少人的熱淚,也讓不少懂三國歷史的人高舉避雷針和批判。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人都痛恨裡面恩將仇報的"郭嬛",越發地憐愛善良美麗的"甄宓"。不得不說,有的瞭解一些歷史的人經常將電視裡面的"甄宓"和歷史上的"郭女王"搞混,不由地就把甄宓當成了郭女王。將歷史上郭女王的才能氣度強安到"電視劇"的甄宓身上,也就沒法怪知道三國歷史的人們總將郭女王和甄宓看混了。

  三國裡出彩的女性並不多,最出色的就是孫尚香和郭女王。孫尚香善武,郭女王善謀。

  郭女王善謀 三國裡出綵女性

  史書記載"後有智數,時時有所獻納。文帝定為嗣,後有謀焉。"這裡的"後"指的是曹丕的皇后,即郭女王,曹丕只封過郭女王一人為皇后。郭女王有智有謀,為曹丕奪嫡出謀劃策,以至於得到"文帝定為嗣,後有謀焉"的高度評價。"後有謀"表明了郭女王的政治才能是非常了不起的。

  然而,大多數瞭解一點三國知識的人知道的也就是諸葛亮劉備曹操周瑜孫權等大鱷們。知道她的人並不多,不是說郭女王不夠美,否則她也不會因為美貌而被主人銅鞮侯獻給曹丕。她不像甄洛那樣有著輾轉豐富的感情史。對於很多喜歡風流的文人來說,只有過一位丈夫的郭女王感情不夠"艷"。

  自古文人愛美人,尤其是感情經歷多波折的美人,所以三國美女中文人提及最多的是甄洛。戰勝者擄掠戰敗者的妻子為自己的妻妾在古代很多,而且最為古人所津津樂道,最為文人所喜。甄洛就和後世的花蕊夫人等眾多戰敗者的妻子的命運一樣,成為了曹丕的妻子,給了文人極大的發揮空間。

  多年前有一部叫做《洛神》的電視劇賺了不少人的熱淚,也讓不少懂三國歷史的人高舉避雷針和批判。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人都痛恨裡面恩將仇報的"郭嬛",越發地憐愛善良美麗的"甄宓"。不得不說,有的瞭解一些歷史的人經常將電視裡面的"甄宓"和歷史上的"郭女王"搞混,不由地就把甄宓當成了郭女王。將歷史上郭女王的才能氣度強安到"電視劇"的甄宓身上,也就沒法怪知道三國歷史的人們總將郭女王和甄宓看混了。

  三國裡出彩的女性並不多,最出色的就是孫尚香和郭女王。孫尚香善武,郭女王善謀。

  郭女王善謀 三國裡出綵女性

  史書記載"後有智數,時時有所獻納。文帝定為嗣,後有謀焉。"這裡的"後"指的是曹丕的皇后,即郭女王,曹丕只封過郭女王一人為皇后。郭女王有智有謀,為曹丕奪嫡出謀劃策,以至於得到"文帝定為嗣,後有謀焉"的高度評價。"後有謀"表明了郭女王的政治才能是非常了不起的。

  然而,大多數瞭解一點三國知識的人知道的也就是諸葛亮劉備曹操周瑜孫權等大鱷們。知道她的人並不多,不是說郭女王不夠美,否則她也不會因為美貌而被主人銅鞮侯獻給曹丕。她不像甄洛那樣有著輾轉豐富的感情史。對於很多喜歡風流的文人來說,只有過一位丈夫的郭女王感情不夠"艷"。

  自古文人愛美人,尤其是感情經歷多波折的美人,所以三國美女中文人提及最多的是甄洛。戰勝者擄掠戰敗者的妻子為自己的妻妾在古代很多,而且最為古人所津津樂道,最為文人所喜。甄洛就和後世的花蕊夫人等眾多戰敗者的妻子的命運一樣,成為了曹丕的妻子,給了文人極大的發揮空間。

  不得不說的是郭女王很不討古代文人的喜。在古代文人的眼裡女人就應該是嬌嬌弱弱的,在家做女工相夫教子的,大家閨秀再通通琴棋書畫,就是完美的女人。例如,甄宓這樣出生大家的閨秀,有著令人讚歎的美貌,有著古代女子都具備的婦德,和大家閨秀所具備的文采。而郭女王太強了,作為一個女人,她的理智冷靜,她擁有堪比男人甚至可能比男人更強的遠見和謀略,郭女王屢出奇謀,為曹丕通往帝王之路鋪了一條廣闊的道路。這讓古代的文人無法接受。你一個女人幹著男人該幹的事,這像什麼話!

  兩廂對比,文人更是愛甄洛,於是編故事時就把一切的美好都編到了甄洛身上,而貶低郭女王。不得不說,有時候男人就是嫉妒女人太有才能了,無法容忍比自己強的女人。

  當然也有作為女子卻幹著男人事的孫尚香,但是孫尚香一生高貴,從未淪落底層,面對孫尚香的龐大勢力,文人敬而遠之了。郭女王即使出生不錯,父親是南郡太守,但是因為黃巾戰亂而顛沛流離失去雙親和兄弟,自己也淪為銅鞮侯家的婢女,這就讓文人覺得出身卑賤了。古代文人都是自命清高而且階級門閥思想非常嚴重。

  歷史上曹丕為何偏愛郭女王,這應該和年輕貌美無關。甄洛是曹丕的正妻,比曹丕長5歲,郭女王是曹丕的姬妾,比曹丕長3歲。郭女王只比甄洛小2歲,也就是說她們的擁有美貌的青春時期是差不多的。甄洛的才能是文采,郭女王的才能是謀略。曹丕作為一個亂世爭雄且有實力的男人,擁有著眾多出身高貴的美貌姬妾,其中就有漢獻帝的兩個女兒,這兩位從小作為公主教養,文采肯定也是有的。說白了甄洛其實和那些姬妾是一樣的,而郭女王能夠為曹丕出謀劃策,對曹丕有著巨大的助益,在曹丕的心目中自然就有著與眾不同的地位。曹丕為何偏愛郭女王就可以理解了。

  曹丕是一個能坐上皇帝位置的人,除了謀士們的出謀劃策外,自己的決斷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他絕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而從他鳩殺髮妻甄洛來看,他也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這樣一個人,如果在他面前耍心機,絕對會死的很慘。

  關於曹丕鳩殺髮妻到底和郭女王有沒有關係,實在是不好說。曹丕登基後,並沒立刻冊封皇后,而甄洛被封為"夫人",郭女王被封為"貴嬪","貴嬪"在那時僅次於皇后,也就是說郭女王當時的地位在後宮中是最尊貴的,甄洛"夫人"的地位只可能比郭女王低,不可能比郭女王高,而曹丕那時似乎對甄洛已經沒有多少感情了。按照常理來說,郭女王的地位遠比甄洛穩固,依照她的智慧完全沒必要給自己找麻煩,去害一個已經威脅不到自己的人。

  《三國演義》,大家也知道是根據史書《三國誌》編撰的,既然是編故事,那麼為了讓故事更精彩,很多史實被張冠李戴也就不可避免了。例如"草船借箭",幹這事的其實不是諸葛亮和曹操,而是孫權和曹操。《三國演義》中說郭女王與人合謀陷害甄洛。而《三國誌》中說甄洛因為不能立刻當皇后有怨言,導致曹丕大怒,令人鳩殺。

  我們不知道,郭女王到底參與此事沒有。因為歷來後宮鬥爭嚴酷,除了郭女王、甄洛、漢獻帝的兩個女兒外,這後宮裡還有很多曹丕的妃子。到底是曹丕對甄洛厭煩了,還是眾多的妃嬪中有人從中作梗,我們都不得而知。有人說甄洛性格溫柔機警,不可能形諸顏色,但是我們要考慮到人性的變化。一個年近四十的女人作為正妻長期受到丈夫的冷落,而丈夫身邊年輕貌美的姬妾如雲,甚至丈夫可能要將正宮的位置給予別人,那麼她還有可能像年輕時那麼溫柔和藹嗎?

[$HR getPages$

  《塘上行》正是甄洛的怨言之作,希望以此詩挽回丈夫曹丕的心,卻沒想到導致曹丕大怒,賜下毒酒。作為一個帝王,曹丕不會允許任何人質疑他,而《塘上行》有些句子觸怒了曹丕。這是甄洛想不到的。

  人都是會變的,郭女王、甄洛和曹丕隨著經歷和地位、環境的變化,肯定也會產生變化。郭女王產生了什麼樣的具體變化我們不知道。她在成為皇后之後,日子更是小心謹慎謙恭,約束親戚朋友的行為,善待婆母和繼子曹叡,維護後宮妃嬪免遭曹丕的責罰。

  郭女王維護後宮妃嬪,估計一方面是因為自己曾經淪落為婢女姬妾,深知處於下位人的痛苦,故而寬容善待;另一方也是因為後宮妃嬪眾多,爭寵奪利事多,為了減少自己被攻擊的可能,而盡力向後宮妃嬪施以善舉。

  青龍三年(235年)春,即曹叡即位八年之後。郭太后在許昌駕崩,時年51歲。關於郭女王之死,有兩種說法,有說自然死亡,有說被曹叡逼迫自殺。

  郭女王,節儉不事享樂,嚴格約束親戚朋友,成為皇后之後,立刻淡出政局,盡力不干政。但還不不可避免地在曹丕死後第八年,因甄洛之死而被繼子逼迫自殺。這件事裡曹丕的妃嬪李夫人"功不可沒"。可見這個人,你就是做的再好,也有連你自己也不知道為啥原因得罪人的時候。

  不論郭女王的死因是什麼,曹叡為郭女王服孝舉殯,按養母生平功過,追封其為德皇后。因曹丕謚號文皇帝,故稱郭女王為文德皇后。並且對郭女王的親族諸人進行晉封。

  郭女王輔佐曹丕使曹魏走向強盛,因為她曾經為國家做出的貢獻,在皇宮內外聲望極高,生前風評極好。沒有史料中記載她有任何過失。作為一個有智謀的女人,她肯定會潔身自好、不授人話柄。故而就算是曹叡逼死了她,曹叡也不敢對外公開,以免遭到眾人反噬,還要對她的親族進行晉封以示安撫。

  縱觀郭女王的一生,為人聰慧冷靜,政治能力強,風評極好,聲望極高,除了被人猜測和甄洛的死可能有點關係外(畢竟甄洛死後九個月她就被封為皇后,這讓很多文人有了大肆編撰的空間),沒有任何污點。

  不論是郭女王之死,還是甄洛之死,不是歷史留給我們的謎團太多,而是歷代文人太過"多愁善感"、太過喜歡迷離曲折的故事,而後人太喜歡"合理"想像,太喜歡編造精彩絕倫、陰謀倍出的故事,反而導致原本可能清晰明確的歷史,反而變得不清不楚了。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