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楊四郎的結局:楊延朗楊四郎最後回國了嗎? | 陽光歷史

 

A-A+

楊家將楊四郎的結局:楊延朗楊四郎最後回國了嗎?

2016年04月15日 帝王將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856 次

  楊四郎,名貴,字延朗 楊業第四子。歷史記載、戲曲小說、民間傳說關於楊家將中的老四。武藝高強,也在陣前立功,封明威將軍、代州團練使。娶妻孟氏金榜;金沙灘一戰被俘,將楊姓拆木易,與鐵鏡匹配夫妻,十五年後,過關探母,助宋破遼,多有功勳,得以與家團圓,是七郎八虎中唯一長壽的人。

  一、電視劇中的楊四郎

  楊四郎原本是滿門忠烈的楊家將中的一員,但最後卻成了敵對國家的金刀駙馬。這種巨大的反差,使他成為楊家將中性格最為複雜的傳奇人物。在楊四郎身上, 戰爭與人性的衝突,戰場與情場的矛盾,這些很現代的元素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電視連續劇《楊門虎將》中,蘇有朋扮演的楊四郎與潘仁美的女兒潘語嫣相戀,兩人的愛情激化了北宋兩大豪門之間的恩怨,這怎麼看都有點像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翻版。

  不是每段愛都一定有結果」、「不是每個人都一定會快樂」、「不是每種痛都一定要訴說」,用這樣三句劇中插曲的話來形容《楊門虎將》中的楊四郎應該還算恰切。

  不過,《楊門虎將》只是一部娛樂作品,為了好看,進行了全方位的想像和虛構,戲說得有些離譜,與以往的故事相去甚遠,更不要說真實的歷史了。

  二、楊四郎的最後結局

  有關楊四郎成為北國駙馬的傳說由來已久,在人們的觀念中深深紮下了根。但是楊四郎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真的被遼國招為駙馬了嗎?其結局到底如何?

  一部楊家將,幾代王朝史。歷經了宋、元、明、清等幾個朝代,每一個新的朝代來臨,「楊家將」總是能夠與時俱進地增添一些新的形式和色彩。

  儘管在他被招為駙馬這一點上,各種版本的故事大同小異,但是有關楊四郎的命運和最後結局卻大不相同,其中就有「自殺」、「陣亡」和「團圓」等不同的說法,而關於他成為遼國駙馬的動因也有各種不同的說法。

  一種是叛徒說,代表作是元雜劇《昊天塔》。

  《三關排宴》是一出非常慘烈的戲,原名又叫《忠孝節義》,佘太君逼四郎死為「忠」,桃花公主摔子自盡為「節」,楊四郎撞死金殿為「孝」,劇中還有一位焦光普則是「義」的化身。該劇滲透著濃烈的忠、孝、節、義思想,結局過於殘酷,後代流傳不甚廣泛。這是「投降說」和「自殺說」的最典型劇目。

  第二種是潛伏說,代表作是明代楊家將小說。

  這是「臥底說」與「團圓說」的結合。

  明代兩部小說《楊家府演義》和《北宋志傳》對楊四郎的描述大抵相同,甚至有些雷同。

  一種是叛徒說,代表作是元雜劇《昊天塔》。

  《三關排宴》是一出非常慘烈的戲,原名又叫《忠孝節義》,佘太君逼四郎死為「忠」,桃花公主摔子自盡為「節」,楊四郎撞死金殿為「孝」,劇中還有一位焦光普則是「義」的化身。該劇滲透著濃烈的忠、孝、節、義思想,結局過於殘酷,後代流傳不甚廣泛。這是「投降說」和「自殺說」的最典型劇目。

  第二種是潛伏說,代表作是明代楊家將小說。

  這是「臥底說」與「團圓說」的結合。

  明代兩部小說《楊家府演義》和《北宋志傳》對楊四郎的描述大抵相同,甚至有些雷同。

  《北宋志傳》第十七回楊四郎被俘之後,蕭太后親自審問:

  「汝系宋朝何人?現居何職?」

  楊四郎挺身不屈,厲聲應曰:「誤遭汝擒,今日惟有一死,何多問為!」

  後怒曰:「罕見殺汝一人耶?」即令軍校押出。

  四郎全無懼色,顧曰:「大丈夫不怕死,要殺便請開刀,何須怒起?!」言罷,慨然就誅。

  蕭太后見其「言語激厲,人物豐雅」,心中甚不忍,起了招為駙馬之心。後來四郎答應招親,內心卻有自己的想法:「吾既被敵擒,死亦無益於國。不如應允,留在他國,或知此中動靜,徐圖報仇,豈不是機會乎?」

  紀振倫編校的《楊家將府演義》,明朝人寫的這部小說非常有意思,歷史上並沒有蕭太后自盡一說,倒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吊死在景山。

  當時遼國軍營非常混亂,公主找到楊四郎讓他快走。這時候,楊四郎向公主說出了事實真相,告訴公主,木易是自己的化名,他本是北宋的楊四郎。公主聽到這樣的消息會作何反響?

  還有一種是模糊說,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京劇《四郎探母》。

  這齣戲模糊了叛徒與潛伏的政治界限,模糊了你死我活的敵對情緒,更強調人性、親情,更關注人物內心的情感狀態。

  《四郎探母》取材於楊家將故事,情節卻大相逕庭。該劇有意淡化戰爭氛圍,重點渲染人物之間的人倫親情,很有點以愛化恨的味道。

  紀振倫編校的《楊家將府演義》,明朝人寫的這部小說非常有意思,歷史上並沒有蕭太后自盡一說,倒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吊死在景山。

  當時遼國軍營非常混亂,公主找到楊四郎讓他快走。這時候,楊四郎向公主說出了事實真相,告訴公主,木易是自己的化名,他本是北宋的楊四郎。公主聽到這樣的消息會作何反響?

  還有一種是模糊說,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京劇《四郎探母》。

  這齣戲模糊了叛徒與潛伏的政治界限,模糊了你死我活的敵對情緒,更強調人性、親情,更關注人物內心的情感狀態。

  《四郎探母》取材於楊家將故事,情節卻大相逕庭。該劇有意淡化戰爭氛圍,重點渲染人物之間的人倫親情,很有點以愛化恨的味道。

  《四郎探母》將時間定位在金沙灘之戰後的第15年,按歷史事實推算應該是1001年,為什麼可以如此肯定?

  楊四郎出場有四句定場詩:

  「統領貔貅戰沙灘,失落番邦十五年。高堂老母難叩問,怎不叫人淚漣漣。」

  接著是一段獨白:

  「本宮,四郎延輝,乃大宋山後磁州人氏。父諱繼業,人稱金刀令公,我母佘氏太君,生我兄妹七男二女。只因十五年前,沙灘赴會,只殺得我楊家東逃西散。本宮被擒,改名易姓,多蒙太后不斬,還將公主匹配。今日韓昌奏道,蕭天佐在九龍飛虎谷,擺下天門大陣。宋王御駕親征,六弟掛帥,老娘押糧前來。我有心過營見母一面,怎奈關口阻攔,插翅難飛,思想起來,好不傷感人也……」

  楊四郎的定場詩和開場白,將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矛盾衝突做了定位。因為楊繼業戰死在986年,這是有確鑿歷史記載的,而故事發生在楊繼業死後15年,簡單相加自然就是1001年,當時正是宋朝的第三個皇帝宋真宗當政。

  以下是《四郎探母》的情節:這四個難題如何破解,帶出了《四郎探母》的四個看點:《四郎探母》是生、旦唱腔成就較高的傳統京戲,又名《四盤山》,也叫《北天門》。該劇淡化戰爭,突出人情,強調人性美,充滿人情關懷和人文色彩,因而流傳甚廣,很多人都能哼唱幾句,是京劇的保留曲目,也是春節晚會特別是春節戲曲晚會的保留曲目。

  整部《四郎探母》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抒發著母子、夫妻、兄弟之間的人倫之情,蒼涼淒楚,哀婉動人。親情至上的原則在這齣劇中無處不在,大敵當前,生死決戰當前,楊四郎考慮的不是雙方的勝負,而只關心能否見上老母一面;鐵鏡公主為圓丈夫心願,甘冒殺頭罪名騙得令箭;蕭太后軍令如山,卻因外孫一哭而大動柔情;老太君放楊四郎歸遼,擔心的是鐵鏡公主為盜令箭而受到處罰……

  在這些看似不太可能發生的故事裡,親情與戰爭無關,人情超越了戰爭。在這裡,愛超越了恨,情蓋過了仇,恩化解了怨,愛恨、恩怨、情仇,都有了一個算得上完美的了斷。

  《四郎探母》把人性關懷提到了至高無上的境地,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1949年後,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那段日子裡,《四郎探母》被很多人所不能理解,一度被視為漢奸戲,受到了很多批判和抨擊。

  批判者認為,《四郎探母》同情美化了「叛國投敵」的楊四郎,宣揚了「叛徒哲學」,有辱楊家將一門忠烈的英雄形象,應當否定,甚至禁演。最有代表性的是1963年6月9日,《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四郎探母〉的由來及其思想傾向》。

  後來形勢日漸寬鬆,人們不再以政治標籤劃分人群,可以自由地表達對《四郎探母》的看法。許多人認為楊四郎的「叛徒」罪名不能成立,屬於「冤假錯案」,應予平反。

  整部《四郎探母》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抒發著母子、夫妻、兄弟之間的人倫之情,蒼涼淒楚,哀婉動人。親情至上的原則在這齣劇中無處不在,大敵當前,生死決戰當前,楊四郎考慮的不是雙方的勝負,而只關心能否見上老母一面;鐵鏡公主為圓丈夫心願,甘冒殺頭罪名騙得令箭;蕭太后軍令如山,卻因外孫一哭而大動柔情;老太君放楊四郎歸遼,擔心的是鐵鏡公主為盜令箭而受到處罰……

  在這些看似不太可能發生的故事裡,親情與戰爭無關,人情超越了戰爭。在這裡,愛超越了恨,情蓋過了仇,恩化解了怨,愛恨、恩怨、情仇,都有了一個算得上完美的了斷。

  《四郎探母》把人性關懷提到了至高無上的境地,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1949年後,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那段日子裡,《四郎探母》被很多人所不能理解,一度被視為漢奸戲,受到了很多批判和抨擊。

  批判者認為,《四郎探母》同情美化了「叛國投敵」的楊四郎,宣揚了「叛徒哲學」,有辱楊家將一門忠烈的英雄形象,應當否定,甚至禁演。最有代表性的是1963年6月9日,《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四郎探母〉的由來及其思想傾向》。

  後來形勢日漸寬鬆,人們不再以政治標籤劃分人群,可以自由地表達對《四郎探母》的看法。許多人認為楊四郎的「叛徒」罪名不能成立,屬於「冤假錯案」,應予平反。

  不管雙方對《四郎探母》思想傾向有何不同評價,但都認同《四郎探母》的藝術成就,該劇結構嚴謹,情節流暢,環環相扣,一氣呵成,這也是《四郎探母》歷經波折依然傳唱不衰的重要原因。在「兩國不和常交戰」、「各為其主奪江山」的年代,「血流成河屍骨堆山」。戰爭不僅讓無辜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也對楊家將、蕭太后這樣的豪門造成了無以復加的摧殘。他們既是親家又是仇家,楊四郎與鐵鏡公主的婚事,使兩家、兩國陷入了愛恨交織之中,被連綿不斷的不幸陰影所籠罩。

  以往的楊家將故事,在「忠孝節義」等封建禮教的桎梏之下,母子、夫妻、手足、母女都只是一種機械概念,作為活生生的人的真性情反而被忽略,忠臣良將只不過是皇帝的工具和玩偶。《四郎探母》中的帝王將相都被賦予了普通人的情感,注入了凡夫俗子的血液。無論是鐵鏡公主、蕭太后,還是楊四郎、佘太君,儘管他們是敵對雙方、生死仇家,但都散發著人性的光輝,溫暖而感人。

  在這裡,人性超越了戰爭,覆蓋了仇恨。情感面前,戰爭褪色;關愛之中,融解仇恨。《四郎探母》既是對戰爭的反思,又是對戰爭的控訴,非常具有現代意義。

  不過說到底,《四郎探母》也只是一件藝術作品,其中呈現的許多情節,不但《宋史》沒有,就連以前的楊家將故事也沒有提到,它是京劇對楊家將故事的又一次加工創造。

  上述關於楊四郎命運的三種觀點,叛徒說也好,臥底說也好,模糊政治色彩也好,不管哪一種說法,有一點始終未變,那就是楊四郎被遼國招為了駙馬。但楊四郎究竟被哪位公主招為駙馬卻說法混亂,《三關排宴》裡是桃花公主,《楊家府演義》中是瓊娥公主,《楊門虎將》中是明姬公主,而在《四郎探母》等故事中又變成了鐵鏡公主。

  不僅如此,楊四郎叫什麼名字也是眾說不一。

  明代小說《南宋志傳》裡有一段介紹:「楊無敵生有七子,長子延平,次子延定,三子延輝,四子延朗,五子延德,六子延昭,七子延嗣,義子懷亮」,似乎楊四郎應該叫楊延朗。但《三關排宴》、《四郎探母》等很多故事都把楊四郎稱作楊延輝,還有人說楊四郎應該叫楊延環,這又是為何,到底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一個公主叫出了四個名字,楊四郎的名字也出現不少分歧,為什麼他們的名字如此不確定,這說明了什麼?是不是能夠從一個角度印證,楊四郎被招為駙馬一事並不怎麼靠譜?模糊不清的潛台詞也許意味著,楊四郎被招駙馬這件事很可能不是真的,換句話說就是假的。那麼,楊四郎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呢?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