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代名將袁崇煥:為何下場卻和岳飛一樣冤死
金庸小說《碧血劍》裡的主角袁承志,武藝高強,有情有義,出身也很厲害,乃是明末忠臣袁崇煥之子。後來他的父親中了奸人之計,被崇禎皇帝凌遲處死,全家滿門抄斬,年幼的袁承志被家中的一個啞僕冒死救出,後來拜到華山門下,練得絕世武功,並和美女溫青青、九公主等發生悱惻的愛情云云。當然,袁承志的老爸袁崇煥是沒有武功的,他本是科舉出身的文人。不過,袁崇煥的軍事才能相當了得。明末滿洲人的崛起,已經成為明朝最大的邊患,特別是努爾哈赤攻佔撫順後,氣勢大盛,明軍幾乎望風而潰。危急之時,袁崇煥被委以遼東防務的重任。
受命後,袁崇煥加固了寧遠城,滿洲人攻打了六個月都沒有拿下。《嘯亭雜錄》中記載,在一次攻城中,努爾哈赤被袁崇煥用紅衣大炮擊傷,努爾哈赤憤然說:「何憨兒乃敢阻我兵力?」不久,努爾哈赤便因傷掛了。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亟亟為惱怒,繼位後便提兵欲為父親報仇,但在寧錦又被袁崇煥殺得大敗。滿洲人對袁崇煥既恨又懼,恨不能將他生吞活剝。崇禎二年(1629年),滿洲人見無法攻克袁崇煥的城堡,於是便繞道長城後進圍北京,袁崇煥聞訊後率領九千精兵星夜回援,結果在廣渠門外和十萬八旗軍血戰一場,迫其退卻。皇太極退兵後,見袁崇煥軍隊兇猛,便效仿《三國演義》中周瑜利用蔣干盜書的反間計故事,將被俘的太監楊某監於帳中,故意讓他偷聽到「袁經略有密約,不日即輸誠矣」的密談,第二天又有意將楊太監放跑。
楊太監跑回後,趕緊把這個絕密情報向崇禎添油加醋的匯報了一番,崇禎皇帝果然中計,將袁崇煥投入獄中,次年八月以「謀叛欺君」的罪名將袁崇煥處以磔刑,並被肢裂於西市。最為慘烈的是,當時的人都以為袁崇煥勾結滿洲人通敵賣國,聽說袁崇煥被處死,這些人「將銀錢買肉一塊,如手指大,就著燒酒,狠咬一口,還要大罵一聲,沒多久,崇煥肉悉賣盡。」後人會問,崇禎就那麼傻啊,這麼輕易的就上當了?仔細想想,這種事情也不奇怪,天性多疑的人是最容易上這種當的,曹操如此,崇禎也是如此。
當時有幾個事情讓崇禎對袁崇煥起了疑心,一是滿洲人繞道南下圍北京城的時候,朝廷本命袁崇煥拒敵於順義、薊州一線,但袁崇煥直接退守了通州、昌平,隨後又退守京城。滿洲八旗的長驅直入使得京城內外的官民都受到騷擾,很多人對袁崇煥的軍隊沒有及時的堵截滿洲軍隊非常不滿,一時間謠言四起,說袁崇煥已經暗通滿洲人,故意放滿洲軍隊入關云云。皇太極的反間計,大概就是受到當時謠言的啟發。當然,這也怪不得袁崇煥,因為當時他並沒有時間去佈防,也只能先保京城。另外,當時廣渠門大戰的時候,明將滿桂在德勝門,袁崇煥在廣渠門,兩支軍隊一內一外,同時與滿洲八旗奮戰。後來滿桂退守德勝門之甕城,而袁崇煥則率軍將皇太極逼退。次日,袁崇煥入城晉見崇禎,並請求像滿桂一樣,讓他的士兵入城休整。這個提議引起了崇禎的警覺,當場就斷然拒絕了袁崇煥的請求。後來太監楊某的告密,更是火上澆油,讓崇禎認定袁崇煥和滿洲人的確內外勾結。
在當時明朝與滿洲人的對抗中,明軍能在遼東抑制滿洲八旗已屬不易,而袁崇煥在崇禎元年(1628年)見崇禎的時候,曾經誇下海口,「五年平遼」,雖然後來袁崇煥自己說當時只是想暫時寬慰一下皇帝而已,但卻讓崇禎對他的實力產生了猜忌。後來,袁崇煥又擅自殺了大將毛文龍,這更加讓崇禎感覺這人可能有謀反之心。崇禎的喜怒無常和疑心太重,是袁崇煥被殺的根本原因。只可憐袁崇煥千里冰雪回師救主,卻落得被凌遲處死,甚至被當時人「食盡其肉」的慘劇,真可謂是讓人痛心疾首。袁崇煥入獄後,曾寫下一詩以表心跡,其中有兩句:「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辭」。但這樁千古奇冤,直到乾隆年間修《明史》時,真相才大白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