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傳:三國歷史上荀彧的一生為何處處是悲劇 | 陽光歷史

 

A-A+

荀彧傳:三國歷史上荀彧的一生為何處處是悲劇

2016年05月14日 帝王將相 暫無評論 閱讀 400 次

  荀彧(163-212),字文若,穎川穎陰(今河南許昌)人。在他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顯示出了非凡的才幹,所以南陽何顒不禁盛讚他乃「王佐才也」。他後來成為曹操麾下第一謀士,為曹操成就霸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從勸說曹操要「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到力主「迎天子都許」;從官渡之戰中激勵曹操鬥志,使曹操明白「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到戰後勸曹操乘勝追擊,掃蕩河北;從出謀劃策,主持政務,到薦舉人才等等,均有荀彧「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不世之功。此乃曹操之所以能戰勝群雄,統一北方的重大原因之一,重大推力之一。但也正是這樣一位屢立奇功,被曹操視為「吾之子房」的人物,最終卻僅僅因為反對曹操進爵國公、加九錫一事,而被後者所逼,最終「以憂薨」,年僅五十。我們不能不說荀彧的結局甚為悲慘。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的人生悲劇呢?本文試從四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動盪的時局決定了荀彧對政治集團的依附性

  東漢末年,王朝統治腐朽,階級矛盾激化。一方面是廣大農民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痛苦生活,紛紛揭竿而起,爆發起義;另一方面是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層出不窮的勾心鬥角和權力爭奪,形成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民不聊生,而且像荀彧這樣的世族名士的政治、經濟利益也受到極大的衝擊。他們生活已被打亂,急迫地希望盡快結束這種動盪的局面,找到一條能謀求生存、施展才華的出路。但無奈的是,他們手中沒有軍隊,也沒有權勢,既不能像軍閥一樣割據一方,也不能像貴族那樣擅權一時,更不可能參加到其對立面的農民階級的鬥爭之中。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得不選擇一個自己認為可以「成大業」的人,在為之效力的同時,實現自己的願望。但我們要認識到,此時名士所選之人必為割據一方且有實力的軍閥。因為「此特求賢之急時」。這些軍閥固然歡迎名士的到來,希望這些才能之士能為其獻計獻策,壓倒異己;但他們並未把名士真正敬為師尊,而是將其控制在自己手中,凌駕其上。如果名士有令其不滿者,就很可能遭到責罰甚至招來殺身之禍。如袁紹在向南方進軍時,謀士田豐為其獻策,而袁紹不從,反而「以為沮眾,機系之」,將田豐囚禁起來。後來袁紹戰敗,又自稱「吾不用田豐言,果為所笑」,反而將田豐處死。可見,當時的名士也只是某一割據政權的附屬。他們沒有自主權,生殺權柄都掌握在控制他們的軍閥手中。

  當然,荀彧也不能例外,只能選擇依附於曹操。雖然曹操在諸多方面都聽取了荀彧的建議,並讚美荀彧「謀殊功異,臣所不及也」,但他並非將荀彧放在與自己同等的位置。在曹操心目中,不管荀彧如何智慧超群,勞苦功高,仍舊是自己的下屬,其生死決定權依然在自己手中。因此,荀彧這種隸屬性使他根本沒有自主權,就連自己的生死也無法做主。如果自己能順應「上級」的意思,那麼他還可以「保性命之期」,否則就只能聽憑發落。荀彧是有個性、有主見的人,他顯然屬於後者。因此,這種動盪的時代和名士這一特殊的身份,決定了荀彧只能依附於某一政治集團,沒有自主權,並最終造成其人生悲劇。

  二、荀彧根深蒂固的忠漢思想是其人生悲劇的最大癥結

  荀彧是一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人,所以有著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當然,這裡的「君」自然是指漢朝皇帝,史稱荀彧「見漢室崩亂,每懷匡佐之義」。也正是由於有這樣一種希望重新振興漢室的想法,所以荀彧最終選擇了棄紹從操。雖然袁紹「待彧以上賓之禮」,但荀彧以為紹不以漢廷為意,多有僭逆之舉,並「度紹終不能成大事」,故棄而不顧。曹操卻在反董鬥爭中表現出堅定的決心,讓荀彧頗為讚許;加上荀彧認為曹有雄略,有拯救漢室之力,所以他最終作出投靠曹操這一重要抉擇。歷史大全網

  在跟隨曹操以後,荀彧更是盡忠盡責,為操出謀獻策,推薦人才。在他的心目中,助操打敗群雄,獲得勝利,就是為漢天子掃除亂軍,平定天下。也就是說,助操乃是忠漢。但他這一想法錯了。曹操最初在討伐董之時是有匡佑漢室的想法,但隨著他對漢廷現狀的進一步瞭解,以及其實力的進一步增強,他的政治野心也就進一步膨脹,並不滿足於僅為人臣,而是希望自己也能稱王天下。可是荀彧的想法卻從未改變過。他認為操興義兵是為「匡朝寧國」,理應「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所以當董昭等人說曹操應進升爵位為國公,賜予他象徵朝廷威儀的九錫時,這位忠實的漢臣便立即說出了「不宜如此」的話。曹操「由是心不能平」,二人從此失和。曹操此時已充分地認識到他的這位「子房」與他並不是同道中人。他絕不能讓這樣一個一心為漢室的人留在自己的身邊。可見,荀彧被曹操逼上絕路,正是由於其忠漢思想為曹操所不能容而鑄成的悲慘結局。

  三、荀彧率直的性格特點也促成了他的人生悲劇

  荀彧是一個待人率直、講求原則的人。這一性格,從《三國誌·荀彧傳》中不難看出。這樣的性格使得荀彧能伸展才華,為曹操所重。每當曹操有何疑難之處詢求荀彧的意見,或荀彧自己認為有何不妥時,荀彧都直言不諱地向曹操進言。在反對曹操進爵國公之前,荀彧所進之言多未觸怒曹操。他也因此排除阻礙,將正確的謀略進達曹操;而曹操也倚重荀彧,屢建奇功,終成霸業。

  然而,這樣的性格也有極大的負面影響。荀彧在曹操進爵國公、加九錫之事上,仍表現出直率與堅持原則的一面,以「不宜如此」直接回絕董昭,自然招致曹操的嫉恨。如果他能隱忍不發,而像董昭那樣與世沉浮、像賈詡那樣「權以濟事」,明哲保身,一味地迎合曹操,興許還不至於遭此劫難。試想,像荀彧這樣聰明的人會不知道曹操的想法嗎?肯定不會,況且他還親眼目睹了曹操是如何對待禰衡、孔融等名士的。但是他那種堅定的信仰和坦誠率直、講求原則的性格,決定了他不會像董昭、賈詡之流,隨波逐流,而是坦率地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這就導致了他被曹操所逼,未能善終。因此,荀彧的這一性格特點是導致其人生悲劇的另一重要原因。

  四、曹操「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處事觀直接導致荀彧的人生

  曹操「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處事觀早在他起兵以前就已經表現出來了。裴注《三國誌·武帝紀》引孫盛《雜記》記載道:曹操在逃奔途中,因誤認為呂伯奢家人圖害己,因此殺死呂氏一家。但當他後來知道自己錯殺以後,竟然「淒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在此之後,他這種荒誕的處事觀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有所加強。比如他誅殺孔融、處死華佗、賜死崔琰、罷免毛玠等,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他的這種處事態度。而荀彧之死,也與他的這種極端個人主義緊密相關。本文來自歷史大全網

  荀彧作為曹操手下的一號謀士,「行義休整而有智謀」,又「好推賢進士」,其功勞是時人有目共睹的,曹操對此也感受頗深。但對這樣一位在當時曹營中德高望重、立功無數的謀臣,當觸犯到自己切身利益時,曹操照樣不會有絲毫手軟。當得知荀彧反對自己進爵魏公時,曹操認為荀彧有負於己:他給了荀彧身份、地位、名望,自己的好事卻遭到荀彧的阻撓;既然你荀彧對我不義,就別怪我曹操對你不仁了。從事實來看,曹操最後乾脆地「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並給荀彧送去一空食品盒,示意一場空,使荀彧憂懼自殺而死。可見,曹操最後對待荀彧的態度仍然是其一貫的「寧我負人,毋人負我」處事觀使然。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荀彧的人生悲劇,既與東漢末年特殊的歷史大背景和名士這一階層的特殊性有關,也與荀彧的個人因素及其上司曹操的處事態度有關。荀彧的不幸是多種原因合力的結果,倘若缺少了其中任何一個因素,他的人生命運或許就會有所改變。內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