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影響了大漢王朝三代帝王的女人:西漢竇太后 | 陽光歷史

 

A-A+

解讀影響了大漢王朝三代帝王的女人:西漢竇太后

2016年03月09日 皇帝的女人們,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193 次

  導讀:曾經有這樣一個女人,她影響了整整三代帝王;同樣是這個女人,伴隨皇室度過了兩場叛亂,並保住了政權;還是這個女人,或者說是因為她的喜好,或者說是因為她的卓識,政府推行了「修養生息」的政策,奠定了一個王朝雄及一時的基礎。這個女人,就是西漢竇太后竇漪房。

  竇太后漪房是漢文帝的妻子,漢景帝的母親,漢武帝的祖母,而這三代帝王正是漢朝歷史樂章上的三個重音。然而,這三代帝王,卻無一不被竇太后深刻影響著。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在歷史上所留下的,依然是一個模糊不清的背影,這個模糊不清的背影,還要從她的名字說起。竇漪房,在歷史的記載中一直名諱不詳,傳說名字有:漪、猗房、漪房三個,而《史記》和《漢書》中都沒有確切記載。直到唐代,司馬貞所撰《史記索隱》裡才稱:「皇甫謐雲名猗房。」但這個「猗」都不是現今所為人知曉的那個「三點水」的「漪」,而皇甫謐卻也不是竇太后同時期的人,他生於東漢末年,與竇太后所處的時代,差了差不多四百年。也正是從唐朝的《史記索隱》開始,竇太后才在史書中有了一個確切的名諱。

  美艷的竇漪房從「草根女」成為了宮女

  漢初皇后的出身都比較貧賤,劉邦的草根出身在某種意義上讓漢朝的皇室在初期比較親民。正是這種親民的態度,才讓諸如竇漪房、王等妃嬪有機會進宮。王是個二婚女人,但好歹是「名門之後」,而竇漪房則是不折不扣的草根出身。竇漪房是漢初清河郡(今河北清河縣)人。本來,她的命運應該和這個時代的大多數女子一樣,尋得一個好夫郎,或者平淡,或者卑微地度過一生。但當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駕崩,呂雉作為皇太后操縱國政時,竇漪房卻迎來了一個機會。


  當時,呂後意欲挑選一些宮女出宮賞賜給諸侯王,每個王5名,竇漪房也在選中之列。而竇漪房進宮做宮女的經歷,說來也頗有些傳奇。竇漪房一家,一直以來都是頗為貧寒,而她的父親為了逃避秦亂,隱居於觀津,每天以釣魚為樂,卻不幸墮河而死,遺下3個孤兒。漢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宮女,竇漪房年幼貌美,被前來選秀的官員看上,這才應召入宮。

  年幼的竇漪房被選入宮中,原本樣貌清麗的她,在此時更是明艷不可方物。這種生活在這個時代是殊為難得的,但竇漪房卻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回到自己的家鄉清河,在那裡還有她的兩個幼弟,而當她離家時,他們都還沒有照顧自己生活的能力。於是,當竇漪房接到上面傳話,說她被選入要分派到各個諸侯王屬地的宮女行列時,格外激動。她找到主持派遣宮女的宦官,向他請求,一定要把自己的名字放到去趙國的花名冊裡。因為趙國離清河很近。

  但此時的竇漪房,只是宮中的一名普通宮女,沒有權勢,更沒有能打動這名宦官的銀錢,於是在幾番近乎敷衍的答應後,這個宦官卻把這件事忘了,在分派宮女時他把竇漪房的名字放到去代國的花名冊裡了。車轔轔,馬蕭蕭,離開長安向代國駛去的馬車裡,載著一個失落的女子,滿臉愁容,卻難掩她的美貌。她離自己那個地處清河,寒酸破陋的家更遠了,而有生之年,不知能不能再回去望一眼,但冥冥中,她卻離自己人生的巔峰更近了,只是在此時的她,還對這一切,一無所知。

  陰差陽錯得到劉恆的寵愛

  到了代國的竇漪房,在物質生活上更勝從前,但她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她依舊無時無刻不思念遠在清河的老家。清麗的臉龐上,時時掛滿愁容,花前月下,一個美麗的少女常常獨坐長歎。花香月影的映襯下,更顯出幾分美麗。而她卻不知道,此時正有一雙眼睛在默默注視著她,這雙眼睛的主人,將帶給她一段傳奇的人生。

  這雙眼睛的主人是劉恆,他此時是代國的諸侯王,也是劉邦的第4個兒子。還是青年的劉恆被竇漪房深深吸引住了,而竇漪房原本就是賞賜給諸侯王的女子,自然而然也就陪伴在了劉恆的枕邊。劉恆對竇漪房寵愛有加,先後和她生下了兩子(劉啟、劉武)一女(劉嫖)。早在劉恆還身為代王時,他的原配王妃就已去世,等到代王劉恆成為漢文帝后,原王后生的4個兒子也相繼病故。於是,在文帝即位不久,皇子劉啟被立為太子,當年三月,薄太后便封竇漪房為皇后,劉嫖封為館陶公主,幼子劉武也被封王。


  陰差陽錯間,竇漪房這個原本的貧家女子,竟一躍成為了一國之中萬人之上的皇后,命運的輪轉,不可謂無常,對竇漪房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一段始料不及的因緣?成為了皇后的竇漪房,自然擁有了更多資源與權利,尋找幼弟以及冊封先人等事務,在她手中也變得尋常起來,後世的史書對於這種發達了不忘本的行為,也自然大書特書。公元前157年,漢文帝駕崩,皇子劉啟即位,是為漢景帝,皇后竇漪房也成了皇太后,景帝剛剛即位時,朝中局勢並不穩定,分封的眾多諸侯王都開始覬覦皇位。諸侯王對於帝位的嚮往,最終引發了「七國之亂」。在漢景帝平叛的過程中,他的胞弟梁王劉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為這段功勳,故而梁王劉武贏得了漢景帝的尊重與信任。兩人甚至「同輦進出」,在一次家宴中,景帝酒後也誇下海口,要在自己百年後將江山付託給梁王。皇帝的一番戲言,再加上竇漪房一直對劉武寵愛有加,漸漸劉武也開始對那個高高在上的位置心存覬覦起來。竇漪房一心想讓景帝立劉武為皇位繼承人。不過景帝只是酒後失言,並非真心,但不這麼做又會違背母后的意願,正左右為難之際,公卿大臣以古制、祖訓為由,堅決反對此事。景帝當即立長子劉榮為皇太子,但不到一年,劉榮被廢,竇太后漪房再次進言,要立劉武為嗣。

  漢景帝左右為難,此時卻有大臣袁盎等上書,說此事不妥,景帝找到了台階,便乘機立劉徹為太子。竇漪房與劉武的願望再次落空,而劉武聽說此事乃是袁盎等從中作梗,便派刺客刺殺了袁盎等數10位大臣。劉武的這一行為,觸動了景帝的逆鱗,皇室本就是沒有親情可講的地方,景帝自然龍顏大怒,嚴令緝捕真兇。事情敗露了,劉武成了虎背上的騎手,上不得也下不得,幸好在竇太后的干預下,此事不了了之,但從此景帝的心裡已容不下梁王。兩人之前和睦的兄弟情感,已蕩然無存。公元前144年,梁王劉武病死。竇漪房聞訊後整日涕泣,不吃不喝。還經常大罵:「皇上果然殺了吾兒!」漢景帝頗為無奈,不知如何是好,最後還是姐姐館陶長公主給他出主意,讓他把梁國一分為五,劉武的五個兒子都封王,五個女兒都賜給湯沐邑,竇太后這才轉悲為喜。

  竇漪房擁有獨到的政治遠見

  竇漪房出身貧民之家,後來的諸種行事未免有霸道的嫌疑,但在治理國家的政策上,卻也有獨到之處。竇漪房對政治統治的經驗,或許來源於她曾經經歷過的貧窮生活,知道老百姓要什麼。她相當強調節約,生活並不奢華,《漢書文帝紀》中就記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在個人的政治思想上,竇漪房也一直偏愛黃老之術,於是 景帝及竇氏兄弟也不得不讀《老子》而尊黃老之術。黃老之術的核心部分,就是「無為而治」。對於漢初剛剛經歷了秦朝嚴苛剝削,以及秦末農民戰爭的社會而言,這種「無為而治」恰恰是最利於民間生產力恢復的。到了武帝時期,國家經濟實力已經空前強大,具備了和北方匈奴政權相抗衡的實力,但此時,竇太后做出了一個判斷:如果這一時刻開戰,不但無法取得勝利,反而可能將文景以來積累下來的成果毀於一旦。

  有大臣不解,竇漪房接著進行了分析:此時的漢朝,雖然國力大增,但成果根基尚淺,很容易被大規模戰爭所動搖,而且當時的軍隊也有所懈怠,訓練和將領的選拔有所鬆弛;況且此時匈奴其軍隊戰鬥力非常強悍。北擊匈奴,需要強大的騎兵部隊,但此時的西漢養馬業卻甚為鬆弛,更為重要的是,當時西漢尚未和西域取得聯繫,一旦發兵必然是孤軍深入,而且對於匈奴內部的情報掌握也不穩定,綜合這些因素,儘管漢朝已經非常強悍,但是仍舊處於無法剿滅匈奴的階段上。

  漢武帝幾次要求出兵,也均遭否決,直到後來張騫出使西域,掌握了匈奴的具體情況,這才一舉發兵,將匈奴遠遠驅逐,成就了後世基業,由此看來,竇漪房也確有政治遠見。無怪乎會在幾代帝王之中,擁有這樣大的影響力了。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建元六年),經歷了三代帝王的太皇太后竇漪房在宮中病逝,死時年約71歲。她去世後,與漢文帝合葬霸陵。這個出身貧家的女子,給自己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巨大的驚歎號,也鑄就了漢朝歷史上的一段傳奇。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