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皇帝石敬瑭非「漢奸」:本是沙陀族不是漢人 | 陽光歷史

 

A-A+

兒皇帝石敬瑭非「漢奸」:本是沙陀族不是漢人

2016年07月28日 帝王將相 暫無評論 閱讀 215 次

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國以後,屢次打敗遼國的進攻。消息傳到宋朝後,宋徽宗覺得這個是個好機會,天上好像要往下掉餡餅了,並且有可能還是十六個,也不管天上掉下來的到底是餡餅還是鐵餅,鐵餅掉下來可是要砸死人的。宋徽宗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藉機收回燕雲十六州,這個問題可是困擾了幾個先帝的懸而未決的難題。

宋徽宗也不是腦袋瓜子一熱就這樣決定了,估計是宋朝「大一統」思想的作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中國歷來是一個崇尚「大一統」的國家,不論統治者還是老百姓,概莫能外。

宋徽宗知道自己有多少斤兩,覺得自己去開疆裂土是沒有什麼機會了,但是恢復祖宗疆土還是要見機行事的。宋徽宗和他的幾個得力大臣如蔡京、童貫之流密謀,打算趁著遼國的大廈將傾之際,再踹上一腳,以此來收回令宋朝君臣魂牽夢縈一百多年的燕雲十六州。

為什麼宋朝對燕雲十六州這麼關注?這個問題要好好地剖析一下。

公元936年,殘唐五代時「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歷史舞台上,出現了一個最大名鼎鼎而又最遺臭萬年的人物——「兒皇帝」石敬瑭。此公作為一個自私自利的軍閥,為了同後唐分庭抗禮,實現自己「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夢想,竟答應割讓燕雲十六州給遼國,以換得了遼國幫助他打敗後唐,建立了短暫的後晉。但是這個無恥的行為,使得中原門戶大開,為後來中原地區的漢族政權留下心腹之患,這一後患直到明朝建立以後才得以徹底消除。

遼國的第二任皇帝耶律德光冊封石敬瑭為皇帝,國號(後)晉。當時,時年四十七歲的石敬瑭為了表達自己感激涕零的心情,主動拜認比自己整整小了十歲的遼太宗耶律德光為「父」,自稱為「兒」,臭名昭著的程度和明末著名的吳三桂並駕齊驅,而且他還少了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浪漫,多了層「認賊作父」當「兒皇帝」的屈辱,千秋萬代,罵名滾滾,成為「漢奸賣國賊」的代名詞,南宋初年的賣國賊秦檜、抗日戰爭時的大漢奸汪精衛也難以望其項背。這幾個人即使再無恥下流,也沒有留下管人家叫爹的記錄。

石敬瑭的無恥之名「留芳千古」,以至於偉大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1905年8月29日發表的寫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同盟會宣言》中,第二條就赫然表明:

「恢復中華。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中國之政治,中國人任之。驅除韃虜之後,光復我民族的國家。敢有為石敬瑭、吳三桂之所為者,天下共擊之!」可見,石敬瑭此公名氣之大,千年之後仍然被人拿來教育下一代。

每次看到燕雲十六州這段歷史時,都會拍案大罵幾句,要知道燕雲十六州地處要衝,是屏蔽異族入侵的天然屏障。

後來經過多年之後才知道,此位老兄不是漢族人,是沙陀族,也就是說不是「漢奸」,但是考慮到他竟然好意思認比自己小十歲的人當父親,還是會憤懣地大罵一句:「奶奶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