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記錄者白修德:單槍匹馬報道美大選
影片《一九四二》使白修德這個名字從歷史深處迅速地走入到人們視野中。由於當時美國嚴格的新聞審查和國民政府的阻撓,1942-1943年的大饑荒報道並不順利,美國記者白修德克服各種困難,深入災區採訪,他的報道很快在美國引起轟動,也間接給國民政府施加了賑災壓力。
關於1942年發生在中國中原地區河南的那場並不為人熟知的大饑荒,白修德在後來的回憶錄《探索歷史》(InSearch ofHistory:APersonal Adventure)中這樣描述:
把各縣和各村的情況逐一加在一起統計,看來受災最重的40個縣裡還有800萬居民。其次是一些邊緣縣份,那裡還有許多人正在奄奄待斃。根據我們目擊的情況和地方官員給我們提供的死亡數字推算,我們可以推測有兩三百萬人已經背井離鄉外逃了;另有200萬人已經餓死。當時是三月份,我們估計,如果莊稼長勢正常,新糧也要到五、六月份才能夠成熟,所以還會有兩三百萬人餓死。我在災區的最後一個星期集中精力於統計數字。我的最可靠的估計是,有500萬人已經餓死或快要餓死——無論用什麼方法計算,這個數字可能有20%的出入。但是最準確的數字通常都變成了統計資料,因而很容易被人遺忘。我印象最深的,並不是我所搜集的數字,甚至也不是我們在調查災情時那種麻木不仁的心理,而是一天傍晚我們騎馬外出時看見兩個人躺在田野裡哭泣的情景。他們是一對夫婦,躺在田野裡互相摟抱,依偎取暖。我知道他們已命在旦夕,而我也不能停下來;但是在我看來,迎著凜冽的寒風,面對冷漠的世界,他和自己的妻子在彌留之際相依為命地蜷縮在一起,躺在堅硬的雪地上,是一幕慘景,然而他們相愛之深,委實感人肺腑。
——《探索歷史》,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版
深受費正清影響對華產生興趣
白修德是美國著名記者西奧多·哈羅德·懷特(TheodoreHarold White,1915.5.6-1986.5.15)的中文名字。這位二戰時期美國駐華記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對中國這個東方國家充滿興趣,曾深入報道了二戰時期的中國。作為熟練的政治新聞報道記者和小說家,他又在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期間記錄和分析了不同選期內美國總統大選的進程,從而進一步為人熟知,並獲得普利策新聞獎。
1915年5月,白修德出生於美國波士頓一個猶太人家庭,他的父親大衛·懷特(David White)是當地的一名律師。根據白修德後來在《探索歷史》中所描述的成長經歷:他在波士頓的猶太人聚居區長大,進入希伯來語授課的學校上學,並在那裡對猶太教聖書塔納赫產生興趣,甚至在幾十年後,他還能回憶起一些希伯來語的聖書內容。白修德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16歲時,他不得不中斷學業,到街頭賣報維持家計,飽嘗了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給窮人帶來的痛苦和辛酸。
在早年讀書的時候,白修德還參與組織了一個早期的猶太復國主義學校協會。1932年,白修德從免費的波士頓公立拉丁文學校畢業,由於在校期間表現優異,他在1924年獲得了220美元的哈佛大學獎學金。當時,他還獲得一筆180美元的報童基金。這兩筆錢加起來正好可以支付他在哈佛大學的一個學期學費,因此,他進入哈佛大學歷史系讀書,以後又轉入該校的東方研究所學習中國歷史。
喬伊斯·霍夫曼(Joyce Hoffman)在《新聞與幻象——白修德傳》(The odore H.White and Journalism As Illusion)中這樣描述白修德的哈佛生涯:他在哈佛讀書時候,發現「哈佛的共產主義者多如虱子」,他曾站在圖書館寬闊的階梯上,將一隻拳頭揮向天空,宣稱道:「我主修歷史!我要領導一次革命!」他將自己描述為「溫和的馬克思主義者」。
在哈佛大學期間,白修德是後來成為著名漢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費正清(JohnK.Fairbank)的第一位弟子。白修德很早就對中國這個東方國家充滿興趣,他在哈佛期間修讀了中國歷史。在費正清的影響下,他開始嘗試著以政治化的眼光看待中國。在師生關係之外,兩人也是畢生摯友,白修德離開哈佛後一直與費正清保持緊密關係。他甚至以費正清的姓Fairbank為兒子大衛·費爾班克·懷特(David Fairbank White)命名。
1938年,白修德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與他同期畢業的同學中還包括小約瑟夫·甘迺迪(Joseph P.Kennedy,Jr。),即後來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哥哥。畢業後,白修德申請到一筆海外旅行獎金,他帶著這筆錢和費正清的介紹信踏上中國的土地,來到了當時國民黨所在地——「陪都」重慶。
二戰時期的駐華記者生涯
白修德是二戰時期西方記者進入中國活動的一個縮影。他1939年就來到了重慶,開始向西方報道中國的情況。最初,白修德在重慶的工作是國民黨宣傳部門的顧問,隨著對中國的瞭解不斷加深,他逐漸成為了一名中國戰局和政局的自由報道者。白修德從1939年開始就跟隨國民政府,深入觀察了中國的政治情況變化,經歷了重慶國民政府一系列重大事件。因此,從時間上而言,他比一般西方記者到中國報道二戰戰況和國共角力都要更早。
後來,另一位對中國充滿興趣的美國人——美國《時代》雜誌的創立者和出版人亨利·盧斯(HenryR.Luce)瞭解到了白修德的新聞視野和敏銳的捕捉能力,於是邀請他為《時代》雜誌供稿。於是,白修德成為了二戰時期《時代》雜誌在中國的通訊員。
1942年,白修德衝破重重阻撓報道了河南省的大饑荒情況。這段報道經歷大大增加了他的影響力,也使他對於國民政府的失望與日俱增。在他看來,這場大饑荒雖然有「1893年光緒皇帝統治以來最嚴重的旱災」這樣的自然因素,也有日本侵華的外部因素,但是令他「最為憤慨」的是,當時中國的無政府狀態導致了這場人禍。
他後來在《探索歷史》中記錄:「如果政府採取行動的話,則不致於有這麼多的人死於饑饉,這種死亡是人為的」,「中國『政府』在聽任這些人死去,或者說是無意中把他們活活餓死。這個政府正在同日本打仗,為了戰爭,它橫徵暴斂。可是,它又不信任自己的貨幣,戰場上的軍隊奉命可以徵收糧食和實物來維持給養。軍隊在河南幹的勾當就是大量徵收軍糧,數額超過了土地的產量。他們弄光了農村的糧食;他們又不從有餘糧的地區運進糧食來;他們根本不顧老百姓的死活。」(《探索歷史》,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版)
當時國民黨政府的新聞審查很嚴格,而《時代》雜誌的編輯也常常因為觀點和報道角度上與白修德的分歧,不斷要求他修改稿件。這些都令白修德感到煩惱。儘管他仍然懷有對盧斯的極大尊敬,但他還是辭去了《時代》雜誌通訊員的職務,並回歸到自由寫作和報道的狀態中。
1947年,白修德和另一位美國駐華記者賈安娜(Annalee Jacoby)合作撰寫出版了《中國的驚雷》(Thunder Out of China)一書,記錄了他們眼中處於戰爭年代和危急時刻的中國,包括國民黨政府的無能和腐化以及共產黨力量的逐步興起。作者還呼籲美國重視中國國內政治力量的變化。在這本書的引言中,作者告誡:「在亞洲,10億人對世界的現狀感到厭倦,他們生活在情況如此惡劣的奴役中,除了身上的枷鎖,已經無所可失去……不到一千年前,歐洲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並走向反抗……今天的亞洲人民也走在同樣的道路上。」
「總統的誕生」系列作品和美國大選
《中國的驚雷》雖然反響很大,但也影響到白修德的新聞事業。美國作家彼得·蘭德後來在反映駐華記者生態的作品《走進中國:美國記者的冒險與磨難》中分析:「白修德的《中國的驚雷》出版後,就完全拋棄了中國。雖然避免了同謀罪的災難,但紐約也拋棄了他。」
此後,白修德擔任了海外通訊社(Overseas News Agency)的歐洲通訊員。1948年,他舉家遷居巴黎,報道馬歇爾計畫的執行情況。他在這個時期的著作有描寫戰後西歐的《灰燼中的火焰》(Firein the Ashes)。
1953年,這位在海外漂泊了十多年的遊子回到了美國,但回國後的生活卻不如人意。他與很多替中國共產黨說過公道話的美國進步人士一樣,受到麥卡錫主義的迫害,被吊銷了護照;僱傭他的一家雜誌社也破產倒閉,他成為一名無辦公室可去的失業者。於是,他花費了一年時間,撰寫了一部以中國為題材的小說《山路》(TheMountain Road),回顧了他的二戰報道生涯。這部作品記述了面對日本人的進攻時在華美軍撤退的往事,也坦陳了當時美軍內部的衝突,以及對中國的消極態度。這本小說出版後受到好評,並於1960年被拍成了反戰主題的電影,也讓白修德賺夠了足夠全家維持幾年開支的稿費。
在經歷了回國後的挫折和成功後,白修德決定實現一生職業的重大轉變,投身專業寫作。他開美國新聞史上的先河,單槍匹馬地投入美國總統選舉的專業報道。美國每四年舉行一次大選,產生一位總統,他也打算每四年寫一本《總統的誕生》的專著。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白修德陸續推出了他的「總統的誕生」系列,分別觀察和分析了1960年、1964年、1968年、1972年和1980年的美國總統選舉,豐富的海外經歷和敏銳的分析能力使他在這段時期的政治寫作中得心應手。該系列的第一本書,即《總統的誕生,1960》,成為當時的暢銷書,也奠定了這個系列作品成功的基礎,並幫助他獲得了1962年的普利策獎。該書一直以來都是關於約翰·甘迺迪總統的競選過程和最終如何成為總統的最有影響的出版物。
1972年,在尼克松總統因「水門事件」而被迫下台後,白修德暫時中斷了他的「總統的誕生」系列寫作,在1975年出版了《信任的缺口》(Breach of Faith:The Fall of Richard Nixon),心平氣和地記述了這樁政治醜聞及其相關人物。因此,「總統的誕生」系列缺少了1976年的那一卷。1980年,白修德又回到了總統大選的分析寫作中,同年,他結合早年的大選報道和他對過去約25年間裡根和卡特之間競爭的觀察分析,開始寫作《尋求自我的美國:總統的誕生》(America In Search of Itself:The Making of the President,1956-80)。
「總統的誕生」系列的最後一部作品是《總統的誕生,1984》。白修德晚年的作品刊載在他在上世紀40年代曾與之分道揚鑣的《時代》雜誌上。1986年5月15日,白修德突然中風,隨後在紐約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