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楚墓帛畫中的婦人形象是誰? | 陽光歷史

 

A-A+

長沙楚墓帛畫中的婦人形象是誰?

2016年07月20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203 次

  1949年,湖南長沙市東南郊陳家大山楚墓出土了一幅帛畫。此帛畫距今已有加朋多年,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絹畫之一,被稱為晚周帛畫或長沙楚墓帛畫。

  這幅帛畫高約28厘米,寬約20厘米。畫面主要位置繪一婦女,側立向左,頭後挽有一垂髻,並系有飾物,長裙曳地,腰細而修長,兩手合十神態虔敬。她的上方繪一條龍和一條鳳,鳳鳥頭上昂,振翼奮爪,尾翻飛,呈奮起狀;龍則雙足屈伸,身體蜿曲,似乎正向天空飛昇。該畫以墨線勾描,線條有力,頓挫曲折富於節奏變化,用黑白組合,使畫面具有一定的裝飾趣味。在人物的唇和衣袖上,還可以看出施點過朱色的痕跡。

  長沙楚墓帛畫的發現引起了我國許多專家學者的關注,這幅帛畫為何而作?圖中的婦女是誰?騰飛的動物是否是龍鳳?學者們對此進行了諸多研究和探討。

  20世紀50年代初,郭沫若先生根據當時的舊摹本進行過研究,認為婦人左上方的一獸一禽為夔(古代傳說的一種獨腳獸)和鳳,一鳳一夔作鬥爭狀。鳳為神鳥,象徵善與和平,在鬥爭中居高臨下,佔優勝地位;夔為怪類,象徵邪惡與死亡,在側面抵禦相形敗退。畫的下面是一個現實中的女子,她合掌胸前,立於鳳鳥一側,似乎在祈福。然而郭沫若卻沒有對畫中婦人的身份進行考訓。

  20世紀80年代以後,帛畫在社會上公開,人們對照舊摹本研究,發現舊摹本中有不少錯誤,似龍的獸是雙足而不是單足,帛畫的最下角有一新月被忽略了。因此,郭沫若先生的推測就被打破了,於是學者們對原畫進行重新鑒定。

  《江漢論壇》曾發表一文章《對照新舊摹本談楚國人物龍鳳帛畫》,這篇文章對長沙楚墓帛畫又有了新的詮釋。

  該文認為帛畫的結構和佈局有上、中、下三層。上層是天空,左邊的獸應該是我國古代神化了的龍,右邊的鳥則應是鳳。龍和鳳在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是人和神助魂升天的神獸神禽。畫中的婦女站在中層,就應該是人間。婦人右下角有一彎月狀物是下層,應該是大地,意味著婦人站在大地上,向龍鳳合掌祈求,希望飛騰的神龍神鳳引導她的靈魂進入神界。該文還認為畫中婦人即墓主人自己,這幅帛畫的主題思想就是楚巫神迷信思想的一種反映。

  美術史家金維諾先生也贊同這樣的說法。他認為畫上的中心人物應當是死者本人的畫像,並認為此類帛畫是我國肖像畫的濫觴。

  但是對於畫中的婦女是誰,學術界還沒有一致的答案。王伯敏先生認為這是一幅帶有迷信色彩的風俗畫,描寫一個巫女為墓中死者祝福。這幅帛畫所描繪的婦女,有可能是當時「巫祝」的形象。除此以外,還有人認為畫中婦人是女神宓妃,王仁湘同志就認為這是一幅「豐隆鸞鳥迎宓妃」圖。

  從墓葬出土的形式來看,這幅帛畫在當時肯定不是作為觀賞的美術品,而是被統治者作為寄托升天願望的迷信工具,這與楚人的迷信習俗是相符合的。至於畫中婦人的形象到底是誰,各家說法不一,就成了一個未解之謎,還有待於專家、學者作進一步研究。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