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女神醫談允賢的傳奇人生:史上真實的談允賢
導讀:即將開播的《女醫·明妃傳》讓一位原本寂寂無名的明代女醫火了起來,談允賢以及那些在史冊中留墨不多的女醫們開始進入大眾視野。讓人不禁想起前幾年火遍亞洲的《大長今》,相比只給王公貴族看病的御醫,我們明代的女神醫卻懸壺濟世,醫德醫術更勝一籌!
談允賢,是個對於中醫圈內人來說都有些陌生的名字。然而,隨著一部由劉詩詩、霍建華主演的古裝傳奇劇《女醫·明妃傳》的殺青和宣傳,這位生活在明朝中葉的女名醫正在為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所瞭解,甚至擁有了自己的貼吧和粉絲。
湮沒於正史的民間女醫
談允賢名雖不顯,但確有其人,且是我國古代少數有文字流芳於世的女醫者。其著作《女醫雜言》共收錄病案31例,孤本現藏於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根據《女醫雜言·自序》及談氏侄孫談修所寫跋語,談允賢是江蘇無錫人,「以女醫名邑中,壽終九十有六。生平治人不可以數計」,且「年益高,術益神」。其祖父談復曾獲封奉政大夫、南京刑部郎中,是當地名醫,「以醫藥濟人,衣食常不給,而所得悉施貧者」,祖母茹氏對醫藥也十分精通。其父親談綱曾任南京刑部主事及廣信、萊州郡守。談允賢的家世可以得到《無錫金匱縣志》等地方志的佐證。
談允賢從小聰慧,祖父不願以女紅拘束她,希望授予她醫術。在祖母的指點下,談允賢十餘歲便通讀《難經》、《脈訣》等書。婚後不久,談允賢氣血失調,她通過自己患病醫治的經歷體察用藥,「凡醫來,必先自診視以驗其言,藥至亦必手自揀擇,斟酌可用與否」。祖母臨終前將全部驗方和治藥之具傳授給她。受限於封建社會的禮教大防,當時許多閨閣千金和富豪眷屬得了婦科病,往往羞於請男醫診治,並常常因此延誤病情。談允賢行醫之後,「相知女流眷屬,不屑以男治者,絡繹而來,往往獲奇效」,很快成了當地有名的女醫生。
談允賢50歲時,將祖母傳授的醫術和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總結撰寫成《女醫雜言》。該書採用追憶體裁,先詳述病情、病史,後列治法、處方,記載的患者均為女性,病證多為婦科病,包括月經不調、習慣性流產、血崩、不孕等。患者年齡最大的96歲,最小的6歲,其中育齡婦女佔多數。
《女醫雜言》是我國醫案發展史上較早成書的醫案專著之一。該書早年被現代著名中醫醫史文獻學家範行准先生收藏,范老曾言「現存較早的個人醫案,據我所知,或為十六世紀明正德五年(1510年)無錫談允賢(1461-1556年,楊某妻)……自輯治驗30案為《女醫雜言》一書……及汪機門人所輯的《石山醫案》。」據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所長的鄭金生教授考據,在談允賢之前成書的醫案只有4部,其中《倉公診籍》和《羅謙甫治驗案》為後人輯錄,只有南宋許叔微《傷寒九十論》和元代朱丹溪的醫案專著真正撰成於談允賢之前。
談允賢與《女醫·明妃傳》
「古代女子行醫,還有著作留傳下來,很難得。但知道談允賢的人不多,她不像鮑姑那麼有名,我覺得很可惜。」編劇張巍偶然讀到談允賢的故事,萌發了以此為原型創作劇本的念頭,「劇本是3年前寫的,當時網上幾乎搜不到她的資料。」
不過,《女醫·明妃傳》中的女國醫與歷史上的談允賢並不完全重合。張巍坦言劇本有戲說成分,她發現談允賢的生活年代和「土木堡之變」明英宗北征瓦剌慘敗被俘的歷史事件相距不遠,便進行藝術加工,把談允賢的生活年代提前。劇中談允賢出生御醫世家,自幼跟隨祖母學習中醫知識,漸起救天下女子之心,她在醫學上博采眾長,自成一派,最終成為明朝首位女國醫。她和明英宗、明代宗兄弟二人均有感情戲。
「古代女醫生不會醫治男性,也不會是御醫,宮廷內只有醫治後宮嬪妃的醫婆。談允賢出生於1461年,經歷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有些牽強。明代宗去世於1457年,明英宗去世於1464年,三人也不太可能產生感情糾葛。」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中醫藥文化研究院院長張其成則認為該劇人物、情節值得商榷,但他也認同「這類題材值得嘗試,應該盡量挖掘人物的真實歷史。」張其成希望該劇不過分渲染宮斗和感情糾葛。
《女醫雜言》是我國醫案發展史上較早成書的醫案專著之一。該書早年被現代著名中醫醫史文獻學家範行准先生收藏,范老曾言「現存較早的個人醫案,據我所知,或為十六世紀明正德五年(1510年)無錫談允賢(1461-1556年,楊某妻)……自輯治驗30案為《女醫雜言》一書……及汪機門人所輯的《石山醫案》。」據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所長的鄭金生教授考據,在談允賢之前成書的醫案只有4部,其中《倉公診籍》和《羅謙甫治驗案》為後人輯錄,只有南宋許叔微《傷寒九十論》和元代朱丹溪的醫案專著真正撰成於談允賢之前。
談允賢與《女醫·明妃傳》
「古代女子行醫,還有著作留傳下來,很難得。但知道談允賢的人不多,她不像鮑姑那麼有名,我覺得很可惜。」編劇張巍偶然讀到談允賢的故事,萌發了以此為原型創作劇本的念頭,「劇本是3年前寫的,當時網上幾乎搜不到她的資料。」
不過,《女醫·明妃傳》中的女國醫與歷史上的談允賢並不完全重合。張巍坦言劇本有戲說成分,她發現談允賢的生活年代和「土木堡之變」明英宗北征瓦剌慘敗被俘的歷史事件相距不遠,便進行藝術加工,把談允賢的生活年代提前。劇中談允賢出生御醫世家,自幼跟隨祖母學習中醫知識,漸起救天下女子之心,她在醫學上博采眾長,自成一派,最終成為明朝首位女國醫。她和明英宗、明代宗兄弟二人均有感情戲。
「古代女醫生不會醫治男性,也不會是御醫,宮廷內只有醫治後宮嬪妃的醫婆。談允賢出生於1461年,經歷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有些牽強。明代宗去世於1457年,明英宗去世於1464年,三人也不太可能產生感情糾葛。」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中醫藥文化研究院院長張其成則認為該劇人物、情節值得商榷,但他也認同「這類題材值得嘗試,應該盡量挖掘人物的真實歷史。」張其成希望該劇不過分渲染宮斗和感情糾葛。
編劇的中醫情結
「女中醫是一個很好的挑戰」,編劇張巍想寫中醫題材好多年了。一方面,她對醫療題材向來感興趣,今年她的《長大》和《女醫·明妃傳》均入選第20屆上海電影節九部大戲,前者是西醫劇,後者是中醫劇。另一方面,張巍素以女性職場勵志劇著稱,寫有《杜拉拉升職記》、《陸貞傳奇》等,她直言《女醫·明妃傳》也可以被視為古裝女性職場劇,「如果說《陸貞傳奇》是古代女公務員升職記,《女醫·明妃傳》就是古代女醫升職記」。
張巍坦言中醫題材加大了劇本創作的難度。她參考了《婦科千金方》等十幾本醫書,「我在這方面還是比較謹慎的,沒有一個方子是從網上找來的。故事發生在明中期,所有的方子都從明以前的醫書上摘得。」她先後咨詢3個中醫顧問,多次改方,「有兩個顧問還在郵件上進行過辯論。」她還透露每一集末將有一個美容減肥的小偏方。另據製作方唐人影視介紹,為求真實、嚴謹,劇組在拍攝之初為談允賢的扮演者劉詩詩安排中醫師親手指導針灸手法,包括對於穴位的認識、針刺輕重的拿捏等。
《女醫·明妃傳》預計於2015年初上映。「希望對推廣中醫文化有幫助,能因此有更多學生高考選擇報考中醫,將來從事中醫研究。」張巍希望這部被媒體稱為中國版《大長今》的電視劇也能輸出中國自己的文化符號。
拓展閱讀:歷數古代那些女名醫
受制於封建禮教和婦女較低的社會地位,中國古代流芳於世的女名醫寥若晨星,載入正史的更是鳳毛麟角,後者多為宮廷女醫。中國專職宮廷醫生自周代開始,而宮廷女醫直到漢代才出現,她們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後宮嬪妃們的醫療保健。
西漢義妁
義妁,河東(今山西省復縣)人,她是我國正史所載最早的女名醫。民間傳說義妁從小就對藥草有興趣,十幾歲上山採藥,搗爛後給鄉親們敷治外傷。遇有大夫走村串戶,她總愛跟著學,看大夫們怎樣望、聞、問、切,豎起耳朵,聽大夫講解醫理,並虛心求教。日積月累,她學到了許多醫藥知識,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有一天,外村抬來一個久治不愈的腹脹病人。義妁取出幾根針在他的下腹和大腿紮了幾針,並為病人熬服湯藥。3天後,病人腹脹消退,不久痊癒。此後,義妁的醫名便傳開了。
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年老多病,漢武帝聽說義妁醫術高超,便詔她入宮,封為王太后的侍醫。入宮後,她果然將王太后的病治好了。據《史記》記載,王太后因為喜愛義妁,奏請漢武帝封其弟義縱為中郎,補為上黨郡令。
西漢義妁
義妁,河東(今山西省復縣)人,她是我國正史所載最早的女名醫。民間傳說義妁從小就對藥草有興趣,十幾歲上山採藥,搗爛後給鄉親們敷治外傷。遇有大夫走村串戶,她總愛跟著學,看大夫們怎樣望、聞、問、切,豎起耳朵,聽大夫講解醫理,並虛心求教。日積月累,她學到了許多醫藥知識,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有一天,外村抬來一個久治不愈的腹脹病人。義妁取出幾根針在他的下腹和大腿紮了幾針,並為病人熬服湯藥。3天後,病人腹脹消退,不久痊癒。此後,義妁的醫名便傳開了。
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年老多病,漢武帝聽說義妁醫術高超,便詔她入宮,封為王太后的侍醫。入宮後,她果然將王太后的病治好了。據《史記》記載,王太后因為喜愛義妁,奏請漢武帝封其弟義縱為中郎,補為上黨郡令。
東晉鮑姑
鮑姑,名潛光,東晉上黨(今山西省長治)人,廣東南海太守鮑靚之女,醫家葛洪之妻。她繼承了父親和丈夫的醫術,加以鑽研,醫術愈加精湛。她長期在南海、番禺、廣州、惠陽、博羅等地行醫採藥,深受群眾的愛戴,被稱為「鮑仙姑」。鮑姑曾在廣東越秀山下居住,留下一屋一井。後人稱此井為「鮑姑井」,又在舊址建立一座道觀,稱為「越岡院」,明朝萬曆年間重修後改名為「三元宮」,內仍有鮑姑殿並供奉其塑像。
鮑姑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施灸家。她很可能參與創作了葛洪的《肘後方》,尤其是其中對艾灸經驗的總結。鮑姑以治贅瘤與贅疣聞名,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當地盛產的紅腳艾進行灸治,取得顯著療效。「每贅疣,灸之一炷,當即愈。不獨愈病,且兼獲美艷。」《粵秀山三元宮歷史大略記》石碑刻載:鮑姑「有贅艾(即紅腳艾),藉井泉及紅艾為醫方,活人無算。」
宋代張小娘子
張小娘子,北宋嘉祐年間民間女醫師。傳說有一天,一位郎中雲遊路過張小娘子門前,向她討水喝。張小娘子見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便將他請進屋裡熱情招待。老郎中見她聰明賢惠、手腳勤快,便將開刀和制膏等外科醫術傳授給她,還贈她一部秘而不傳的《癰疽導方》。
經過不斷實踐,張小娘子終於成為一位精通外科的女醫生,凡是瘡瘍癰腫的患者前來求醫,經她診治無一不見奇效。張小娘子一時聲名大噪。她又把外科技術傳給丈夫,夫婦倆都成了當地的名醫。
清代顧德華
顧德華,又名裡雲,江蘇吳縣人,生於清道光、咸豐年間。她是吳縣一帶的婦科名醫,女患者經她診治,都很欽佩敬仰她。顧德華著有《花韻樓醫案》一卷,共載病案29個,多數為危重病例。醫案論治透徹,立方平善,均為經驗之案,為女醫中所罕見。同縣張玉田收藏了該書的抄本,1921年紹興裘吉生將其抄本輯入《珍本醫書集成》,使《花韻樓醫案》得以流傳至今。
清代曾懿
曾懿,字伯淵,又名朗秋。清咸豐二年出生於四川華陽縣(今屬成都市)一個官紳家庭。當時有許多百姓因為醫治無效而喪生。曾懿憐惜鄉民的無辜,更痛恨庸醫,於是廢寢忘食地苦讀家藏醫藥典籍,對於精闢的論述和嚴謹的方劑,都一一摘錄並悉心鑽研。晚清西風東漸,不少守舊者對西方醫學知識一味反對。曾懿卻廣收博采,加以運用。她常告訴病人要「節勞以保腦力」,「時吸新鮮空氣以保肺」。
曾懿54歲時著成《醫學篇》,共2冊,各4卷。書中將傷寒、瘟病兩類疾病的病情及治法詳加辨析,並將《瘟病條辯》、《溫熱經緯》諸書各方,摘錄成帖,一目瞭然。她還把古方、時方及自製諸方精選並分成傷寒、瘟病、雜症、等類,附於書中。1933年,蘇州國醫書社將該書重輯為《診病要訣》、《雜病秘笈》、《幼科指迷》、《寒溫指迷》、《婦科良方》、《外科纂要》6種,名為《曾女士醫學全書》(六種)鉛印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