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為何主動要求從「天堂」杭州到貧困山區任職 | 陽光歷史

 

A-A+

蘇軾為何主動要求從「天堂」杭州到貧困山區任職

2016年03月26日 帝王將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30 次

身為一個「地師級」領導,情願到貧窮落後的地區工作,跟那裡的百姓同甘共苦,經常挖野菜充飢……這樣的好幹部並非「特殊材料製成的」共產黨員,而是一個封建社會的官員。他,就是宋代著名大詩人、曾經做過密州知州的蘇軾。

宋神宗熙寧七年(一○七四),蘇軾在杭州任通判期滿後,主動要求到山東密州(今諸城,宋時轄膠西、高密、安丘、諸城、莒縣五縣)任職,擔任該州的最高長官「知州」。當時的密州是個貧窮山區,經濟蕭條,文化落後,百姓生活困苦,政府官員的薪俸也很低。這與有「天堂」之稱的杭州不啻天壤之別。正如蘇軾在《超然台記》一文中所寫:

予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牆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樂也。

身為地方長官,在杭州時出門是舟楫畫舫,住的是畫棟雕樑,滿目是迷人的湖光山色。而到密州後,出行是車馬勞頓,住的是木屋草房。出門所見,儘是桑麻遍野,荒山連綿。而且甫一到任,就遇上天災,莊稼歉收,盜賊遍地,民間糾紛不斷……在此情況下,他這密州的「一把手」也一貧如洗,連糧食都不夠吃,每天只吃些枸杞、菊花等野菜充飢。他在《後杞菊賦並敘》中進一步寫道:做官十九年來,他家中日益貧困,吃穿都不及以往。到密州後,本以為可以吃頓飽飯了,然而廚房裡空空如也,吃的仍令人擔憂。於是,他天天在公務之餘,跟同僚劉庭式一起,到城邊荒廢的菜園中挖野菜吃。他們邊挖野菜邊談笑風生,日子雖苦,但卻苦中有樂。

蘇軾為何願到這窮地方過貧苦生活?這固然不是庸俗的功利觀所能解釋,他也不曾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標榜自己,而說他有與民同甘共苦的良知和以苦為樂的胸懷,倒比較符合實際。正是在跟百姓同甘共苦中,他才能及時發現問題,為百姓排憂解難。有一次,他跟劉庭式沿著城牆根挖野菜,忽然在一叢枸杞旁發現一個用包裹裹著的棄嬰。他心痛地撿起棄嬰,抱回府中撫養,從中更深地瞭解到百姓生存的艱難。於是他下令州府的官員到野外去撿拾棄嬰,自己也「灑涕循城拾棄孩」。

幾天時間,州府中就收養了近四十名棄嬰!他把這些棄嬰分別安排到各家撫養,政府按月給撫養費,兩年內救活數十名棄嬰。兩年後,蘇軾被貶黃州時,還把收養棄嬰的經驗傳授給鄂州太守朱壽昌。因當時岳鄂民間有「溺嬰」的惡俗,許多嬰兒剛生下來就被放到水盆裡淹死,出生晚的女孩幾乎無一倖免。蘇軾建議朱壽昌依法禁止溺嬰行為,並在黃州成立一個名為「育兒會」的慈善機構,動員人們捐錢捐米救助嬰兒。他雖然囊中羞澀,也給「育兒會」捐了十千錢的善款。

跟百姓一起吃苦受貧,也使蘇軾進一步密切了跟群眾的關係,更深入地體察百姓疾苦,從而更有效地幫他們戰勝災荒。他剛到密州時,那裡正遭受嚴重的旱災和蝗災,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流離失所,餓殍遍地。目睹此等慘狀,蘇軾心急如焚,立即採取積極措施,恤民救災。他一方面開倉放糧,並將州衙官吏的口糧勻出一部分,為斷糧的饑民解燃眉之急;同時上書丞相韓琦,如實反映當地災情,要求朝廷選派官員下來視察,體量放稅,或給予補助。

在滅蝗中,他親自出馬,帶領農民用火燒、深埋等方法剷除蝗害,並動用部分倉米獎勵捕蝗有功人員。他還針對當地「盜賊漸熾」的情況,及時作《論河北京東盜賊狀》上書朝廷,對盜賊產生的根源做了精闢分析,並提出相應的治盜之策……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密州的災情基本得到控制,百姓的負擔有所減輕,社會秩序也明顯好轉。

蘇軾還把他的「以苦為樂」思想,提升為極富教益的人生哲理,用以指導自己,影響他人,改善民生。他曾《後杞菊賦並敘》中說:

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為貧,何者為富?何者為美,何者為陋?或糠核而瓠肥,或粱肉而墨瘦……吾方以杞為糧,以菊為糗。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庶幾乎西河南陽之壽。

他認為人生在世上,就像手肘一樣能伸能曲,所謂貧困、富有、美艷、醜陋,只是相對而言。有的人吃糠咽菜照樣白白胖胖,有的人吃山珍海味卻瘦骨嶙峋。他以杞菊為食,春天吃苗,夏天吃葉,秋天吃花和果實,冬天吃根,照舊快樂健康,說不定還能因此而長壽呢!正是基於這種認識,他歷盡萬難而不移其志,身處逆境仍保持樂觀,從容地渡過一道道難關,使生命迸發出燦爛的光輝!而作為一筆寶貴精神財富,這閃光的哲理也鼓勵人們學習蘇軾,不畏貧苦,在艱苦困難中勇往直前,樂觀向上地積極生活!


標籤:



給我留言