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虜後被逼迫墮胎的皇后邢秉懿:宋高宗憲節皇后
中國歷次戰亂都會帶來無數人間悲劇,國破家亡之際,戰爭就不再只是男人們的事,而女人們往往要比男人承受更多的苦難,因為她們往往成為戰爭的戰利品和敵人的玩物。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亂」,使北宋皇族女性受盡折磨和苦難,尤其是宋高宗趙構的皇后邢秉懿更加不幸,她被逼迫「以墮馬損胎」,國破家亡、別夫失子,所有苦楚都自己扛。
1126年 (北宋靖康元年)十月,金軍攻陷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宋欽宗趙桓派弟弟康王趙構前往金營議和。趙構行至磁州時(今河北磁州),被宗澤將軍勸止:「你的叔叔肅王到了金營後,就一去不復返,如今金國的韃虜花言巧語哄騙大王前去,決沒安什麼好心。況且,金朝的大軍已迫近京城,大王再去又有何益!臣強烈要求大王你不要去。」果然,就在趙構作為「和談大使」前往金國的途中,金軍仍然繼續進軍。十一月,金軍輕而易舉攻佔了北宋首都--汴京。宋欽宗親赴金軍大營跪獻降表,汴京(今河南開封)城內皇家珍藏、公私儲蓄被金軍擄掠一空。金軍就敲著得勝鼓,押解著俘虜和戰利品北歸。
當押解的隊伍渡過黃河後,宋徽宗遣武義大夫曹勳尋機南歸,要求他與僥倖避開了這場劫難的趙構取得聯絡。宋徽宗交付曹勳一件背心,裡面密寫:「要想盡一切辦法,快快來救你的父母。」他還哭著囑托曹勳,並轉告趙構:「千萬不要忘記我這次被俘後,往北走的路上所受的苦。」並把擦淚的白紗手絹交給曹勳說:「你見到康王后,表達我的思念,我的痛苦。今生今世父子恐怕是相見無期,只有早日梨請清中原,收復河山,才能救他的父母。」
趙構的髮妻邢秉懿摘下一隻平時經常戴的金耳環托付給曹勳說:「到時傳語大王,願早如此環,才會得以相見。如果見到我的父親,告訴他我還好。」 環者,「早還」也。周圍人聽後都忍不住傷心掉淚。
1127年 (靖康二年) 三月,金軍將徽、欽二帝,連同后妃、宗室、官員、教坊、工匠等一萬四千多人分批押往金國都城會寧。這其中,婦女佔了很大的比例,比較著名的有宋徽宗皇后鄭氏、宋欽宗皇后朱氏、宋高宗生母韋氏、宋高宗髮妻邢氏,以及後來因為假冒之案而出名的柔福帝姬。
北宋皇族北上途中,金軍對他們肆意凌辱,一半的人被折磨致死或者自殺,屍體枕籍於途。而這一大群俘虜北上時,正是農曆四月,北方還很寒冷,宋徽宗、宋欽宗二帝和宋徽宗皇后鄭氏、宋欽宗皇后朱氏、宋高宗趙構的夫人邢秉懿衣服都很單薄,晚上經常凍得睡不著覺,只得找些柴火、茅草燃燒取暖。女子成為俘虜,其中所受的屈辱是不言而喻的。朱皇后當時二十六歲,艷麗多姿,經常受到金兵的調戲。在北上的路上,朱皇后還被強迫給金軍唱歌助興,數次面臨被侮辱的危險。而這些曾經顯赫一時的貴族女人,絕大多數沒有自殺的勇氣,為了苟且偷生,寧可逆來順受,忍受各種各樣的侮辱。
到了會寧後,《靖康稗史》中有令人心悸的記述:「富家貴族子弟都作為奴隸使用,干燒水煮飯、餵馬之類的粗活。而這些,他們平日都沒有人幹過,很不熟悉。金兵無日不攖鞭撻。不到五年,十不存一。」女性除了家國淪亡的痛苦,還要承受比男性更為深重的屈辱和災難。「婦女分給金國的王公貴族,如果不顧名節,還有生存的希望;倘若分給下級軍官,十個人中,有九個人淪落為妓女,名節也喪失了,人也大部分被折磨死了。一個王公貴族的鄰居,是個鐵匠,用八兩銀子買了一批妓女,實際上都是北宋親王的孫女、相國侄子的媳婦、進士的夫人。這些人,才從樂戶中出來,就登上了鬼錄,其餘的大都相似。」
宋高宗趙構的夫人邢秉懿在北行時,就已經懷孕了,被逼迫「以墮馬損胎」,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金兵強迫她,從馬上摔下來,把自己的胎兒打掉。手段這之殘毒,令人髮指。當押解到湯陰縣時,因萬夫長完顏宗賢逼辱調戲,邢秉懿幾欲自盡。顛沛轉徙的艱難,生死之間的掙扎,千言萬語都難訴盡的苦楚都被她省卻了,只是轉告丈夫希望「早還」,轉告父親自己「無恙」。邢秉懿流於史書的話僅此一句,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由此可以看出她是溫厚重情的女子。
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商丘)稱帝后,遙尊母親韋氏為宣和皇后,遙冊妻子邢秉懿為皇后。但這樣的「殊榮」對後來在金國「浣衣院」實為軍妓營裡遭受折磨的生母和髮妻來說實在是天大的諷刺。
曹勳逃歸後,在南京把信令交給趙構,趙構哭著把徽宗的密書傳給眾臣看,古代中國長期形成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和「 家天下」的觀念,做為唯一沒被金軍擄走的皇子,挽國家之將傾的大任必然落在趙構肩上。可惜,趙構缺乏「恢復中原,還我河山」的氣概。他一路南逃,逃到杭州方敢停下,宣稱只是臨時安頓,故將首都命名為「臨安」。對著父兄留下的遍地烽火,內外夾攻的破爛江山,趙構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他著力於穩定局面,整頓內治,暢通政令,恢復民生。「臨安」十年後,這半壁河山奇跡般繁榮起來。而金國由於連年用兵,內訌不斷,政局動盪,已無力大規模南侵。在這種局面下,趙構卻開始阻止主戰派聚兵北伐的建議,醉心於琴棋書畫。不久,他宣佈正式建都杭州,開始不斷派遣使者與金國議和。趙構低聲下氣地敬獻誓表,向金國稱臣:「承蒙你們看得起,我將願意作為你們的附屬國,世世代代,子子孫孫,永遠奉守臣節。如果,我背叛這個誓言,上天的神明也不會放過我,讓我摔死,趙氏家族也會滅亡,分割我的國家。臣下今日既進誓表,還望上國早點降下誓詔,使我國有所憑證。」
1141年(紹興十一年)年底,宋金終於鑒定了和約。和約規定宋向金稱臣;每年向金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東到淮水,西到大散關為國界,十多年來韓世忠、岳飛、吳玠等主戰派將領浴血收復的的失地都割讓金朝。割地稱臣換來金熙宗「開恩」,在次年放還趙構的生母韋太后,以及宋徽宗、鄭皇后、邢秉懿的靈柩歸宋。
邢秉懿當了十二年的「皇后」,沒有過一天皇后的日子,於1139年(紹興九年)死於五國城,時年34歲。在邢秉懿的靈柩前,趙構長慟不已,自在南京遙冊她為皇后,他就沒有再立皇后,終於等到她回來,卻已是一具枯骨,他追諡邢秉懿為懿節皇后,並隆重安葬。死者無覺,哀榮不過是風吹即散的灰燼。自收到她的那只耳環,十五年過去了,他讓她藏著另一隻耳環,懷著「早還」的空夢,血淚空流,望斷了歸路。或許悲歌可以當泣,或許遠望可以當歸…
很長時間裡,趙構心情抑鬱,甚至不能上朝,吳貴妃為了寬慰他,特意為自己兩個才華橫溢的侄兒吳珣、吳琚娶了邢秉懿娘家的兩位姑娘,讓趙構深為感動。1143年(紹興十三年)趙構感念吳貴妃多年來與他同甘共苦、生死相隨,立她為後,至此,十六年來中宮虛設的南宋宮廷有了第一位皇后。
時人張擴《挽懿節皇后詞》:
內治推炎宋,名參列後賢。若為憂國步,遽報損天年。未暢關雎化,空騰煒管傳。六宮遵舊訓,女則有遺篇。
彷彿邢秉懿是在宮廷裡安穩過日子的賢後。遭受家國巨變,隨中原衣冠南渡的張擴非常瞭解邢秉懿的遭遇,也正是因為感同身受才不忍寫出。後世人回望痛史,對辜負邢秉懿的趙構已經沒有寬容,明人陳鑒寫道:
日短中原雁影分,空將環子寄曹勳。
黃龍塞上悲笳月,只隔國安一片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