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的成長歷程怎麼樣?李治在位時做了什麼事?
唐高宗李治,字為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而且是從小就被唐太宗帶大的,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也就是649年)登基,開創了有貞觀遺風的永徽之治。按理說,這個皇帝應該還是挺能幹的一個人,但是,奇怪的是,歷史上對他的評價都不怎麼高,相反的還很低。
世人對唐高宗李治的看法,大多是善良、仁慈、正直、懦弱等,認為他是一個連自己的皇位都保不住的男人,而且還讓自己的妻子成為一代女皇,典型的耙耳朵。但是,你不知道的唐高宗其實是這樣的。
他在位的前期,唐朝的領土範圍是最大的。唐太宗的貞觀之治末期,已經出現了很多不利的情況了,他能夠力挽狂瀾,不僅解決了貞觀之治的遺留問題,還開創了「永徽之治」。在唐高宗登基的時候,江浙一帶就爆發了農民起義,高宗還沒正式登基,就發佈「罷遼東之役及諸土木之功」,另外,唐高宗還知人善用,他發掘了一大批人才,如:辛茂將、盧承慶、許圉師、杜正倫、薛元超、韋思謙、戴至、張文瓘、魏元忠等人。這些人後來都成為了他政治之路上的中堅力量。可見,他還是有治世之能的。一個君王,要管理好國家,怎麼可能全靠一個人,所以,他有發現人才的眼光,這一點是帝王極為重要的一項條件。
一個有作為的君王,必定是有取捨之心的,而且懂得如何取捨。唐高宗在他的帝王之路中做的最大的選擇大概就是將自己父王的小妾武媚娘納為皇后了吧!本來按照唐代後宮之例,皇帝駕崩後,後宮諸位妃嬪都必須削髮為尼入感業寺,一直到死。但是,李治早在太子之時就對武氏心生愛慕,於是,在自己父皇駕崩後,他並沒有遵從禮制讓武氏一直待在感業寺,反而提出,要接武氏入宮,成為自己的老婆。連父親的女人也敢染指,這樣的人,你說他是爛好人誰信?
還有,在武則天入宮後,她將李治的王皇后和蕭淑妃斬去四肢,泡入酒內,面對這樣殘忍的武則天,李治採取了默許的態度。但是,唐高宗李治並不是事事都聽從武氏的意見,你要知道,他在位時曾平定漠北,大破百濟與倭國聯軍,滅亡高句麗,滅亡西突厥,大擴中國版圖。他並不傻,怎麼可能將江山拱手相讓。在「二聖」的權力分配上,李治也握有絕對的主動權,大部分時間裡,武則天的權力是由李治授予。雖然《舊唐書》稱各全國的事情都讓天後給辦了,痛恨武則天的《新唐書》更稱「政歸房帷」。事實上,當時朝中重臣的簡拔任用,基本都由李治一人決定。而決定權力歸屬的核心砝碼——軍權,更是從頭到尾都由李治牢牢掌控。
在李治執政期間,風眩病症漸漸嚴重,常常頭痛難耐,眼睛看不見東西。在這種情況下,武則天承擔了越來越多的政務工作,也漸漸得到越來越大的權力。儘管如此,除一次勸皇帝不要御駕親征外,她從未真正干預過軍事。683年,56歲的李治掛掉前留下遺詔讓兒子繼承皇位,並在遺詔中稱:「軍國大事有不能決斷者,請天後處理決斷。」若非武則天是個女人,這已經是劉備托孤一般的歷史佳話了。
能將一個野心這麼大的女人管得這麼好,李治能是爛好人?妥妥的心機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